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的分类
教材理解: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种类民族音乐(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基础。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体裁形式大体可归纳为小调、山歌和号子。
以“民歌”欣赏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民族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
本课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同时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学习和探讨民歌的分类,学生从中感受民歌的不同分类和风格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在活动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预设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初步了解民歌,以及民歌中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分类及不同风格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创设劳动和对山歌的情境,学生在欣赏中培养了问题意识、参与表现意识,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喜爱和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民歌——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
教学重难点: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在民族器乐曲《映山红》中安静有序地进入教室)
一、导入
1、欣赏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走进音乐殿堂,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春晚《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讨论
师: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前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歌曲的名字叫……《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演唱者分别是我国著名的青年歌唱家戴玉强、老一
代的歌唱家吴雁泽,和……(学生回答:阿宝)。
有谁知道他们的演唱分别
属于什么唱法?(学生自由回答)
3、演唱
师:说得真好。
这三位歌唱家用不同的唱法重新演绎了这首蒙古族的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听着美丽的旋律我也很想高歌一曲。
好!我们
一起来模唱一下这首歌曲的主旋律
3 12 | 3 . 6 | 3 21 |……用LU来哼唱。
师:这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
在我们的课本里,有没有学过民歌?打开课本看看?
唱一唱: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唱一首学过的民歌。
二、初步感受、了解民歌
1、讨论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民歌。
说起民歌,你知道什么叫民歌吗?(有谁知道,不妨和大家说说?也可以先讨论一下。
)
(学生自由说了解的关于民歌的知识)
师:说得真好。
颜老师也找了点关于民歌的资料。
民歌是人民群众的歌曲,民间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为了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而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而成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分类
师:民歌有很多种,你能说说民歌分成哪几类吗?
可以分成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
具体什么样的民歌属于号子,什么样的民歌是山歌,什么样的民歌又是小调
呢?你知道吗?你能区分吗?
3、讨论
师:这样吧,请大家讨论一下。
4、汇报
生:(汇报交流)……
三、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分类
1、欣赏
师:听了大家对什么叫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的说法,我好像糊涂了。
这样吧我们一起来看看、来听听这几个音乐片段,来分析一下它们到底是属于哪一类民歌。
是属于民歌里的山歌、小调、还是劳动号子?
(出示视频《神农溪纤夫号子》)
(1)看
生:劳动号子……
(2)说
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视频在演唱和表演中有什么特点?
生: ……
师:(点出“一领众和”的形式,歌词字数少,吆喝声较多,和劳动节奏配合密切)……(3)唱
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劳动号子的魅力。
我这里也找了一首比较简单的劳动号子
(教师范唱一遍,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印象)我想和大家合作一起来唱一唱。
能不能让颜老师来“一领”,请同学们来“众和”?
师生合作演唱《军民大生产》
师:有哪位同学也想来尝试一下“一领”,来领唱?
一学生领唱,其他学生合唱。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段视频:
(出示视频山歌《什么水面打跟斗》)
(1)看
生:山歌……
(2)说
师:这个视频在演唱和表演中有什么特点?
生:……
师:(点出“山歌多以对歌的形式出现”;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直接,集中地抒发情感)……
(3)我的创作
师:让学生用《刘三姐》中《什么水面打跟斗》的曲调,自己编上词并演唱。
生:学生分组讨论作词
师:根据学生作词,进行演唱。
(出示视频小调《沂蒙山小调》)
(1)看
师:分析完了劳动号子和山歌,剩下的就是小调了,我们先来欣赏这首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2)说
师:你能说说小调有什么特点吗?
生:……
师:节奏规整,表现上曲折、细致;抒情寓于叙事之中
四、巩固对民歌的认识
1、总结
总结民歌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2、欣赏并区分民歌的类型
师:刚才我们以听觉和视觉的感受,了解了民歌的分类和特点,下面颜老师考考你们,欣赏几首民歌,你能区分它们吗?
山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小调——《茉莉花》
号子——《众人划桨开大船》
五、尾声
师:今天我们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初步接触了我们中国的民歌,并了解了它的分类。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4页,让我们来共同演唱这首彝族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
学生用整齐自然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六、课后延伸及作业
师:请大家回去收集一些我国比较有名,流传比较广的民歌,如果同学们赶兴趣的话,你可以在课后回家上网查查听听,把它们分分类。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法手段:
通过对民歌生动的讲解,学生学唱,欣赏观看、讨论,即兴创作、听辨等手段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听辨能力和问题意识的调动,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趣状态,课堂气氛较活跃,从而达到预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