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修剪工作规范园林植物的修剪方法

园林植物修剪工作规范园林植物的修剪方法

园林植物修剪工作规范园林植物的修剪方法园林植物修剪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园林植物修剪工作,提高修剪效率和水平,依据各种园林植物在华北地区生长的习性,考虑我院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工作需要,结合多年的园林植物管理经验,制定园林植物修剪工作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仅作为园林植物修剪工作的参考依据。

具体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第二章工作规范第三条整形修剪的原则在园林树木修剪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灵活把握。

总体上首先保证树木的健康,其次调节好树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最后考虑美化观赏效果。

一、根据栽培目的修剪对以观花为主要目的的花木的修剪,为了增加花量,应该从幼苗开始整形修剪,创造开心形树冠,使树冠通风透光;对以形成绿篱、树墙为目的的树木的修剪,只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即可。

二、根据观赏花木类型的不同修剪大多数针叶树中心主枝优势较强,整形修剪时要控制中心主枝上端竞争枝的发生,扶助中心枝生长旺盛;阔叶树顶端优势较弱,修剪时应短截中心主枝顶稍,在剪口附近挑选合适的壮芽予以保留,使之重新形成优势,代替原来的中心向上生长。

三、根据树木分枝规律修剪主轴分枝式,短截强壮侧枝,促进主枝生长,避免形成双叉树形;合轴分枝式,短截中心枝顶端,以逐段合成主干向上生长;假二叉分枝式和多歧分枝式,短截中心主枝,改造成合轴分枝式,使主干逐段向上生长。

四、根据树龄、树势修剪幼树,应该轻剪主枝,以求迅速扩张树冠,形成良好的冠干比;成年树,以平衡树势为主,壮枝轻剪,缓和树势,弱枝重剪,增强树势。

生长旺盛的树木,修剪量宜轻,适合轻剪长放;生长较弱的树木,应重短截,以饱满芽作为剪口芽,转弱为强,恢复树势。

五、根据树木的环境修剪生长在土壤贫瘠和地下水位较高地点的树木,移栽后移植坑穴土层相对较薄、换土量有限的树木,生长在风口处的树木,修剪时都应注意主干要留低一些,树冠也应相对的留小一些,修剪成低干矮冠形。

常绿树种,应控制适宜的树冠体积,防止大枝被积雪压折。

第四条整形修剪的时期一、对于乔灌木的修剪,按年周期来分:1、冬季阶段12~3月树体处于休眠状态,养分从枝叶回流。

此时修剪不仅能促进来年枝叶萌发,养分消耗也相对较少。

大多数花木适合冬季修剪。

但对于耐寒性较差的树木,冬季修剪有冻害的危险,要避免冬季修剪。

2、春季阶段4~5月气温逐渐升高,各种树木陆续发芽、展叶,树木开始生长。

整剪主要是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进行剥芽去檗。

此时修剪要掌握好量,因为此时花木体内贮存养分少,又处在消耗时期,修剪易造成早衰。

春季开花的花木,其花芽是在上一年枝条上形成的,因此不宜在冬季休眠时修剪,也不宜在早春发芽前修剪,最好是在花后1~2周进行修剪,促使其萌发新梢,形成翌年的花枝,如桃花、迎春等。

3、初夏阶段5~6月气温高,湿度小,是树木生长的旺季。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花灌木进行花后修剪,并对乔灌木进行剥芽,去根檗、干檗。

此时宜修剪冬春修剪时易产生伤流和病害的树种。

春末夏初开花的灌木,在花期后对花枝进行短截,可防止徒长,促进新花芽分化,为翌年开花做准备。

夏季开花的植物,花后应立即修剪,否则当年生新枝不能形成花芽,翌年花量减少。

但考虑到我院实际,为保证花木的观赏效果,可适当将修剪时间后推。

4、盛夏阶段7~8月该阶段高温多雨,对树冠大、根系浅的树种采取疏、截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冠内通风条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秋季阶段9~11月秋季为养分贮存期,也是根活动期。

秋季修剪,剪口易出现腐烂现象,而且植株无法进入休眠而导致树体弱小。

所以除特殊需要外,这一阶段基本不进行修剪工作。

二、其他需要注意的时期 1、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2、有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期。

3、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4、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5、绿篱、色块、球的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至10月中旬进行。

6、花灌木、行道树,为控制竞争枝,应随时修剪内膛枝、直立枝、病虫枝、细枝,控制徒长枝的发生和长势,使营养集中供给给主要骨干枝而旺盛生长。

绿篱的修剪也不一定安排固定的时间,而是随时观察植物长势,对一些扰乱树形的枝条等,及时剪去,以维持既定的规整造型。

第五条修剪方法修剪方法可归纳为:截、缩、疏、伤、放等。

一、短截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可刺激剪口下的侧芽旺盛生长,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

根据剪去部分的多少,又分为轻短截(将枝条顶梢或顶大芽剪去)、中短截(剪口在枝条中部或中上部饱芽的上方)、重短截(将枝条的3/4至2/3剪除)、极重短截(在春梢基部留1~2个芽,其余剪除)。

二、回缩短截多年生枝条。

可降低顶端优势位置,改善光照条件,使多年生枝条基部更新复壮。

三、摘心将新梢顶端剪除。

可改变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向,抑制枝条加长生长,促使枝条木质化,提早形成叶芽。

四、疏枝把枝条从基部剪除。

可使枝条分布趋向均匀合理,改善树冠内膛的通风、透光条件。

五、除萌去檗将主干上萌发的侧枝和根部的萌檗去除。

可减少有机养分的消耗,减少冬季修剪工作量,保持观赏树型稳定。

六、伤枝损伤枝条以削弱受伤枝条的生长势。

如:环剥、刻伤等。

七、长放利用单枝生长势逐年减弱的特性,对部分长势中等的枝条长放不剪,保留大量枝叶,便于营养物质积累,促进花芽形成。

八、换头将较弱中央领导枝据掉,使树冠中下部侧芽萌发成树冠。

第六条修剪程序一看。

通过观察植物长势,确定修剪的强度;通过观察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确定修剪的形态;通过观察植物所要发挥的功能作用,确定修剪的高度和侧重。

并且结合以前修剪的手法及植物的反应,最终确定修剪形态、强度。

二剪,即着手修剪。

修剪顺序为从上到下、先里(内膛枝)后外(外围枝)、先疏后剪、先大枝后小枝的原则。

三清。

把修剪下各种枝叶杂物清理干净。

能及时清运的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要将修剪物整理集中堆放。

第七条修剪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工作前的准备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二、修剪工具的准备修剪前必须准备好各种工具和机械,如:修枝剪、高枝剪、绿篱剪、绿篱机、手锯、油锯、叉梯、升降梯、保险带等。

锯要伐,剪要磨,机械要检查机油、燃油。

各种机械使用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灵活,有无松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剪口的处理剪口向侧芽对面微倾斜,使斜面与芽尖基本齐平或略高5至8毫米,下端与芽的基部基本相平或稍高。

修剪枝条的剪口要平滑,与剪口芽成45 度角的斜面,从剪口的对侧下剪,斜面上方与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

疏枝的剪口,于分枝点处剪去,与干平,不留残桩。

丛生灌木疏枝与地面相平。

这样修剪剪口小,易愈合,且剪口芽生长良好。

四、剪口芽的位置剪口芽留壮芽,生长的枝也很壮,相应的,弱芽出弱枝。

另外,要根据需要选择留芽的位置。

如为扩大树冠,宜选择外侧芽做剪口芽,芽萌发后可抽发斜生的延长枝。

如主枝开张角度太大,剪口芽就留内侧芽,萌发抽生斜向上的新枝。

实际修剪中,要根据树木的具体情况,选留不同位置和不同饱满程度的芽进行剪截,以达到平衡树势的目的。

五、大枝的剪除对较大的树枝和树干修剪时,可采用分步作业法。

先在离要求锯口上方20 厘米处,从枝条下方向上锯一切口,深度为枝干粗度的一半,从上方将枝干锯断,留下一条残桩,然后从锯口处锯除残桩,可避免枝干劈裂。

六、伤口保护锯除较大的枝干,造成伤口面较大,常因雨淋或病菌侵入而腐烂。

因此在锯除树木枝干时,锯口一定要平整,并涂上伤口涂抹剂,起防腐防干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第八条乔木修剪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

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

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

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

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还应注意: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5m;在交通路口要注意不挡行车视线。

新移植的大树,进行落头、疏枝等处理的,会产生很多萌蘖,要及时进行抹芽、除萌、除蘖。

同时,要注意部分位置适当枝条的可让其生长,填补空间或更新不好枝条。

第九条绿篱修剪因高度不同可分为矮篱(20~25cm)、中篱(50~120 cm)、高篱(120-160cm)和绿墙(160cm以上)等。

绿篱的整形修剪与枝芽萌发和新梢生长期同步进行。

一、修剪季节 1、常绿阔叶树种:春梢生长期选枝促控、旺盛期全面整修,夏梢生长前期对强梢适当摘心,降低分枝部位,如下部侧枝弱,可适当重截复壮。

对喜温常绿树种,可不留或少留秋梢或在秋梢生长后期尽早摘心,控制生长,增强越冬防寒能力。

如女贞、黄杨等。

2、常绿针叶树种:春梢长势趋缓而未停止时,将伸出树冠外的枝梢缩剪到小分枝处,则篱体外观可保持较长一段时期。

秋梢旺盛生长时,对篱体全面整修,并适当短截强旺或偏弱枝梢,促其积累养分,为翌年增添分枝、复壮下部长势奠定基础。

如侧柏、桧柏(球、绿篱)等。

二、修剪方法随着新梢的萌发、生长,不断对局部旺枝进行短截,操作时远离篱体。

确保基部长势,对基部可能出现的裸突早衰要及时更新。

修剪时必须兼顾上下左右的长势、长相。

轻重结合,以生长期修剪和适度重剪为主。

1、自然式修剪绿墙、高篱和花篱采用较多。

适当控制高度,疏剪病虫枝、干枯枝,任枝条生长,使其枝叶相接紧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

用于防范的绿篱和玫瑰、蔷薇、木香等花篱,也采用自然式修剪。

开花后略加修剪使之继续开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虫枝。

对蔷薇等萌发力强的树种,盛花后重剪。

2、几何图案式修剪中篱和矮篱采用较多。

中篱和矮篱常用于草地、花坛、园林小路的镶边等。

这类绿篱较低矮,为了美观和丰富园景,多采用几何图案式的修剪整形,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篱面波浪形等。

绿篱种植后,剪去高度的1 /3~1 /2,修去平侧枝,统一高度,形成紧枝密叶的矮墙,创造立体美。

绿篱每年要修剪2~4次,使新枝不断发生,更新和替换老枝。

绿篱修剪时,顶面与侧面兼顾,以免造成生长不协调。

从篱体横断而看,以矩形和下大上小的梯形比较好,下面和侧面的枝叶采光充足,通风效果好。

绿篱不能任枝条随意生长,这样会破坏造型,应该要及时修剪。

第九条花灌木的修剪花灌木的修剪要充分考虑所剪树种的生长习性、着花部位及花芽性质。

一、根据配置的环境要求花灌木通过修剪可以形成丛状形、宽冠丛状形、杯状形、高灌丛形、独干形、篱架形等不同造型。

要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环境配置来控制植株的高矮、疏密造型。

二、根据观赏部位要求 1、观花类:根据开花习性、着花部位及花芽性质进行修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