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小区景观环境规划理念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 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 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 城市居民住区环境规划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层 面。从这个生态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 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 市居民区环境发展演化过程的必然。主要功能以绿色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范区, 物流业及配套居住集中发展城区为主。南地块规划以商业贸易、物 流集散、文化娱乐、教育、休闲公园及配套居住为核心的城市功能 区为主。项目地块虽位于昆明官渡区,但是交通体系非常发达。快 速路北京路途经本案西侧、昆曲高速路直接让本地块与曲靖相连, 真正打造大昆明1小时生活圈;正在拓宽的丰元路(原7204省道)横穿 地块内;汀东商业大街与地块南侧相连。现阶段城市配套及其设施。 如大型购物中心、重点中小学及幼儿园、以及医院医疗单位、城市 休闲广场、娱乐餐饮等精神性消费有待随着新城建设来完善。 拟完成图纸目录: ⑴、居住区区位图 ⑵、土地利用现状图 ⑶、景观系统规划图 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⑸、总平面图 ⑹、竖向规划图
第四阶段:定稿阶段(2020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依据指导 老师的意见,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修改,进行定稿。 第五阶段:答辩阶段(2019年4月下旬)。根据安排学院统一安排, 进行论文结题答辩。
五、完成研究(设计)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一)阅读大量文献,丰富自己的理论专业知识。 (二)多次实地考察。 (三)规划合理的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 (四)整理资料,收集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使其合理化 (五)与论文指导老师交流探讨。 六、参考文献资料 [1]陈卫元.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浅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4) [2]官文娟.现代开放式居住区规划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罗正敏.居住区改造规划[D].南京林业大学,2015 [4]赵茜.南京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 2016(8) [5]王丝.基于生态视角下居住区规划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华东科 技:学术版,2015(2) [6]徐艳芬.北方居住区建设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 2015(13) [7]孙斌,李亮.小居住区的定位及规划原则[J].城乡建设,2016(5) [8]李春萍,翟国勋.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 院学报,2015(3)
发展道路,促进本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研究(设计)的学术或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创新点 (一)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住区规划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一个重 要类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住区的景观规划与景观 规划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 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习性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的真正内涵。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 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规划工作。它 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 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 住用地条件。要为居民创造卫生、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内 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住宅布置上要满足 当地日照、通风,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不受污染等要求;要为不 同年龄的居民提供休息、活动的场地;要考虑防火、防震、防空、 防盗等安全上的要求。 (二)主要内容 无论是规划者还是开发商在对户外空间以及环境设施上不仅仅要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物质活动需要,更应是在此基础上,使居民的 精神、社会、文化生活得以更好的展开并起到促进作用。按照居住
七、指导教师意见(需明确是否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八、答辩小组审核意见(需明确“同意开题”、“不同意开题”或“修
改后开题”)
审核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九、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题 目:居住区规划设计 选题来源 1.教师指定
2.师生商定
3.学生自选
一、选题依据 居住空间环境是一种物质秩序,这种空间环境的长期作用是产生、 维持和“控制”人们生活活动格局的有力结构。户外生活空间指住 区内部以户外日常休闲娱乐、抚育下一代、晚年养生等的空间场所。 人的参与活动不是单纯、消极地利用宝间环境,而是一种与空间被 塑造的意图相吻合、相接连的积极参与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 们对居住的要求提高,设计更高水准的居住区成为规划、建筑及其 他相关学科的共同任务。本文从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的变革、原则 以及设计要求提出居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生态环境、邻里庭院 和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为居民创造舒适便利、安全 美观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是构建一种广义交 流层次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 生活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 个系统等进行综合的具体的安排。通过居住区规划提升居住区城市 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环境品质,通过高品质的规划和建设形成新 的城市名片。项目开发定位需要谨镇,要以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
⑺、道路交通分析图 ⑻、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 ⑼、现状分析图 (三)创新点 优化布局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和提升农 民居住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乡镇 区位条件、产业特色、经济发展水平等各项因素,对村庄进行科学分 类,合理布局,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充分认识到布局、村庄建设规 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突出规划的系统性。坚持多规合一,守住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生态红线的保护、城镇开发的边界等红线, 在新一轮布局调整规划过程中,结合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统 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认真研究规划编制思路,规划好布局规划工 作的路线图。综合考虑各的自然禀赋、区位条件、文化特色等各项 因素,凸显特色,对村庄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布局,确保方案的可 操作性。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让布 局规划更符合实际和农民的需求,提升农民居住的幸福感和获得 感。居住区规划基本上包括社会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方面。社会规 划主要是对居民结构的调查、分析和预测,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职 业、收入、年龄、民族以及对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休息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建设规划要为居民创造物质环境条件。全 面的规划应充分考虑阶段性。每个阶段的发展建设要尽量紧凑,并 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在建设上,采用综合开发的办法。
[9]王丹.居住区规划及其种植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 [10]吴翊.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研究[J].同济大学,2016(4) [11]陈东田,范勇.北京居住区发展趋势探讨[J].蓝天园林,2015(4) [12]张毅.沙滩主题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5) [13]马利波,曹荣林.居住区沙滩规划的重新审视[J].华中建筑,2016 (6)
三、研究(设计)的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
居住区规划的内涵
生态规划 生活情趣 以人为本 观赏性和实用性 主题化
居住区绿化规划
功能与形式统一 经济实用 美化环境 居住区景观规划
因地制宜
植物景观规划 道路规划
铺地规划
设施规划 水景规划
预期目标
注重人文景观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注重功能区分化
结论
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一、重点 (一)居住区规划原则 (二)居住区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二、难点 居住区的规划策略
四、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阶段(2019年9月至10月)。确定的毕业论文撰
写指导教师,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二阶段:开题答辩阶段(2019年11月初)。在指导老师的指
导下,进行开题答辩,顺利通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初稿阶段(2019年12月上旬至12月下旬)。通过认
真调研、资料检索等,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初稿并提交至指导老师处, 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