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四大要素,连、省、变、代,全面掌握
一. 简约为本,草书四要素连,省,变,代
“连”,就是一个字的点画都连起来写,这在草书中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整个字几乎一笔完成。
“省”,就是将有些点画及局部偏旁或省略,或变化形态,而又不会使字的外形有太大的影响。
“变”
在章法上较难捉摸,有的字只作适当小变化,但有的变化极大,
与原外形完全不同,这就需要熟悉草法,了解其变化过程。
如:事、知、真、旧
“代”
以特有的符号代替一种或多种偏旁,简化了用笔各字形。
这种“代”是有规矩和原则的,不能混杂。
如:谈、终、躬、驰
相比于楷书点画的结构严谨,方正厚重,不可省略笔画,则草书的首要特点就是简约,笔画省之又省、简之又简。
孙过庭曰:“草以
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也即是草书的结体以使转为主,字之体势一笔而成,“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其使转忌横平竖直,有棱有角,所以草书点画线条的运动多呈圆弧形,也即我们常说的:“楷贵方,草贵圆”。
这是行笔速度快而流畅所必然产生的用笔法。
草书连绵一笔常书数字,线条牵连不断,有时两三字连在一起,难以断字,形态变化极为强烈,各种俯仰、疏密、向背、迎让,参差的对比可以夸张到惊人的地步。
问题不在是否连绵,在于连的过程中,在转折等处是否有断的意思,贵在能似断似连,故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的草书虽常是数字连绵不断,而因其笔笔有交代而仍为后世所重。
(草书四要素连,省,变,代)
二. 草书的基本偏旁部首
草书的偏旁部首具有符号性,要牢记各种偏旁部首的写法,才能在写草书的时候一气呵成,产生连绵不断的气息。
三. 点画结构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