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超声科的质量控制流程和相关记录,以确保提供准确、可靠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2. 质量管理体系
2.1 目标与原则
- 提高图像质量:通过合理设置设备参数和操作技术,优化图像品质。
- 确保安全性:遵守辐射防护规定,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及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
- 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并进行周期性评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
2.2 组织结构与职责分配
在该部门内指派专业团队来执行以下任务:
a) 设备校验和日常巡检;
b) 图像采集过程监督;
c) 影响因素调查及纠正预案编写;
3. 设备校验与日常巡检
3.1 核心设施验证
对核心仪器(如B型超声扫描仪)进行初始验证,并按照厂商要求对其功能进行定期测试。
3 .2日常巡视
定期巡视设备,检查其外观、电源线连接情况以及附件的完整性。
确保无异常现象。
4. 图像采集过程监督
4 .1 操作规范
制定操作手册,并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4.2参数设置与校准
系统管理员负责确保超声仪器参数正确设置并经常校准,包括但不限于增益、深度等。
5. 影响因素调查与纠正预案编写
在出现影响图像质量或安全性的问题时,立即展开调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相关附件
- 设备验证报告;
- 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 质量评估结果汇总表;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a) 辐射防护规定:指国家有关辐射防护管理部门发布并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8.结论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超声科在日常工作中所需执行的各项任务和流程。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操作,
我们将能够提供高品质、可靠而安全地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附件:
1. 设备验证报告
2. 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3. 质量评估结果汇总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 辐射防护规定:指国家有关辐射防护管理部门发布并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旨在保障公众和从业人员免受不必要的辐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