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文言文的句式与白话文的句式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即使是相同的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惯句式)。
除了疑问句和否定句之外,其他的句式都被称为特殊句式,因为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
一、判断句(10种类型)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判断句的类型包括:1.“……者,……也”类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也”类型,如“此帝王之资也。
”3.“……者,……”类型,如“XXX者,扬之泰州人。
”4.“……,……”类型,如“XXX天下枭雄。
”5.“……者也”类型,如“XXX之参乘樊哙者也。
”6.“乃”类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为”类型,如“XXX、XXX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8.“则”类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即”类型,如“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10.“是”类型,如“巨是凡人。
”练: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而欲投XXX,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4.XXX为XXXXXX夫人。
5.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我为XXX,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7.蔺相如者,XXX也。
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9.“离骚”者,犹离忧也。
10.XXX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1.四人者:XXX,XXX回深父,XXX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3.吾闻二世XXX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XXX。
14.我,XXX也。
1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16.XXX,XXX也。
17.此世所以不传也。
18.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秦国是一个充满虎狼之气的国家,不可信任。
建议不要前往。
(《屈原列传》)二、被动句1)曲罢后,善才们都向我致敬,但我妆扮得太美,引起了秋娘的嫉妒。
(《琵琶行》)2)在舞榭歌台上,风流的人们总是被雨水和风吹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我忠诚而又信任,却被人怀疑和谩骂,难免会有怨言。
(《屈原列传》)4)当世界混乱不堪,只有我独自清醒,众人都沉醉其中,因此我被放逐。
(《屈原列传》)5)如果我向秦国交出城池,他们可能会欺骗我,如果不交出,就会招来秦国的军队。
(《廉颇蔺相如列传》)6)我的士兵疲惫不堪,被敌军的马踩在身下,这是全国人民的XXX。
(《屈原列传》)7)在我去世后,我的印章被我身边的人保管,一直保存至今。
(《活板》)8)我想投靠XXX,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在远方,很快就会被敌人攻陷,不值得信任。
(《赤壁之战》)9)我真的很担心在国王那里被欺骗,以至于辜负了赵国的信任,所以我派人将璧送回了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10)因为XXX忠诚的重要性,所以被XXX迷惑,被XXX欺骗。
(《屈原列传》)11)虽然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但国王却更喜欢XXX,所以XXX想和他结盟。
(《廉颇蔺相如列传》)12)荆州的人投降XXX,只是因为被逼无奈,而不是真心拥护他。
(《赤壁之战》)13)日月不断地缩小,最终导致了亡国。
(《六国论》)三、疑问句XXX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来换取我的璧,我是否应该同意?(《廉颇蔺相如列传》)四、否定句秦国不可信任。
(《屈原列传》)五、词序(倒装句)1.善才们曲罢后向我致敬。
(动宾倒装句)汉语的语法规律是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但有时候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中,动宾倒装句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例如“莫我肯顾”、“古之人不余欺也”。
第二种情况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包括动宾结构、介宾结构,如“豫州今欲何至?”、“沛**在?”、“国胡以相恤?”、“子何侍而往?”、“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一言以蔽之。
”、“XXX、XXX向坐,亚父南向坐。
”、“余是以记之,盖叹XXX,而笑XXX之陋也。
”。
第三种情况是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例如“何功之有哉?”、“唯马首是瞻”。
第四种情况是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例如“英雄无觅XXX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
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
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第二种情况是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如“赋税之繁重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第三种情况是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第四种情况是中心词+数量词,例如“尝贻余核舟一。
”、“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最后是XXX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例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其人在东莱,时为东莱令。
”。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介词短语应该在动词前面,但放在了动词后面。
例如,《促织》中的“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
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XXX暴以好乐”。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宾语前置的句式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XXX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自比于管佟⒗忠悖比四硪病#ā堵≈卸浴罚?”、“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大王来何操?”、“沛**在?”、“客何为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豫州今欲何至?”、“宋何罪之有?”、“何功之有哉?”、“何陋之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问:‘何以战?’”、“余是以记之,盖叹XXX,而笑XXX之陋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XXX以自佐。
”定语后置的句式常见于古代诗歌和文言文中,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XXX水军精甲万人,XXX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XXX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介词短语倒装句的特点是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及滑,XXX高将市于周,遇之。
”主谓倒装的句式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省略句中主语被省略了,例如“儿俱,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
”2)备曰:“我和苍梧太守XXX有旧情,打算去投奔他。
”3)这个亭子是谁建造的?是山里的僧人智仙。
他的名字是谁起的?是太守自己。
4)在XXX住了五天后,他感到身体不适,派人去找XXX,但XXX已经逃到秦国了。
XXX最终死去。
5)他看到渔夫,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
渔夫告诉他后,他就请他回家,设宴杀鸡作为食物。
6)永州野外有一种奇怪的蛇,黑色而有白色斑点,触碰到草木,草木就会死亡;如果咬到人,就没有人能够防御。
1)石头穿过空气,波涛拍打着岸边,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之间有多少豪杰。
2)轻拢慢捻、抹和挑弹琵琶,最初是演奏《霓裳》,后来演奏了《六幺》。
3)对于小小的案子,虽然不能完全依靠推理,但一定要考虑情况。
4)一个屠夫晚上回家,肉已经卖光了,只剩下骨头。
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追了很远。
1)连船舰排成一排,可以点燃然后离开。
(在《赤壁之战》中)2)于是XXX见XXX,问他:“XXX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我的玉璧,我应该答应吗?”3)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们。
(在《鸿门宴》中)4)因为XXX多次进谏,所以被派去领军。
(在《陈涉世家》中)5)现在杀了相如,最终也得不到XXX,还会断绝XXX 两国的友好关系。
不如厚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6)相如看出XXX并没有真心想要归还赵国的城池,于是说:“这块玉璧有瑕疵,请您指出来。
”7)于是明白之前的那只狼是假装睡觉,是为了引诱敌人。
(在《狼》中)8)这个人一一把自己听到的事情说出来,大家都感到惊叹和惋惜。
(在《桃花源记》中)9)第二天,客人从外面来,和他坐下来聊天,问他:“我和XXX谁更英俊?”客人回答说:“XXX不如你英俊。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10)攻打XXX时,XXX都不在,只有一个守丞在谯门中和敌人战斗。
最终守丞死了,敌人进入了XXX。
(在《陈涉世家》中)11)现在我带着一把匕首潜入秦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留下来等我的客人一起行动。
(在《荆轲刺秦王》中)12)权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家都震惊得失色了。
(在《赤壁之战》中)1)如果不用,就用纸条代替,每一首诗都写在一张纸条上,放在木格里面存放。
2)我曾经和XXX在边境见面,他私下握住了我的手说,“我想和你结为朋友。
”因此我想去燕国。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3)国内大乱,将军在江东起兵,XXX在汉南聚集人马,和XXX一起争夺天下。
(在《赤壁之战》中)4)在晋太元年间,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在《桃花源记》中)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说:“你真是太不明智了。
你用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毁掉,还指望移动土石?”2)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
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没有繁琐的文案。
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XXX。
XXX说:“何必在意这些简陋的环境呢?”3)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疑问:“你用你的力气,连魁父的丘陵都无法损毁,还想移动太行山和王屋山?还想移动土石?”4)既然北方通往巫峡,南方通往潇湘,迁徙的游客和文人多聚集于此,欣赏风景,难道不会有不同的感受吗?5)主帅已经劳累到筋疲力尽,如果不给他准备好必需品,难道不是不可行的吗?6)XXX说:“秦国不为我的丧失感到悲痛,反而进攻同姓的我,秦国是没有礼仪的,我们该怎么做呢?”7)官员呼喊声有多么愤怒,妇女哭泣声有多么痛苦!练:八.固定格式1)河曲智叟笑了,停止了他的话:“你真是太不明智了。
你用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毁掉,还指望移动土石?”2)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
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没有繁琐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