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职业理想塑造完美人格
——陕西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肖华
本人有幸参加了假期的培训,培训期间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
他们深刻、睿智、幽默的语言不时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悟,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这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
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展现人格魅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不是在书斋中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师德的终极目标。
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
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去努力。
学习期间,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赵精兵老师的《现代教学艺术》更
是观点犀利,案例充分、结构奇特,把每个精辟的,令人深思的哲理,蕴含在一个个新颖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之中。
加上他夸张而又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表演艺术教学方式,紧紧牵引着每位学员的思维,使我们在他的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演讲中,全神贯注的听,专心致志的记,真正实现了高效学习。
所以联系了我校实际,我觉得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课堂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学艺术,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打造,打磨和美容。
而且我们的课堂应该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艺术个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时尚的,具有时代感的教师。
一节优秀的课也应该是愉悦的、灵活的自主学习的课,乐学、乐教是第一位的。
我们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课堂有趣味,能吸引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什么呢?来自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就像老师说的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幽默生动,教学设计要精巧别致,语言要抑扬顿挫、有感染力。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无德何以为师”真是至理名言。
二、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我们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要想让自己的课讲
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
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
名师的一个个独特的观点真的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
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三、应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成效。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身为教师如果不懂得计算机,不懂得网络,就是新时期的文盲。
而且网络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教师同授一堂课成为网络时代的特色,它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白浩教授的课让我认识网络平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懂得使用网络资源促进专业水平和提高,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与工作的助手,并在教学充分地运用。
通过这次信息培训,我学会了以前许多不懂的东西,“网络教学”能够跨越地域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得到优秀教师
示范和专家的引领,相信我的课堂会越来越生动,效率会越来越显著,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教育除了传统的资源外,还有更为广阔的教育平台,教育资源,这就是微课、慕课、与颠倒教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通过这十天的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
教学实践,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反思性、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