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的名人故事
一些与水有关的名人故事:
- 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正值黄河决口,他临危不惧,组织民众筑堤抢险,本人也亲荷畚锸,布衣草屦,“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终于使徐州城转危为安。
-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为官清廉,治水功高,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把淠河水和诸山水都引入人工湖中,水多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少时可以关闸蓄水。
不仅对防治这一带水灾起了积极作用,还灌溉了一百多万亩的农田,对于推动楚国的经济发展,乃对楚庄王当上中原霸主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挖了十二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郑国渠建成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 李冰父子:战国时期秦国人,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史禄:秦朝人,凿灵渠运粮,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起来,在水利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王景:东汉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受命主持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
溢也为数不多,功效卓著。
- 范仲淹:北宋人,“厚农桑”,强调兴修水利,提出“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治水方针,并制定了一套奖励百姓、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