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_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_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_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_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第3节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沈括评杜甫《古柏行》杜甫的《古柏行》开头有这样几句:孔明庙前有古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采气接巫峡长,月出淡通雪山白。

对“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两句,宋代科学家沈括评论说:四十围乃是径七尺,而高却有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

你觉得沈括的评论对不对?答案沈括的评论不对。

一是认定“围”是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从而推算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而高却有二千尺,于是武断地指责“无乃太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不对。

杜诗中的“围”是表示两臂合抱的圆周长。

“四十围”乃一百二十尺,即直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是合适的。

二是杜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中的“四十”、“二千”并非实指,而是数字的夸张,用来抒发诗人崇拜诸葛亮高风亮节的感情,而沈括着眼于数字的真实性,也是不妥当的。

(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才子赵树理汪曾祺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

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

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

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

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

他能弹三弦,不常弹。

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

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

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

他写稿大概不起草。

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

考虑成熟,一口呵成。

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

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

他是负责发稿的。

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了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

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

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

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

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

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

”他才有点选择。

他爱喝酒。

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

他和老舍感情很好。

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

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

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

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

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

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

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赏析语言特色。

从句子结构来说,两句都多用短句,语言简练。

从用词上看,①处连用形容词“高”“长”“细长”,语言简练而形象;②处连用动词“唱”“念”“拉”“走”等,生动而传神。

答案第①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

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处: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

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评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难度较大。

语言特色的鉴赏角度常见的有:用词、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

其答题步骤为:(1)结合语句分析其用词特点、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2)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听课记录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评析细节描写。

首先要在文中找出两例精彩的细节描写,然后先评后析:“评”就是评价细节显示出的行为特点,“析”就是分析此种行为特点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答案(示例)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现出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

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

”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意趣横生。

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评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难度较大。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或环境的细微之处进行的描写。

精彩的细节描写,能突显人、物或环境的特征,增强感染力。

评析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其步骤有三:①呈现细节描写,②评价细节描写显示出来的人或事物的行为特点,③进一步分析细节描写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3.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首先要分析其层次:“赵树理很有幽默感”是中心句;下面分三层表现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感与老舍的不同,赵树理在作品中描写人物时的幽默感,在抨击时事时的幽默感。

在此基础上,可以概括出本段的主要内容。

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分析此段的内容反映出赵树理的什么性格和形象特点。

答案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评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分别为C级和E级。

难度较大。

概括主要内容这类题型的答题步骤为: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②分析层次的关系,提炼主要内容,舍弃次要内容;③整合层次内容。

切入不准,表达不透(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阅卷中,发现本题失分主要在于考生不知道“语言特色”该从哪些角度去作答,以至于没有目标,只讲套话,乱答一气,由于切入不准,答案自然就不得要领,失分也就是必然的了。

错因分析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语言特色应指哪些方面,这样才能从相应的文段中找到相应的语言特色。

答题时,不能只讲套话,使用几个术语,更为重要的是要联系具体文本,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对文段的语言进行鉴赏。

语言表达特色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取的材料;(2)多角度描写;(3)修辞手法;(4)色彩方面;(5)动静方面;(6)用词准确形象生动;(7)点面结合;(8)细描和白描;(9)句子结构(长句或短句)。

此题要求赏析语言特色。

从句子结构来说,两句都多用短句,语言简练。

从用词上看,①处连用形容词“高”“长”“细长”,语言简练而形象;②处连用动词“唱”“念”“拉”“走”等,生动而传神。

——对点突破,强化矫正(天津卷)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老屋楚岩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

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

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间老屋厮守。

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

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

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

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

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

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

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

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

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

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

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