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一、搭配不当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凉风习习,树枝摇曳,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树影”无法“发出沙沙的声响”,应在“发出……声响”前面加上“树叶”)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发扬”和“产业”搭配不当,应将“发扬”改为“发展”)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不仅”和“而是”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而且”)4、一面对两面,两面对一面例:郴州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是能否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能否”和“是”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能否”去掉)5、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晚会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在我耳边回响。

(“舞姿”不能回吃,应删去“优美的舞姿、”)6、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搭配例: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和很高的收视率。

(“收视率”与“孟非”搭配不当,因删除“和很高的收视率”)想要准确而快速查找出句子中搭配不当的语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看到动词不放过注意句子中的动词能否带宾语,带什么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修饰语能否搭配。

如果连续使用动词,看有无语序混乱的错误。

常见的动宾搭配不当的组合如下:提高……态度;引起……赞誉;降低……距离;培养……水平(文化、素质);培养……美德;看到……歌声;等等。

例: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采取”和“活动”搭配不当,应将“采取”改为“开展”)发现句子中有并列结构时,看并列成分与前面的动词能否搭配例:我远远就听见她爽朗的笑声和慈爱的笑脸。

(“慈爱的笑脸”是不能被“听见”的,应删去“和慈爱的笑脸”)发现句子中有“是”这种表判断的词时,看主宾能否搭配例: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此处前后搭配不当,可在“季节”后加“的礼物”)看到关联词不放过发现关联词时,看是否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错位、强加关联词的错误,尤其注意“不管”和“尽管”是否误用。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根据语义更换其中一个即可。

关联词语歌诀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固然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要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表假设。

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中,如果出现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对应的语病。

修改此类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两面词,要么在句子的另一部分加上两面词。

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与否”“快慢”“好坏”“优劣”“高低”“强弱”“大小”“得失”等。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等遗漏或重复出现,使语义表述不清楚或啰嗦,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例:①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句首滥用介词“在”,导致句子缺主语,应去掉“在”或“让”)②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全面了解。

(缺少谓语动词,看到“随着”,注意观察句子成分是否残缺,该句子应在“全面了解”前家“有了”)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活动”)2、成分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例:①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全长大约18余公里左右。

(“大约”和“余”重复,应删除其一)②今天,市里不少领导莅临来我校指导。

(谓语赘余,“莅临”就有“来”的意思,可去掉“莅临”)③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新的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应删掉“于”)以下方法有助于我们方便快捷的发现句子中的成分残缺:看到介词不放过遇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时,看是否缺少句子成分。

介词通常用在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同他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的语病,尤其介词“在”“通过”与“使”连用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应仔细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

常见介词类型有以下几种。

表示方式:通过……使、经过……使、根据、按照、以、凭、在……让表示时间、处所:从、于、到、往、向、自从、顺着、沿着、随着、……表示对象、范围:对于、关于、把、跟、与、给、和……表示原因:由于、因为、由于……使表示被动:被、叫、让、给、使表示排除:除、除去、除非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让……”连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让”)看到动词不放过看到“发现、提高、研究、按照”等动词时,一定先检查其宾语是否存在。

注意:句子稍长很容易忽略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有些动词必须带宾语,有些是不能带宾语的,混淆了这些动词的用法,都会导致宾语残缺或赘余。

例:湖南省特色志《岳阳楼志》讴歌了有识之士先忧后乐,是一本汇集岳阳楼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

(剧中“讴歌”缺少宾语,应在“先忧后乐”后加上“的精神”)看到修饰成分不放过句中表示修饰的形容词、副词,有时和另一个词连用可能导致成分赘余。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所列的都是不能同时使用的情况)文言词汇引发的:付诸(于)、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成语使用引发的: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遍体鳞伤(浑身)、难言之隐(苦衷)、生灵涂炭(百姓)、相形见拙(显得)程度副词使用:过分(苛)、目前(当)、非常(特)、至关(更加)、格外(多了)约数词重复:大约(左右)、超过(以上)、近(左右)因果关系连词:原因(由于)、原因(由……引起的)、由于(由……造成的)其他类型:长期(夙)、无声(潜台词)、涉及(到)、目睹(亲眼)三、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者句子的顺序不符合逻辑、语法及习惯。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句子成分次序不当例: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阶段性”用于修饰“成果”,应移至“成果”前)2、词序不当例: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词序不当,将“开展”和“策划”调换位置)3、分句次序不当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不仅……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正确的语序应为:不仅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4、主客体颠倒例: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主客体颠倒,可改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可能比较陌生,但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为了快速而准确的发现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注意以下几点:发现句子中有多重修饰语作定语时,用典型句子套(对应词性套用),这就要记住两个典型句子:①他是国家队的(a表属性——谁的)一位(b表数量——多少)有20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排球(e名词)女教练(f名词)。

②昨天(a何时)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b何地)都(c范围)热情地(d何情况)同他(e何对象)交谈。

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句子中如果有并列结构,就要看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顺序,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

四、结构混乱所谓结构混乱,是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句意不通顺。

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子主要有以下两种。

1、句式杂糅例:我国科学家屠嗷嗷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句式杂糅,要么为“荣获……奖”,要么为“是……奖得主”)2、前后脱节例:拓展性课堂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前后脱节,应将“从”改为“将”或“把”同,或将“作为出发点”改为“出发”)要快速而准确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杂糅,应特别注意以下常见固定搭配的词组混乱使用的现象,如所示。

表被动:深受……所/深为……所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的;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起因)的原因;由于……诱发(所致)表目的:把……达到;供……之便;防止……不再……表条件:需要……不可;非……不行;“根据……状况”与“从……状况出发”表意图: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表对象:……面向……;对于……上;“同比……”与“同期相比……”;“围绕……”与“为中心”表构成: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表范围:大多……以……为主;以……为宜……最好表程度:分外……多了;过分的溢美;悬殊很大表数量:大约……左右五、不合逻辑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

常见的不合逻辑与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符合客观事实例:远远望去,整栋楼一片漆黑,只有一个房间的灯还亮着。

(既然是“整栋楼一片漆黑”,怎么能说“只有一个房间的灯还亮着”呢?应改为“远远望去,整栋楼一片漆黑”)2、前后矛盾例: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千米以上。

(“差不多”和“以上”矛盾,应该删去一个)3、分类例举不当例:地里种着许多蔬菜,有黄瓜、白菜、豇豆、草莓等。

(分类不当,“草莓”不属于蔬菜)4、否定不当例: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获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避免”与“不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应删去其一)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析句子是否符合逻辑:看到否定词不放过遇到否定词时,主要看它是否将意思说反,导致否定不当。

需要注意有些字词本身就含有否定的意思,导致否定不当。

否定词有以下几类:常见否定词:不、无,没有、勿、未、否、非……双重否定词:没有不、不能不、非……不可、不得不、不会不、无时无刻……含否定意味的词: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防止……看到并列结构的词或短语不放过主要看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顺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