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随之兴起,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的发展状况。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肇始历程
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然而
初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科技人才为主,只针对本科及研究生
层次的学生。

2003年6月,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联展上,针
对本科生创业做了尝试性的探索,也是高教部、科技部高校高科
技创业服务中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国大学生科技活动
联合会等多方机构共同主办,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
进入创业时代。

如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了高校课程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的
培养工作。

(二)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全民创新、大众创业”新时代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双创”政策,呼吁“全民创新、大众创业”,切实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不仅如此,“双创”政策的落实也逐步扩大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群体范围。

越来
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至大众群体之中,如工人、
农民、城市居民甚至中小学生等。

“双创”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全民行动,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参与进来,为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

把创新创业教
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不同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教师培养、课程实践等方面存在相应
差距,造成了工作的难度。

同时,也缺乏前瞻性的思考,适应市
场的要求仍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现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
以比赛形式展开,却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没有办法为学生提
供长久的收益。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创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综合
素质教育相结合。

学校应从广泛参与和深度参与两个角度推进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学改革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教育质量。

为了有效
地培养创新人才,各高校应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课程设置,招募
专业教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培养高层次、复
合型人才的起点。

(三)创业教育实践应用需加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教学方法就是创业教育实践。

高校创
新创业教育必须依据社会的需求,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针对不同
类型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形式,如真实的商业案例、实习经验、校内企业和合作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四)推动大众创业,支持校园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高校的人口资源和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创
业生态系统。

学校应该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拓宽创业群体
的范围,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高校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创
新创业的发展。

同时,鼓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加强校园创
新创业文化建设,构建起集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创新创业
生态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积极地拓宽教育群体范围,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实践应
用和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才能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