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土换填试验工艺性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概况根据本工区施工图纸到位情况,取土场,现场交通情况,工期等综合情况分析比较,试验段里程为DK226+480~DK226+580,全长100米,设计范围内无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具有填筑施工时连续完整的条件。
主要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中砂、粗砂、细圆砾土、粗圆砾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粗角砾土、二迭系下统柯岛组凝灰岩、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
基底已进行夯实处理,换填渗水土。
基床以下采用A、B组填料或C 组碎石类、砾石类填料,基床底层下部1.1米采用A、B组填料,上部1.0米采用非冻胀性A、B组填料。
二试验目的通过路基填筑试验段获取砂类土及细砾土填筑的填料粒径、含水量、虚铺厚度、压实方法等施工工艺和检测标准,从而形成作业指导书指导路基填筑施工。
三人员、机械和试验器具配置计划1 人员配置计划根据现场工作量及现场管理及质量检验的要求,试验段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人员名单表序号人员姓名在工区所担任职务工作职责数量备注1 齐远超工区总工程师总负责 1 组长2 余保和副工区长负责现场施工 1 副组长3 安飞工区工程技术部部长负责技术 1 成员4 林瑞仁工区质检部部长负责质检 1 成员5 唐发娣工区安全部部长负责安全 1 成员6 钟文亮道路工程师负责现场技术 1 成员7 黎涛路基作业队队长负责施工 1 成员8 薛忠平工区试验室主任负责检测 1 成员9 马武斌工区测量队长负责测量 1 成员10 挖掘机司机———— 3 成员11 水车司机———— 3 成员12 自卸车司机———— 6 成员序号人员姓名在工区所担任职务工作职责数量备注13 压路机司机———— 1 成员14 装载机———— 3 成员15 普工————15 成员合计——————392 机械配备计划根据DK226+480~DK226+580段路基工程数量,以及取土场每日的出土量,结合取土场至路基试验段的运距。
为保证试验段施工的正常进行,机械配备见下表:机械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状态1 推土机TY320B 台 1 良好2 振动压路机YZ20JA 台 1 良好3 装载机ZL50C 台 3 良好4 平地机PY160 台 1 良好5 自卸车东风辆 5 良好6 水车东风辆 2 良好3 试验设备配备计划根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J1147-2011)的要求,对砾石、碎石、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类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应采用直径30cm平板荷载试验的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
考虑到整个试验段施工检测的要求,试验段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见下表:试验检测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 K30荷载板30cm 1套2 灌砂筒φ150mm 1套3 电子天平2000g 1台4 含水量测定仪---- 1套5 动态平板载荷试验仪---- 1台四换填施工试验设计换填段里程范围:DK226+480~DK226+580,全长100m。
具体施工参数见下表:试验段施工参数选择表层 数 松铺厚度(cm )碾压遍数备注 第1层 32 静压1+弱振1遍+强振3遍+弱振1遍+静压1遍 第2层32静压1+弱振2遍+强振2遍+弱振2遍+静压1遍五 渗水土填筑施工1 工艺流程渗水土换填施工艺流程图2 填料选取对取土场进行表土清理、树根挖除、清理非适用材料工作。
在取土场取样进行试验分析,确保填料各项指标合格。
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车,自卸车将填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3 运料与摊铺首先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与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过2%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松铺系数为1.08,松铺厚度 30㎝~35㎝。
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
原则上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 2%~4%的人字形横坡,有困难时可在基床底层逐步形成。
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 3m 的距离。
4 碾压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
碾压时采不合格合格,填筑下层碾压 夯 实分 层 填 筑检验摊铺平整洒水晾施 工 准 备基底 处 理填土 区 段碾 压 区 段检测 区 段路基 整 修平 整 区 段准备阶段 填筑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方法为:先静压,再强振碾压,再弱振碾压,最后再静压消除轮迹。
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5 压实检测①首先确认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②利用适宜的试验器材,分别对其地基承载系数、压实度以及孔隙率等指标进行测试得出数据,并相互比较,以确认压实质量。
③当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入下道工序。
否则,应查明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
六、压实检测标准、检测结果1、压实检测标准当路基本体填筑高度小于2.3米(含2.3米)时或路基本体以下填高大于8.0米时,压实标准如下: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角砾土压实系数K 0.95地基系数K30(Mpa/m) 13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注:检测频率:压实系数施工单位沿线路100米全长范围内每层检测6点,其中,线路中心2点,左、右侧距填筑边缘1.0米处各2点。
动态变形模量、地基系数:施工单位沿正线路基100米全长方位内每填高90cm检测一次地基系数,每次抽检4点,其中,中心2点,左右距填筑边缘2.0米处检测2点。
监理按检测的10%进行平行检测,且不少于1次。
当路基本体填筑高度大于2.3米时,压实标准如下: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角砾土压实系数K 0.92地基系数K30(Mpa/m) 110检测频率:压实系数施工单位沿线路100米全长范围内每层检测6点,其中,线路中心2点,左、右侧距填筑边缘1.0米处各2点。
地基系数:施工单位沿正线路基100米全长方位内每填高90cm检测一次地基系数,每次抽检4点,其中,中心2点,左右距填筑边缘2.0米处检测2点。
监理按检测的10%进行平行检测,且不少于1次。
2、 检测结果检测标准应按“填高大于2.3米检测标准”执行,其检测结果如下: 选择第一种方案检测结果:选择第二种方案检测结果:3结论及施工参数的确定①施工机械:挖掘机1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1台、推土机2台、装载机3台、自卸汽车5台、水车1台。
②压路机碾压遍数及方式:按虚铺厚度不大于35cm ,分8遍碾压,按一静压,二弱振,二强振,二弱振,一静压的施工组合。
两次碾压搭接不小于40cm ,碾压速度为 5~6km/h ,静压2km/h 。
③检测方式:K30、压实系数K 、动态变形模量Evd 。
七 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及控制重点7.1 质量保证体系 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 1遍 2遍 3遍 4遍 5遍 6遍 7遍 第一层 K 30(MPa/m ) 52 78 85 94 106 121 138 压实系数K 0.76 0.85 0.85 0.89 0.92 0.94 0.96 第二层K 30(MPa/m ) 51 78 84 92 102 121 133 压实系数K0.710.850.830.820.870.910.94—— 1遍 2遍 3遍 4遍 5遍 6遍 7遍 8遍 第一层 K 30(MPa/m ) 52 78 85 94 106 121 148 164 压实系数K 0.71 0.85 0.83 0.89 0.92 0.94 0.96 0.98 第二层K 30(MPa/m ) 52 78 85 94 106 121 148 164 压实系数K0.760.850.850.890.920.950.950.97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工区物资设备物 资 材 料机 械 设 备测 量地 质 核查接口 协调性 能 检 验进 货 检 验图 纸 核 对方法培训技 术 交 底工区安全质量部缺 陷 纠 正工区工程管理部工 艺 审 定合格不合格工艺方法 实现质量目标施工作业现场质量控制工区计划财务部工区安全质量部 后勤保证计划保证施工保证工区副经理工区总工程师工区副经理技术保证工区长 施 工 计 划考 核 奖 罚资 金 保 证7.2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7.3路基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1)地基的地质勘探;(2)填料的物理、化学及抗蚀变性分析; (3)地基或填筑分层土体承载能力检测; (4)路堤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5)路堤压实指标和均匀程度检测; (6)过渡段填筑。
7.4 路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控制路基施工中的各项关键工序。
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工点负责人自检,通过自检后报质检工程师复检,在复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工区长工区副经理工区总工程师工区安全质量部工区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工区质检工程师工区检测试验室工区测量监测室架子队试验员测量组专职质检员各班组质检员工区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架子队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施工队长 分管质量副队长验。
加强路基沉降观测。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设备,及时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确保路基工后沉降量与沉降速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验证地质情况施工前进行地质验证,进一步查明地质情况,对与设计不符之处,重新评价地基条件,确定地基处理措施。
(2)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本区间路基地基处理措施主要有垫层、换填土、强夯、重锤夯实等。
采用哪种方法处理路基视具体设计情况而定,但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各种措施进行处理。
(3)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对填料质量进行控制,避免和减少超粒径部分混入运输车辆,司磅员对每车外露部分填料进行目测(主要控制粒径、含水量),收料员仔细观测已卸料的级配、大粒径岩块、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填料立即清退出场。
对填料材质、工程特性、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试验并作出专门的评价,施工期间加强填料的检测、检验,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
(4)进行填筑压实工艺专项试验正式开工前,选择合适路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通过试验,达到如下目的:①求得各种填料碾压遍数与干密度的关系;②含水量的变化对压实效果的影响;③求得不同的压实区,不同填料含水量的合理范围;④求得准确的压实技术参数,其中包括:各种填料的分层厚度;各压实区的松铺系数;各压实区不同填料达到压实度标准的碾压遍数;压实机械的合理走行速率;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
通过压实试验,取得各项技术资料,经过分析整理,用以指导压实施工。
(5)严格控制含水量。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8.1 安全保证体系8.1.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区管理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工区长、主管生产副工区长、工区总工、安全管理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主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