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具体实例,能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内各组分间关系,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3.通过分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同,其外貌、功能也会不同。

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是进化与适应的结果。

【课前学习】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
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

3.类型
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两大类,前者又可划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后者又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等。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生物;消费者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性动物等;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__________。

上述成分中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__________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__________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__________叫做食物网。

食物链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________个营养级。

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

参考答案:一1.非生物环境 2.生物圈 3.人工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二、1.绿色植物自养动物植食性动物真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食物关系复杂营养关系生产者 5 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
【课上学习】
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
根据教材49页文字资料及图片比较荒漠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关注两个生态系统的成分。

1.这两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的列出它们的名称,并就做一个简单的分类整理。

2.在上述生态系统中,这些生物之外还存在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吗?
3.每一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
4.将上述生物按照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归类,并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

5.参照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尝试画出生态系统中上述组分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具体实例
1.分析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及营养级。

玉米蝗虫蛙蛇鹰
图中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个成分?写出它们在这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2.分析食物网中各生物种群数量变
化。

(1)观察图中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鹰占据哪几个营养级?
(2)在此食物网中,若蛙的数量减少,鹰的数量将会怎样变化?
【课后练习】
1.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体
C.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

以下有关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B.每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C.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3.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粪便、枯枝落叶等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次级消费者
4.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5.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6.“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

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黄鸟种群B.生物群落
C.自然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
7.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贸市场有多种动植物,还有蘑菇等真菌,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是各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D.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都属于陆地生态系统
8.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只能通过成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
B.若成分1是生产者,则可能是细菌
C.图中的成分1、3可构成一个食物链
D.在该生态系统中,成分1、成分2均不可缺少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肥可为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B.蜣螂是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细菌只可能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D.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有()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B.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C.在草→蚱蜢→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青蛙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未必越大
11.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2中的甲、乙、丙、丁可能分别对应图1中的蛇、鼠、鹰、草
B.图1中鹰种群数量的K值是可能发生改变的
C.图1中全部种群构成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
D.图1中的狐和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12.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与水深关系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处开始,随着
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近海水域水深为___________时,生产者
的数量很多。

(3)生活在水深100 m以下的生物,从生物系
统的组成成分看,主要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C 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故C正确。

7.B 农贸市场内各生物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没有相互作用,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A 错误;池塘里生活着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或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者),它们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正确;生态系统可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属于消费者,而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C错误;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湖泊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D错误。

8.A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输出该生态系统,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可以是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型原核生物,B正确;图中的1是生产者,3是消费者,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因此,图中的成分1、3可构成一个食物链,C正确;生态系统中,成分1生产者、成分2分解者均不可缺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2分解者能完成物质返回无机环境的重任,D正确。

9.D 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蜣螂是营寄生生活的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分解者,B错误;细菌也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C错误;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10.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在草→蚱蜢→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草是生产者,蚱蜢是初级消费者,青蛙是次级消费者,C正确;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狼与水牛,D正确。

11.C 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图2可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可对应图1中的草→鼠→蛇→鹰,因此图2中的甲、乙、丙、丁可能分别对应图1中的蛇、鼠、鹰、草,A正确;K值是指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的K值会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因此图1中鹰种群数量的K值是可变的,B正确;群落包括全部的生物,图1中食物网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C错误;狐和鹰都吃兔子和鼠,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12.(1)阳光(2)10~15 m (3)消费者、分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