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的形成和特性(一)
一般玻璃杯分为吹制和压制,吹制可分为人工吹制和机器吹制,压制也分为人工压制和机器压制。
在制作工艺上是两种不同的制作过程,吹制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气压的压力,使玻璃液在模具中形成;而压制就是利用冲头的冲压迫使玻璃液在模具中成型。
现在先来介绍一下压杯的形成和特性。
相对吹杯来说,压杯的机器比较简单。
安装模具的机器底盘是不停转动着的,而冲头是上下行程,每一工位的模具交换与冲头的上下行程是同步的,玻璃液经过供料管进入压杯模具,然后冲头急速下压,在冲头的上部配有盖板,使玻璃液成型,而盖板的作用,使成型的玻璃毛坯的口部相对平整。
成型以后模底上升,使玻璃杯毛坯从模具中凸出来,以便操作人员从模具中拿出(这时玻璃杯温度较高,整个杯子还是红色的),玻璃毛坯拿出之后,口部相对来说较为平整,处理不好也可能有毛刺,这就需要烘口,放在烘口机上用火烧玻璃杯口部(杯放在烘口机上是转动着的),使玻璃毛刺二次熔化,从而使玻璃杯口部变的很平整。
然后,玻璃毛坯进入玻璃退火炉退火,消除玻璃内部应力(不经过退火的玻璃杯很容易爆掉),最后,从退火炉中出来的玻璃杯就是咱们平常用的玻璃成品杯了。
压杯一般壁厚2-3mm,相对于吹杯的杯壁要厚一些,底厚8mm 左右。
如果客户要求底再厚的话,那在价格上肯定要比平常的底厚要贵了,但一般底也不能太厚,能做到14mm就已经是很厚了。
一般压
杯都是那种斜身杯,上下大小最低也要相差5mm,否则很难成型。
也有很少部分一部分有造型的压杯,一般都是那种上下大小相差很大的杯。
压杯一般的毛病:(一)口部不平整;(二)口部及杯身不圆;(三)底部不平整,站不稳;(四)脏料;(五)杯的表面有油灰印,呈蒙胧状或鱼鳞状;(六)水波纹,这也成不是毛病的毛病了,一般的厂家都有,国内能做到没有的厂家很少很少;(七)料色差。
一般压杯可以在杯的里面搞些花样,如在杯里搞成平纹,雨点状,水波纹,飘带或把杯底加厚一点等,这些都不需要换模具,只是改一下冲头就可以了;在杯身的下部也可以
设计成棱角及剑纹状等,但这些都需要重新开模具的;在杯的底部,可以搞成珠底,菊花状或一般的平底都可以,这些也不需要重新开模具,只是换一下模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