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通过诗歌朗诵导入新课,可以使历史学科和文学、音乐交叉渗透,同时可以烘托课堂气氛。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做铺垫。
回顾旧课,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美国内战的背景,同时,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展示,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用地理知识促进学习。
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要强调南北战争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学生乙:“他们建立了一个‘南部联盟’,定都里士满,还推选出大种植园主戴维斯当‘总统’,美国发生分裂。”
老师:“这一年4月,南方不宣而战,占领了由北部政府军把守的萨姆特要塞,战争爆发了。(板书并出示《内战形势图》等相关图片。)
2.战争的过程
老师: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学生:“由于南部联盟对内战早有准备,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攻势凌厉。相反的是战争初期林肯还抱有幻想,企图通过对南方让步解决纠纷,对战争准备不充分,结果导致北方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南方军队甚至打到了华盛顿附近。”
学生:“第二幅图是一幅漫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图中右侧背上写有‘南部’二字的人推动着一个大球。球上有个骑着马、手持皮鞭的西部牛仔,还写有‘奴隶制的扩张’几个字。南部的人想把大球(即‘奴隶制’)推到西部土地上,而北部的人则拼命顶住这个大球。”
老师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告诉我们,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就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出南北战争的起因,再结合学生对漫画的讲解和小组辩论理解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教具准备与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本节课主要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式,运用电教媒体,“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授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各部分感官,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达到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学生的文学知识来为历史课堂服务,也有利于突出本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
(2)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板书并出示《内战形势图》等相关图片。
活动3
掌握战争的过程及转折.
<1>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出示幻灯片)
<2>请问:两个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们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活动4
理解对南北战争的评价
教学方法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学生学法
1、课前搜集整理辩论稿。
2、指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南北战争和林肯的影音、图片和文字资料。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认知的内趋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望。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板书)
老师:“好!美国内战的结果是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方获胜而告终。那么,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出示《南北方实力对比图》后请同学讨论,老师归纳。)
学生:“1.北方实力远远超过南方(见幻灯片);
(5)(出示板书)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本质上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矛盾尖锐。
(6)出示《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并请同学讲述该书内容。
活动2
了解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1)出示并介绍《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幻灯片和林肯代表共和党在1860年总统竞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先来做一个课前调查。请问,你们喜欢欧美诗歌吗?”
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认识林肯及内战的起因.
1.引出新知,展示林肯图片。
活动2.了解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活动3.掌握战争的过程及转折.
3.再现美国内战的过程。
活动4.理解对南北战争的评价
4.体会内战对美国发展的历史意义。
活动5.课堂小结与拓展
学生:“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老师:“与此同时,美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多次发生激烈争论,但是无论是谁
都提不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示并介绍《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幻灯片和林肯代表共和党在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请问:这次选举的结果如何?”
老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和流行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至少造就了200万废奴主义者,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
老师:“很好!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也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活动6
布置作业.
学生:“林肯大获全胜,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老师:“林肯当选后,打破了南方种植园主长期控制政府的局面。那么,南方奴隶主的态度如何?”
学生甲:“种植园主当然不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当总统,他们就在林肯就职以前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叛乱,在1861年2月,南部各州就宣布脱离联邦政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朗诵歌颂林肯的诗句,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残暴的统治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板书)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对奴隶制更是深恶痛绝(出示雕塑图片),从19世纪20年代起就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反抗奴隶主的统治。北方民众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他们创办报刊、建立组织展开废奴宣传和反抗斗争,甚至还帮助黑奴逃离种植园,逃向北方,使南北矛盾进一步激化。
1852年,美国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UncleTom’s Cabin》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出版就大受欢迎,很快被搬上戏剧舞台后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出示该书幻灯片并请同学讲述该书内容。)
(出示《拍卖黑奴》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了解黑奴的悲惨生活。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两副图片,并请两名同学上台分别讲解他们表达的含义。”
学生:“第一张是《黑人奴隶的增加和棉花生产的增长》的图表。表中的数字说明:从1820年到1860年黑奴人数不断增加,同时棉花产量也不断增加。正因为美国南方的奴隶主认为使用黑人奴隶生产棉花在经济上有利可图,才在政治上拼命维护当时已经是十分落后的奴隶制度。”
(2)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确评价林肯,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他为废除黑人奴隶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直至献出了生命。朗诵歌颂林肯的诗句,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来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认识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先是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之后介绍了战争过程,最后介绍了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2)教材作用: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这次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学生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
学生丙:“这两项措施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各国工人阶级都支持林肯政府的这一行动,革命导师马克思还亲自写信给林肯,向他表示祝贺。广大黑人欢庆解放,南方更多的黑人奴隶逃离种植园参加了联邦军队。1863年林肯政府还专门组织了黑人作战部队,使北方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北方开始进行反攻。”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能列举促使战争形势发生转折的两个文件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2)分析内战原因、性质、结局,认清矛盾的对立斗争,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5.加强理解,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活动6.布置作业.
6.巩固所学知识,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认识林肯及内战的起因
(1)听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
(放幻灯片并放轻音乐做背景)
(2)出示林肯照片
(3)投影本课标题美国南北战争
(4)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动画示意图》并简单介绍)
(1)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出示《南北方实力对比图》
(2)出示林肯遇刺图
(3)林肯有哪些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呢?
(4)这场战争有何历史意义呢?(板书)
活动5
课堂小结与拓展
学生小组讨论后个别发言,由老师总结。
问题
(1)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和了解,这场战争给我们中国带来什么启示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