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工时工资计算方法目前,加班工资在劳动者的工资构成中的比重日益加大,企业依法选择实施不同的工时制度以降低加班工资的支出,是其必然的合法选择。
一、加班种类及工资待遇加班分为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
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的命令和要求从事劳动的,才视为加点。
劳动者在休息日或者法定节假日,根据用人单位的命令或要求从事劳动的,视为加班。
二、加班工资的正确计算方法1、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00%×加班天数2、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月工资÷〔月计薪天数×8小时〕×150%×延长工作小时时间3、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月计薪天数×300%×加班天数4、计件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件单价×300%×件数〔满足条件B〕5、计件工资在休息日加班工资=计件单价×200%×件数〔满足条件B〕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依据2022年1月3日《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休息日〔星期六和星期天〕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月计薪天数21.75天。
三、工时制度种类及内容1、标准工时工作制:是由立法确立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个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根本工时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个小时的标准工时制。
所以在标准工时制下,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
有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最长不超过3小时〕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最长不超过36小时〕的限制。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用人单位以标准工作时间为根底,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可分别以周、月、季、年为周期计算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但是职工的平均周工作时间、平均月工作时间、平均季工作时间、平均年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超过标准工作时间局部,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的150%向其支付加点加班工资。
3、不定时工时工作制,是指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劳动和的工作时间不能受固定工时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应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方法,以及《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方法》的规定,企业实施标准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工时制度,都要经过政府批准之后才会生效。
4、计件工资制,只有在劳动者完成定额工作任务且实际工作时间到达标准日工作时间之后。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内超额完成计件定额,其超额局部仍按超额计件的方法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不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标准支付其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四、加班工资在不同工时制度下的计算五、延长工作时间但不视为加班的情形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内,由于劳动者本人原因未完成额定的工作任务而自行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
〔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工时的计算方法: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常生产而消耗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工资计算依据及方法一、法律定义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计薪天数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适应加班工资的核算及补偿加班工资=月薪÷21.75×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法定休假日休息,否那么另算加班费。
4、计薪日计薪日是指出勤天数及法定假日,平时休息、周末休息不计工资,不属于计薪日二、计算方法1、标准工时制的工资计算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或=月薪÷〔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实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例:某员工月工资2100元,6月份出勤19天,法定假1天休息,那么工资为:月薪=2100/〔20+1〕某〔19+1〕=20002、加班条件下的工资计算A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8天,月休2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2小时制,根本工资1250元,那么当月工资为:月薪=1250+1250/21.75某10某1.5+1250/21.75某12某2=3491.4元B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0小时制,根本工资1250元,那么当月工资为:月薪=1250+1250/21.75某5某1.5+1250/21.75某7.5某2=2543.1元C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8小时制,根本工资1250元,那么当月工资为:月薪=1250+1250/21.75某0某1.5+1250/21.75某6某2=1939.7元工时计算方法为了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工艺过程的工时计算工时计算时,除特殊注明外,单位被统一表示。
工时:小时;长度:毫米;切割速度:毫米/小时;面积:平方米;进给量:毫米/转;转速:转/分钟。
辅助时间计在工时定额中。
它主要包含熟悉图纸和工艺等技术文件、调整设备、装夹、准备工夹量刃具、吊装、磨刃具、自检、焊接件翻转、标识移植时间等。
工时定额不考虑生理、清扫卫生、领件、领料、入库、转序、交检、包装、喷漆件等待枯燥时间,这些统一由工厂考虑。
返修时间单独计算,不计入正常工时定额中。
各主要工序的计算方法如下:●下料:1、板材火焰切割下料:工时=根本时间+辅助时间=(切割长度/切割速度)*(1+k)半自动切割K=2.85数控切割K=4.5等离子切割K=4.52、板材剪切下料:所需用人数已被考虑。
工时=切割刀数*K≤δ8K=0.17小时/每刀〔钢材〕;K=0.10小时/每刀〔PVC〕>δ8~δ14K=0.19小时/每刀>δ14~δ20K=0.20小时/每刀3、型材锯割下料:工时按实际考核数据。
参见附件一:型材下料工时●成型:工时=根本时间+辅助时间●焊接:1、焊前准备:包括划线、焊前焊缝处外表清理、焊前预热、二级库焊材烘干。
易打磨大件:焊前焊缝单外表清理时间:0.08小时/米不易打磨件或小件:焊前焊缝单外表清理时间:0.15小时/米2、组点:3、焊接成型:工时=根本时间+辅助时间。
焊接〔气刨〕根本时间=焊缝长度某道数/焊接〔气刨〕速度4、焊后整理:包括校正、清理焊渣时间。
●试装〔车〕:包括组装、试车、试压、拆卸。
●外表清理:指防腐处理前的外表清理。
工时=清理面积某0.34小时/平方米●防腐:工时=清理面积某0.07小时/平方米*喷漆遍数●机加工:工时=根本时间+辅助时间1、计算法:适用于无可比性的新零件。
根本时间=切削长度/〔转速或往复次数*进给量*60〕2、类比法:适用于有可比性的零件。
●热处理:工时=根本时间+辅助时间1、根本时间T1:是指零件在设备中加热、均温、保温、降温的时间,是零件装炉后从闭炉门起到开炉门止的一段时间。
因此段时间工艺自动运行,所需人工工时需要在具体时间根底上乘一定系数k。
由于本公司热处理产品根本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生产过程中以炉次为单位,所以在退火、正火、渗碳淬火、回火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以平均装炉量为基准,然后每个产品的工时值为T(单)=T〔炉〕×m/MT〔炉〕=〔T1×k+T2〕某定员T(单):单件产品工时值〔h〕T〔炉〕:处理一炉产品的工时值〔h〕m:单件产品重量〔kg〕M:平均装炉量〔kg〕k:根本工艺时间系数平均装炉量〔M〕的计算方法:统计至少20炉同类产品的实际装炉量,然后计算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平均装炉量〔M〕。
根本工艺时间系数〔k〕:工艺运行过程中,员工定时操作、记录以及维护的时间按照总工艺时间乘一定系数计算,各工艺系数规定如下:退火、正火、回火、淬火:k=0.2渗碳:k=0.4中频淬火:k=12、辅助时间T2:是指熟悉工艺、调整仪器、零件装炉与出炉所必需时间、零件绑扎和拆卸、工装夹具安装和绑拆清理、自检等消耗的时间。
●铸造1、脱皮箱类〔潮模小件〕工时包括:准备时间、造型下芯扣箱时间、制芯时间、清砂时间。
1.1、准备时间:是熟悉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准备工作场地所需的工艺装备所用时间,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决定。
简单件:0.08小时;中等件:0.17小时;复杂件:0.25小时。
1.2、造型下芯扣箱时间:T=K〔〔0.0062H+0.0175〕F2+4.4H-2〕/60H:沙箱高度,单位分米F:沙箱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K:复杂系数,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5、1.9、2.5。
1.3、制芯时间:1.3.1、圆柱砂芯类,依照经验公式T=〔〔D+1.84〕H+0.9D〕/60计算。
D:砂芯直径,单位分米H:砂芯高度,单位分米1.3.2、体积小于300立方分米的砂芯,依照经验公式T=K某7.2V0.47/60计算。
V:砂芯体积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7、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