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本级财政性投资项目工程材料价格异常波动
结算调整的指导性意见
(杭建市〔2022〕44号杭财基〔2022〕211号)
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受国内和国际各种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涨跌现象较
为普遍,致使我市建设工程大部分建筑材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波动,特别是一些主要材料的价格波动超过了可预见的风险范围,对工程建
设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合理分担各方风险和确定工
程造价,经研究,对市本级财政性投资工程材料价格结算调整提出以下指
导性意见:
一、调价范围、品种
除施工合同另有约定外,材料调价范围和品种按以下情形考虑:
1、单种规格材料的合价(合价=材料用量某合同单价)占工程造价
的比例达到1%及1%以上,且该材料合同工期前80%月份内各期信息价格
平均值与编制期信息价上涨或下跌幅度在10%以上。
2、单种规格材料的合价(合价=材料用量某合同单价)占工程造价
的比例未达到1%,但该材料合同工期前80%月份内各期信息价格平均值与
编制期信息价上涨或下跌幅度在20%以上。
二、调价方式
施工合同中,发、承包双方对工程材料价差的调整和计算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施工合同未约定的,根据风险共同分担原则按以下方式调整价格:
1、凡符合调价范围所述情形的材料,其涨跌金额之和占工程造价比
例3%以上的,则按以下方法计补材料差价:
承担的补差差价=[∑(合同工期前80%月份内各期信息价平均值-编
制期信息价)某材料有量+相应规费和税金]-工程造价某(±3%),材
料上涨时“±3%”取正号,下跌时“±3%”取负号。
2、凡符合调价范围所述情形的材料,但其涨跌金额之和占工程造价
比例3%以内(含3%)的,不计材料补差。
三、道路沥青混合料的价格补差,根据实施期与编制期信息价之差按
上述补差差价公式计算,具体实施时间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证确定。
四、由于承包方原因延误工期而遇材料价格上涨的,则价格上涨费用
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非承包方原因延长工期而遇材料价格上涨的,可根据
顺延工期按本指导意见执行。
五、相关术语解释
3、本指导性意见中的编制期信息价,是指由造价管理部门在投标截
止日所在月份颁布的当期信息价(正刊),无信息价的材料一般不予考虑
补差。
六、本指导性意见下发后,对于拟建工程,建设单位应根据指导性意
见的精神,在工程招标文件范文中明确,并在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对材料价
格涨跌风险的承担范围和调整方法予以明确约定;对于在建工程,如合同
甲乙双方要求按本指导性意见执行的,双方应在不超过上述调价办法的范
围内及时签订补充合同,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
已经办理竣工结算的
工程,一律不再调整。
七、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本省市有关招
投标管理规定,不得肢解发包工程,否则将追究相关单位责任。
九、本指导性意见自颁发之日起施行,原《关于市本级财政性投资项目钢材水泥价款结算调整的指导意见》(杭财基〔2004〕433号、杭建计〔2004〕172号)同时废止。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杭州市财政局
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