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认识动物教案

小班认识动物教案

小班认识动物教案【篇一:福建省幼儿园小班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教案】小动物聚会活动目标:1.愿意用完整句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3.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幼儿每人带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照片来园。

活动过程:一、参加联欢会。

1.以组织幼儿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照片参加“动物联欢会”。

二、介绍小动物。

1.出示小兔图片,向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兔。

2.鼓励幼儿用完整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xx”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名称。

小结:今天我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每位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都不一样,有的小朋友喜欢小兔,有的小朋友喜欢小狗,有的小朋友喜欢小乌龟??这些小动物都很可爱。

三、和动物交朋友。

1.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小动物说一句“悄悄话”,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如抱抱小动物、亲亲小动物等。

2.提醒幼儿带着自己的小动物寻找其他小朋友的小动物做朋友,引导幼儿向同伴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与同伴学一学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姿态。

四、送动物回家。

1.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称。

2.鼓励幼儿将自己带来的小动物摆放在相应的图片下方,布置成“小动物展览会”。

如:小鸡玩具或照片摆放在教育挂图小鸡图片下方,挂图中没有的动物分类摆放在边上。

3.引导幼儿操作《数数小动物》,教师给予指导。

活动延伸1.引导幼儿利用“小动物展览会”玩“动物园”的角色游戏,丰富幼)l对动物的认识。

2.语言区提供《认识动物》的教育挂图,供幼儿观察讲述。

3.操作区提供各种小动物的拼图,让幼儿操作。

可爱的小兔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小兔的外形特征。

2.尝试模仿小兔跳。

3.体会亲近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小兔一只,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图片各一张,青菜、胡萝卜若干(2)音乐《小兔跳》,播放器。

活动指导一、认识小兔。

1.以有个“小客人”要来班级做客为话题,引导幼儿猜猜: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尾巴短短、长着三瓣嘴的小动物是什么?2.出示小白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外形特征,并借助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小兔的眼睛、耳朵、皮毛和尾巴,了解小兔的外形特征。

3.提问: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小兔子的毛都是白色的吗?4.依次出示小灰兔、小黑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兔子的基本特征。

小结:兔子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耳朵和短短的尾巴和三瓣嘴,兔子身上的皮毛不全是自色的,还有灰色和黑色的。

二、喂喂小兔。

1.提问: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2.鼓励幼儿选择青菜、胡萝卜等给小兔子喂食,看看小兔子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小结:小兔子最爱吃胡萝卜、青菜等食物,小兔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爱护小兔子。

三、学学小兔。

1.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2.提出大家都来模仿小兔蹦跳走路的建议,引导幼儿边学念儿歌“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竖起来,短短尾巴摇摇摆,蹦蹦跳跳真可爱”,边做相应的蹦跳动作。

3.播放《小兔跳》音乐,引导幼儿学习“小兔跳”。

动作说明: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微蹲,同时两臂屈肘举在胸前,手心向前,模仿兔子状。

①一②小节:面向左前方跳一次,再向右前方跳一次。

③一④小节:动作同①一②小节。

⑤小节:面向正前方,原地屈膝两下,同时左手叉腰,右手放头上(手心向前),竖起手指向前挥动招两下。

⑥小节:动作同⑤小节,左右手动作交换。

⑦一⑧小节:两臂屈肘举在胸前,向前连跳三次。

活动延伸:1.将小兔子饲养在自然角中,让幼儿喂养一段时间,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并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3.请家长阅读亲子手册《小兔挂饰》,与幼儿一起做做、说说。

小狗汪汪活动目标:1.对折纸活动感兴趣。

2.喜欢哼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每组各种彩色正方形纸若干张;油画棒数盒。

(2)已折成的小狗样品若干。

(3)音乐《哈巴狗》,播放器。

活动指导一、神秘的脚印。

出示教育挂图《小狗汪汪》,以神秘口吻请幼儿猜测:这是谁的脚印?二、学习折小狗。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范例,说出折纸小狗头的主要特征(三角形、耳朵弯下来等)。

2.引导幼儿折纸,重点学习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三角时要角对角、边对边、抹平,折好后要涂上小狗的眼睛。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后请个别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哼唱歌曲。

1.启发幼儿说说与学学小狗的叫声。

2.教师播放《哈巴狗》音乐,示范用“汪汪”声哼唱歌曲。

3.鼓励幼儿学用“汪汪”声哼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哈巴狗》。

鱼儿游呀游活动目标1.认识鱼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尝试随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模仿鱼儿游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自然角饲养金鱼、泥鳅、娜鱼等。

(2)每桌提供一盆鱼及少量饲料、面包屑等。

(3)螃蟹、虾、螺、贝等的图片。

活动指导一、观察小鱼。

2.启发幼儿思考:鱼儿喜欢吃什么?3.指导幼儿取少量饲料、面包屑喂鱼,观察鱼儿吃食的情形。

二、鱼儿的秘密。

1.提问:鱼儿住在哪里?它们喜欢吃什么?它们是怎样游来游去的?小结:鱼儿住在水里,它们喜欢吃水里的一些浮游生物、小虫子,也喜欢吃面包屑和饲料。

鱼游来游去的时候,尾巴会一摇一摆地摆动。

2.组织幼儿讨论:鱼儿有朋友吗?有哪些朋友?3.出示螃蟹、虾、螺、贝等动物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小鱼的朋友。

三、鱼儿游游游。

1.教师朗诵儿歌《鱼儿游》,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自由模仿鱼儿游的各种动态。

2.提醒幼儿小心地将鱼缸送到饲养角中喂养,提出继续观察鱼儿生活的要求。

活动延伸1.教室一角或走廊的墙面上布置池塘或小溪的背景图,让幼儿在背景图上绘画或撕贴小鱼、小虾、螺或水草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里动物的生活习惯。

2.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捉鱼”。

小乌龟活动目标: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3.2.尝试表现乌龟的动作。

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乌龟若干。

一、实物激趣。

1.出示乌龟,引起幼儿兴趣。

2.将手中的乌龟放在地板上爬行,引导幼儿观察。

二、观察乌龟。

1.在与乌龟近距离的接触中,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与爬行方式,鼓励幼儿尝试用手指轻轻碰碰小乌龟的头,看看它所做出的反应。

2.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看到的乌龟,引导幼儿学说“伸”“缩”“慢慢地”等词语。

小结:乌龟有四条短短的腿,它的头可以伸缩,有一条小小的尾巴,还有硬硬的龟壳。

当乌龟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把头缩进龟壳里,等安全后再把头伸出来活动。

三、模仿游戏。

1.提出游戏建议:教师和小朋友分别扮演龟妈妈和龟宝宝,大家一起来玩乌龟外出游玩的游戏。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慢慢地爬行,提醒幼儿手膝着地、动作协调,不时地做一些伸缩脖子、翘翘屁股等动作;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3.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当听到“敌人来了”的口令时,应赶紧将头和脚都收缩起来,安静不动,等听到“敌人走了”的口令时,才可伸出头、脚继续爬行。

4.游戏反复进行,根据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调整游戏的速度。

活动延伸:1.美工区提供纸碗、瓶盖、图画纸、彩纸、水彩颜料、棉签、核桃壳、橡皮泥、纸碟、塑料碗,已裁剪好的乌龟四肢、尾巴和头等,让幼儿制作乌龟。

2.请家长阅读亲子手册《龟兔赛跑》,与幼儿一起做做、玩玩。

3.在自然角饲养小乌龟,提醒幼儿隔几天给乌龟喂一次食,并启发幼儿观察乌龟喜欢吃什么。

4.组织幼儿进行“乌龟走迷宫”小实验。

鸡码妈和鸡宝宝活动目标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母鸡下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卡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指导一、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呢?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二、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3.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卡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的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4.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

我在图卡上贴上了x个圆点。

三、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卡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猜猜它是谁?活动目标1.巩固对常见动物的认识。

2.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奇妙的口袋”一个,内装有鱼、乌龟、兔、鸡、鸭等图卡。

(2)各种动物的拼图若干。

活动指导一、看一看、猜一猜。

1.教师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引导幼儿根据动作猜一猜是哪种动物。

2.出示“奇妙的口袋”(口袋里放有鱼、乌龟、兔、鸡、鸭等动物的图卡),请幼儿轮流从袋子里抽出一张图卡,并说出图片上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其他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篇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动物】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动物”活动目标:认识小动物1、认识动物,并且了解熟悉动物2、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发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各种动物的图片活动过程:(律动)一、认识动物。

教师出示卡片。

师:小朋友,你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动物吗?幼儿:教师:那小朋友们都喜欢那些动物啊。

幼儿:教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动物的图片,不知道小朋友们认识它们吗?{出示动物图片,并让幼儿一个一个回答}教师:小朋友们知道青蛙喜欢吃什么吗?幼儿教师:那青蛙就是益虫对不对啊。

幼儿教师:那小朋友们知道青蛙的天敌是谁吗?幼儿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依次拿出蜻蜓兔子大象老鼠等)教师:小朋友们了解这些动物了吗?幼儿小朋友们真聪明,那老师带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幼儿二、游戏活动。

(1)、师:小朋友,既然你们说你们了解动物了,那老师请出两位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老师来出示图片,让下面的小朋友来提示,但是不能说出动物的名字,下面的小朋友只能提示3次,让两位小朋友来猜好不好。

回答对的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奖励的!幼儿:(出示图片,并且让小朋友们来猜,鹅狐狸考拉松鼠麋鹿)注意夸奖幼儿例如:小朋友们真聪明,真棒。

教师:小朋友们觉得这个游戏好不好玩?那小朋友们还想不想在玩一个游戏呢?那请4位小朋友们上台来!老师出示一张图片由第一个小朋友来看,其他3位小朋友不许看,看完小朋友画在黑板上,画完以后由第二个小朋友看,看完老师把第一个小朋友画的擦掉,由第二个小朋友画,一次类推下去,一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画完,大家看最后一个小朋友画的对不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