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综合化学实验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1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测量固体在溶液中吸附作用的方法和技能。

2.推算活性碳的吸附量及比表面积。

二实验原理
吸附能力的大小常用吸附量Г表示(有时也用q)。

吸附量Г指每克吸附剂
吸附溶质的物质的量。

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从吸附量和平衡浓度的关系
曲线得出经验方程:
1
j
n
kc
m
Γ= = g (1)
式中,n 表示吸附溶质的物质的量(mol);m 表示吸附剂的质量(g);c 表示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mol/L);k,j 表示经验常数,由温度、溶剂、吸附质与吸
附剂的性质决定。

将式(1)取对数得:
1
lg lg c lg k
j
Γ= + (2)
以lgΓ对lgc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得j 和k。

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活性炭对有机酸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方程:
KC Γ
1KC ∞Γ=
+
(3)
式中,Г表示吸附量,通常指单位质量吸附剂上吸附溶质的摩尔数;Г∞表示饱和吸附量;C表示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K为常数。

将(3)式整理可得如下形式:
C1 1
C
ΓK Γ∞∞
=+
Γ
(4)
作C/Г-C图,得一直线,由此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Г∞和常数K。

如果用醋酸作吸附质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时,按照Langmuir 单分子层吸附
模型,假定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是直立的,利用活性炭在醋酸溶液中吸附
作用可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S0)。

可按下式计算:
S0=Г∞×6.023×1023
×2.43×10-19
(4)
式中,S0 为比表面(m2
·kg-1
);Г∞为饱和吸附量(mol·kg-1
);6.023×1023
为阿佛加德
罗常数;2.43×10-19
为每个醋酸分子所占据的面积(m2
)。

式(3)中的吸附量Г可按下式计算
()
V
m
C C Γ

= 0 (5)
式中,C0 为起始浓度;C 为平衡浓度;V 为溶液的总体积(dm3
);m 为加入溶液
中吸附剂质量(g)。

三仪器药品
带塞锥形瓶(250mL,5 只);锥形瓶(150mL,1只);碱式滴定管1支;移液综合化学实验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2
管若干只;THZ-82A 恒温振荡器1台。

活性炭;HAC(0.4mol·dm-3
);NaOH (0.200mol·dm-3
);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 取5个洗净干燥的带塞锥形瓶,分别放入约1g(准确到0.001g)的活性炭,
并将5个锥形瓶标明号数,用滴定管分别按下列数量加入蒸馏水与醋酸溶液。

瓶号1 2 3 4 5
V醋酸溶液/mL 50.00 30.00 1500 10.00 5.00
V蒸馏水/mL 50.00 70.00 85.00 90.00 95.00
取样量/mL 10.00 20.00 20.00 40.00 40.00
2. 将各瓶溶液配好以后,用磨口瓶塞塞好,摇动锥形瓶,使活性炭均匀悬
浮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将瓶放在振荡器中,振荡器温度设定在30°C, 盖好固定板,
振荡30min。

3. 振荡结束后,因使用的是颗粒活性炭,可直接从锥形瓶中取上清液分析。

因为吸附后HAC浓度不同,所取体积也不同。

从1号瓶中取10.00mL,从2,3
号瓶中各取20.00mL 的醋酸溶液,4,5 号瓶中各取40.00mL 的醋酸溶液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每瓶滴二份,求出吸附平衡后醋酸的浓度。

因为稀溶液较易达到平衡,而浓溶液不易达到平衡,因此滴定分析平衡浓度时,应从稀到浓依次分析。

5. 用移液管取10.00mL原始HAC溶液并标定其准确浓度。

五注意事项
1.溶液的浓度配制要准确,活性炭颗粒要均匀并干燥
2. 醋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离解常数Ka = 1.76×,可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化学计量点时反应产物是NaAc,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其溶液pH在8.7左右,酚酞的颜色变化范围是8-10,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正处于其内,因此采用酚酞做指示剂,而不用甲基橙和甲基红。

直到加入半滴NaOH 标准溶液使试液呈现微
红色,并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3.变红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又变为无色。

4. 以标定的NaOH 标准溶液在保存时若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以它测定醋酸的浓度,用酚酞做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会偏高。

为使测定结果准确,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将NaOH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六数据处理
1. 计算各瓶中醋酸的起始浓度C0,平衡浓度C及吸附量Г(mol·g-1
)。

2. 吸附等温线的绘制:以吸附量Г对平衡浓度C作出曲线。

1
j
n
kc
m
Γ= = g
3.LgГ对lgc作直线,由斜率和截距求出j 和k。

1
lg lg c lg k
j
Γ= +
综合化学实验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3
4.c/Г对c作直线:KC
KC Γ Γ
+
= ∞
1
,C
ΓK Γ Γ
C
∞∞
+ =
1 1
,求得Г∞和常数K
5. 由Г∞计算活性炭的比表面。

S0(m2
/g)=Г∞×6.023×1023
×24.3×10-20
七讨论
1. 测定固体比表面时所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要选择适当,即初始溶液的浓度
以及吸附平衡后的浓度都选择在合适的范围内。

既要防止初始浓度过高导致出现
多分子层吸附,又要避免平衡后的浓度过低使吸附达不到饱和。

2. 按朗格谬尔吸附等温线的要求,溶液吸附必须在等温条件下进行,使盛有样
品的磨口锥形瓶置于恒温器中振荡,使之达到平衡。

本实验是在空气浴中将盛有
样品的磨口锥形瓶置于振荡器上振荡。

实验过程中温度会有变化,这样会影响测
定结果。

3.由实验结果可知,活性炭在醋酸溶液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可用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表征其吸附特性。

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不
需要特殊仪器,但测定过程中要防止溶剂挥发,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此外,由于
忽略界面上被溶剂占据部分,因此由这一方法所测得的比表面积一般偏小。

但由
于方法简便,可以作为了解固体吸附剂特性的一种简便方法。

八思考题(供参考)
1.吸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与从溶液中吸附溶质有何不
同?
答:吸附作用与温度、压力、溶剂、吸附质和吸附剂性质有关。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除了吸附溶质还有溶剂,液固吸附到达平衡时间更长;
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受温度、压力及吸附剂和吸附质性质影响:气体吸附是放热
过程,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压力增大,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一般吸附质分子
结构越复杂,被吸附能力越高。

2.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与朗缪尔吸附等温式有何区别?
答:朗缪尔吸附等温式是一个理想的吸附公式,它代表了在均匀表面上,吸附分
子彼此没有作用,而且吸附是单分子层情况下吸附达平衡时的规律性,有饱和吸
附量值;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属于真实吸附,是经验公式,但也有理论说明,θ范围比Langmuir等温式要大一些,没有饱和吸附量值。

3.如何加快吸附平衡的到达?如何判断是否达到吸附平衡?
答:提高振荡速度;滴定两次不同时间的醋酸浓度时,两次消耗NaOH 体积相
同,即可判断吸附已达到平衡。

九学生易出现的问题
1.配制醋酸溶液不准确,操作过程中不能及时防止醋酸的挥发。

2.测定醋酸溶液不准确,不能准确控制酸碱滴定终点为粉红色。

3.操作中应先配置好醋酸溶液,最后加入活性炭,防止活性炭吸附水而产生
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