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压技术概述
扭转——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旋转一定角度
的锻造工序。
切断——分割坯料或切除料头的锻造工序。
方形截面切断
圆形截面切断
自由锻造基本特点:
①金属流动不受工具的限制;
②锻件形状尺寸精确度低,加工余量大;
③操作技术要求高,适于形状简单锻件的加工成型。
锻造成型工艺:模型锻造
利用高强度金属锻模模具使坯料在其内受压变形,获得锻件 的锻造方法称为模锻。 按变形特点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模型锻造 按所用设备分:锤上模锻、曲柄压力机模锻
④ 模锻生产可比自由锻生产节省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工
作量,批量足够下降低零件成本。
锻造成型工艺:胎膜锻
胎模锻——是自由锻与模锻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即在自
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的模具生产锻件。
1.胎模结构
锤子
锤头胎模结构
2.胎模锻的特点及应用
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需要专用锻造设备 胎模锻件质量没有模锻件高 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胎模寿命短 生产率较低
简称为自由锻,它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锻 压设备的上、下两个抵铁之间直接产生塑性变形, 金属沿垂直于作用力的方向上自由变形,获得具有 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锻件的加工方法。
自由锻造分为手工自由锻、锤上自由锻和液压机 自 由锻。
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
镦粗、拔长、冲孔、扭转、弯曲等。
圆形坯料拔长时的过渡截面形状
逐次送进和反复转动坯料进行压缩变形的,效率低
冲孔——是用冲子在坯料上冲出通孔或不通孔的锻造
工序。 1)单面冲孔:厚度小的坯料
2)双面冲孔
预冲凹坑
冲至3/4深度
翻转坯料
冲透坯料
弯曲——使坯料弯曲成一定角度或形状的锻造工序。
a)
b) a),b)角度弯曲 c)成形弯曲
c)
、平锻机模锻等。
按生产的锻件精度分:普通模锻和精密模锻 锻模: 金属在热
态 或 冷态 下进 行 体 积 成形 时所 用 的模具总称
按模膛功用不同,锻模分为: 制坯模膛、预锻模膛、终锻模 膛此外还有切边、整形等模膛。
基本特点:
① 生产率较高;金属变形在模膛内进行,金属流动受工具的
限制,较快获得所需形状; ② 模锻件尺寸精确度高,加工余量小; ③ 可以锻造出形状较复杂的锻件,锻件质量小于150kg,适合 小型锻件的大批量生产;
镦粗——是对原坯料沿轴向锻打,使其高度降低、 横截面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 。分为整体镦粗和局部锻 粗。
整体镦粗
局部锻粗
拔长——是使坯料长度增加、横截面面积减小的锻造工序。
拔长时,每次送进量L应为砧宽B的0.3~0.7倍。若L太大, 拔长效率反而下降;若L太小,又易产生夹层。
拔长的送进量 a)送进量合适 b)送进量太大,拔长效率低 c)送进量太小,易产生夹层
锻造成型工艺过程
生产工艺流程
模锻一般工艺流程
备料→加热→制坯(粗锻) →(加热→)
模锻→切边→ 冷却→热处理→表面清理→
矫正→防锈处理→检查 →入库
锻造成型工艺分类
锻造根据所使用工具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
自由锻、模锻和胎模锻三类。
按锻造成形温度的不同,可分为
热锻、等温锻造、常温锻造、温锻四类。
按锻造工具与工件相对运动方式分 普通锻造 辊锻
摆碾
径向锻造:坯料径向进给并旋转,利用锻件周围多锤头对锻件 进行高频率同步锻击。
锻造成型工艺:自由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