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1.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连接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其半径为R =0.1 m ,半圆形轨道的底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 =0.1 kg 的小球B ,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0.3 kg 的小球A 以初速度v 0=4.0 m / s 开始向着木块B 滑动,经过时间t =0.80 s 与B 发生弹性碰撞.设两小球均可以看作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木块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1)两小球碰前A 的速度; (2)球碰撞后B ,C 的速度大小;(3)小球B 运动到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答案】(1)2m/s (2)v A =1m /s ,v B =3m /s (3)4N ,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分析】 【详解】(1)选向右为正,碰前对小球A 的运动由动量定理可得: –μ Mg t =M v – M v 0 解得:v =2m /s(2)对A 、B 两球组成系统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A B Mv Mv mv =+222111222A B Mv Mv mv =+ 解得:v A =1m /s v B =3m /s(3)由于轨道光滑,B 球在轨道由最低点运动到C 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211222B Cmv mv mg R '=+ 在最高点C 对小球B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CN v mg F m R'+= 解得:F N =4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F N =4N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为3N ,方向竖直向上.2.半径均为52m 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1和2如图所示固定,两圆弧轨道的最低端切线水平,两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R ,让质量为1kg 的小球从圆弧轨道1的圆弧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在圆弧轨道1上滚动过程中,合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为5N s ⋅,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求:(1)小球运动到圆弧轨道1最低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球落到圆弧轨道2上时的动能大小。

【答案】(1)25(22+(2)62.5J 【解析】 【详解】(1)设小球在圆弧轨道1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0v ,根据动量定理有0I mv =解得05m /s v =在轨道最低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0v F mg m R-=解得252N 2F ⎛⎫=+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52N F '⎛=+ ⎝⎭ (2)设小球从轨道1抛出到达轨道2曲面经历的时间为t , 水平位移:0x v t =竖直位移:212y gt =由勾股定理:222x y R +=解得1s t = 竖直速度:10m /s y v gt ==可得小球的动能()22k y 021162.5J 22v E mv m v ==+=3.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射出,恰好垂直地射到一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并立即沿反方向弹回.已知反弹速度的大小是入射速度大小的34.求在碰撞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冲量的大小.【答案】72mv 0 【解析】 【详解】小球在碰撞斜面前做平抛运动,设刚要碰撞斜面时小球速度为v ,由题意知v 的方向与竖直线的夹角为30°,且水平分量仍为v 0,由此得v =2v 0.碰撞过程中,小球速度由v 变为反向的34v ,碰撞时间极短,可不计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设反弹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斜面对小球的冲量为I =m 3()4v -m ·(-v ) 解得I =72mv 0.4.在距地面20m 高处,某人以20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1kg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 /s 2)。

求(1)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过程重力的冲量; (2)落地时物体的动量。

【答案】(1)20N ∙s ,方向竖直向下(2)202kg m/s ⋅,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解析】 【详解】(1)物体做平抛运动,则有:212h gt =解得:t =2s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过程重力的冲量I=mgt =1×10×2=20N•s方向竖直向下。

(2)在竖直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I=p y -0。

可得,物体落地时竖直方向的分动量p y =20kg•m/s物体落地时水平方向的分动量p x =mv 0=1×20=20kg•m/s故落地时物体的动量22202kgm/s x y p p p =+=⋅设落地时动量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1y xp tan p θ==θ=45°5.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适用于质点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这时两个定理表达式中的力均指平均力,但两个定理中的平均力的含义不同,在动量定理中的平均力F 1是指合力对时间的平均值,动能定理中的平均力F 2是合力指对位移的平均值.(1)质量为1.0kg 的物块,受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2.0s 的时间内运动了2.5m 的位移,速度达到了2.0m/s .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出平均力F 1和F 2的值.(2)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速度由v 0变化到v 时,经历的时间为t ,发生的位移为x .分析说明物体的平均速度v 与v 0、v 满足什么条件时,F 1和F 2是相等的.(3)质量为m 的物块,在如图2所示的合力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x 轴运动,当由位置x =0运动至x =A 处时,速度恰好为0,此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2mt kπ=,求此过程中物块所受合力对时间t 的平均值.【答案】(1)F 1=1.0N ,F 2=0.8N ;(2)当02v v x v t +==时,F 1=F 2;(3)2kA F π=. 【解析】 【详解】解:(1)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1t F t mv =g解得:1 1.0 2.0N 1.0N 2.0t mv F t ⨯=== 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2212t F x mv =g 解得:222 1.0 2.0N 0.8N 22 2.5t mv F x ⨯===⨯(2)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10Ft mv mv =- 解得:01()m v v F t-=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22201122F x mv mv =- 解得:2202()2m v v F x-=当12F F =时,由上两式得:02v v x v t +== (3)由图2可求得物块由0x =运动至x A =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21122W kA A kA =-=-g设物块的初速度为0v ',由动能定理得:20102W mv '=-解得:0kv A m'= 设在t 时间内物块所受平均力的大小为F ,由动量定理得:00Ft mv -=-' 由题已知条件:2m t kπ= 解得:2kAF π=6.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 和B 质量分别是m A =2.0kg,m B =1.6kg,球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M 点,球B 在水平面上从远处沿两球的中心连线向着球A 运动,假设两球相距L ≤18m 时存在着恒定的斥力F ,L >18m 时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相距最近时,它们间的距离为d =2m,此时球B 的速度是4m/s.求:(1)球B 的初速度大小; (2)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3)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答案】(1) 09B m v s= ;(2) 2.25F N =;(3) 3.56t s =【解析】试题分析:(1)当两球速度相等时,两球相距最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B 球的初速度;(2)在两球相距L >18m 时无相互作用力,B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球相距L≤18m 时存在着恒定斥力F ,B 球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相互作用力 (3)根据动量定理得到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1)设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是F ,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两球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是t 。

当两球相距最近时球B 的速度4B m v s=,此时球A 的速度A v 与球B 的速度大小相等, 4A B m v v s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0B B A B m v m m v =+得: 09B m v s=;(2)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它们之间距离最近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Δx=L -d ,由功能关系可得: ()'2221122B B A A B BF X m v m v m v ∆=-+ 得:F=2.25N (3)根据动量定理,对A 球有0A Ft mv =-,得 3.56t s =点晴:本题综合考查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综合性较强.知道速度相等时,两球相距最近,以及知道恒力与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动能的损失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质量的小车A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光滑,左端有一固定挡板。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B 置于A 的最右端,B 的质量。

现对小车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20N ,作用0.5s 后撤去外力,随后固定挡板与小物块B 发生碰撞。

假设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B 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求:(1)碰撞前小车A 的速度;(2)碰撞过程中小车A 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1)1m/s (2)25/9J 【解析】 【详解】(1)A 上表面光滑,在外力作用下,A 运动,B 静止, 对A ,由动量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m/s ;(2)A 、B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碰撞过程,A 损失的机械能:,代入数据解得:;8.质量为2kg 的球,从4.05m 高处自由下落到水平钢板上又被竖直弹起,弹起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3.2m ,如果球从开始下落到弹起并达到最大高度所用时间为1.75s ,不考虑空气阻力(g 取10m/s 2),求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700N 【解析】 【详解】物体从下落到落地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1t ,从弹起到达到最高点经历的时间为2t ,则有:21112h gt =,22212h gt = 可得:1122 4.05s 0.9s 10h t g ⨯===, 2222 3.2s 0.8s 10h t g ⨯=== 球与钢板作用的时间:12 1.750.90.8s 0.05s t t t t ∆=--=--=总 由动量定理对全过程可列方程:00mgt F t -∆=-总 可得钢板对小球的作用力210 1.75N 700N 0.05mgt F t ⨯⨯===∆总,方向竖直向上.9.如图甲所示,蹦床是常见的儿童游乐项目之一,儿童从一定高度落到蹦床上,将蹦床压下后,又被弹回到空中,如此反复,达到锻炼和玩耍的目的.如图乙所示,蹦床可以简化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弹力的大小为kx (x 为床面下沉的距离,也叫形变量;k 为常量),蹦床的初始形变量可视为0,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1)在一次玩耍中,某质量为m 的小孩,从距离蹦床床面高H 处由静止下落,将蹦床下压到最低点后,再被弹回至空中.a .请在图丙中画出小孩接触蹦床后,所受蹦床的弹力F 随形变量x 变化的图线;b .求出小孩刚接触蹦床时的速度大小v ;c .若已知该小孩与蹦床接触的时间为t ,求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该小孩的冲量大小I . (2)借助F -x 图,可确定弹力做功的规律.在某次玩耍中,质量不同的两个小孩(均可视为质点),分别在两张相同的蹦床上弹跳,请判断:这两个小孩,在蹦床上以相同形变量由静止开始,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否相同?并论证你的观点.【答案】(1)a. b. 2v gH = c. I 22mgt m gH =+(2)上升高度与质量m 有关,质量大的上升高度小 【解析】 【分析】(1)a 、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劲度系数,抓住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作出弹力F 随x 变化的示意图.b 、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小孩刚接触蹦床时的速度大小;c 、根据动量定理求出蹦床对该小孩的冲量大小.(2)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弹力做功,得出弹力做功的表达式,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弹力做功,从而求出x 1的值. 【详解】(1)a.根据胡克定律得:F kx =,所以F 随x 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b.小孩子有高度H 下落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12mgH mv = 得到速度大小:2v gH =c.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接触蹦床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mgt I mv mv +=-- 其中2v gH =可得蹦床对小孩的冲量大小为:22I mgt m gH =+(2)设蹦床的压缩量为x ,小孩离开蹦床后上升了H .从最低点处到最高点,重力做功()mg x H -+,根据F-x 图象的面积可求出弹力做功:22kx W =-弹从最低点处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202kx mg H x -++=可得:22kx H x mg=-,可以判断上升高度与质量m 有关,质量大的上升高度小.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结合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等知识进行求解.10.质量m=6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40N 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已经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若F 作用8S 后撤去F 后物体还能向前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停止?(g=10m/s 2) 【答案】9.78s 【解析】 【分析】 【详解】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有:()()120F mg t mg t μμ-+-=解得:()21400.361089.780.3610F mg t t s s mgμμ--⨯⨯==⨯=⨯⨯.11.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求: (1)整个过程中重力的冲量;(2)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对自由落体运动,有: h=解得:,则整个过程中重力的冲量I=mg (t+t 1)=mg (t+)(2)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对运动的全程,根据动量定理,有: mg (t 1+t )﹣Ft=0 解得: F=12.某汽车制造商研制开发了发动机额定功率P=30 kW 的一款经济实用型汽车,在某次性能测试中,汽车连同驾乘人员的总质量m=2000kg ,在平直路面上以额定功率由静止启动,行驶过程中受到大小f=600 N 的恒定阻力. (1)求汽车的最大速度v ;(2)若达到最大速度v 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立即改为P′=18 kW ,经过一段时间后汽车开始以不变的速度行驶,求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合力的冲量I.【答案】(1)50/m s (2)44.010/kg m s -⨯⋅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解析】【详解】(1)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有:F=f=600N 根据P=Fv 代入数据解得:v=50m/s(2)设功率改为P′=18kW时,则有:PvF'='=30m/s根据动量定理得:I=mv′−mv代入数据得:I=−4.0×104kg·m/s,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点睛】(1)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根据P=Fv求解速度;(2)根据P=Fv求出功率改为P′=18kW的速度,然后根据动量定理求出合外力的冲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