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饮片质量检验要点

中药饮片质量检验要点

中药饮片质量检验要点
1、形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

观察时一股不需预处理,如观察很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时,可先浸湿使软化后,展平,观察。

观察某些果实、种子类时,如有必要可浸软后,取下果皮或种陽以观察内部特征。

2、大小:是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

一般应测量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髙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对细小的种子或果实类,可将每10粒种子紧密排成一行,测量后求其半均值。

测量时应用臺米刻度尺。

超出或低于规定范围样品的数量占总量的比例不得过20%;超出和低于规定范围样品的数量之和占总量的比例不得过30%。

3、表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表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颜色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以及观察药材和饮片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符征。

观察时,供试品一般不作预处理。

4、质地:是指用手折断药材和饮片时的感官感觉。

5、断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断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以及断面特征。

如折断面不易观察到纹理,可削平后进行观察。

6、气味: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嗅感与味感。

嗅感可直接嗅闻,或在折断、破碎或搓揉时进行。

必要时可用热水湿润后检査。

味感可取少量直接口尝,或加热水浸泡后尝浸出液。

有毒药材和饮片如需尝味时,应注意防止中毒。

7、染色:为使屮药饮片颜色更加鲜艳,以次充好,利用化工原料对中药饮片进行染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常见品种有:红花、蒲黄、延胡索、黄岑、五味子、红花、降香、何首乌、紫草。

常见的染料有:金橙II、柠檬黄、酸性红73、胭脂红等
8、发霉:中药饮片的发霉,会使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失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霉菌产生的毒素甚至对人体有害。

9、生虫:生虫饮片的范围很广,一般是因饮片经营单.位存放时间长保管不当造成的。

易生虫的中药饮片有独活、川贝母、大花粉等。

10、酸败:易酸败的中药饮片有桃仁、核桃仁、苦杏仁、柏子仁。

11、易混淆品与伪品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中药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混淆的品种。

伪品为其他植物或人为加工后冒充正品。

12、非药用部位杂质过多
13、掺伪增重:常使用硫酸镁、氯化钠、硫酸钠、淀粉和滑石粉加重。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有:蟾酥、冰片、白鲜皮、蒲黄、桑根、养麦花粉、桔梗、制何首乌、红花、金银花、炒王不留行。

14、提取过的饮片药渣再流通药用。

如:黄苓、甘草、紫草、人参须、熟地黄、金银花、川萼、连翘等
15、不按炮制规范炮制
如:远志炮制未加甘草,制何首乌未加黑豆,盐菟丝子未加盐,
或切片、切断时薄厚长短不规范。

16、硫黄熏蒸。

如:浙贝母、当归、天麻、葛根、野菊花、白芍、菊花、天冬、人参须等。

17、掺水:饮片水分含量严重超标,一方面治疗剂量不能达到,一方面在存贮过程中容易引起霉变。

例如:当归、茯苓、红花、天冬、川萼等。

2021年07月2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