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加工污水处理方案

农产品加工污水处理方案

50吨/天食品污水处理方案
1、概述
贵公司污水排放总量约为50吨/天,包括碱洗水、清洗水、冲洗水及杂排水等。

其中碱洗水污染负荷相对较高,不仅有机污染物浓度大,而且碱度较高,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铅、汞等。

综合考虑废水性质及处理要求,本方案拟采用分水分治、合并处理的处理思路,即首先对碱洗废水进行单独收集、处理,以削减其污染物浓度和重金属离子,其他杂排水单独收集,再与经预处理的碱洗废水合并,采用“物化+生化+深度处理”的工艺进行处理,通过以上各类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方案具体内容见以下详述。

2、污水水质、水量情况
2.1 碱洗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具体见下表。

2.2 综合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具体见下表。

3、废水处理要求
贵公司上述污水经处理后,综合水排放出水水质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6)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重金属离子排放浓度应达到相应的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具体见下表。

4、技术方案编制范围
●污水处理场界区内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场占地面积估算;
●污水处理场投资估算;
●本技术方案不包括以下内容:污水处理场界区外的污水引入及排出管
线;暖通和绿化等;
5、技术方案设计依据及原则
5.1 设计依据
●本项目污水排放实际状况及处理要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BG10-8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108-87);
●《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水处理设备选用手册》;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与此项目有关的其他规定、规范。

5.2 设计原则
●依据污水水质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实用性和先
进性兼顾,保证污水达到处理要求。

●方案设计中尽量减少占地,合理布局,节省投资。

●方案力求工艺成熟,运行稳定。

●设计中尽量降低建设费用,达到低投入、高收效的目的。

●设计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的减振、除臭及降噪措施,从而防止
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根据实际情况,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
制,可实时监控运转情况,具备各种故障的自动保护,另配套独立的PLC 控制的手动控制。

6、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6.1 问题分析
贵公司排放的废水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碱洗废水及各类清洗杂排水;碱洗水碱度大、盐含量高,有机物污染浓度亦相对较高,且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是处理的重点;各类清洗杂排水污染程度相对较低,生化性较好,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处理,但浊度较高,应预先除浊;污水总体处理要求较高,因此,处理工艺末端应设置必要的深度处理单元。

如前所述,根据处理目的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处理方案采用分水分治、合并处理的工艺思路。

首先,对于污染程度相对较高的毛肚碱洗水,采用二级沉淀工
艺处理,通过投加适当的净水剂、重金属络合剂,达到削减COD和去除重金属的目的;经预处理后的碱洗废水,与其他清洗废水和杂排水合并,经物化预处理及A/O生物工艺处理后,再经物化加药深度处理和过滤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

6.2 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如前分析,本方案确定了如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药剂药剂药剂
碱洗废水碱洗废水收集池催化微电解反应器一级反应沉淀池二级反应沉淀池清洗废水综合调节池药剂药剂药剂达标排放消毒池深度处理池 MBR池 A/O生物处理池三级反应沉淀池
6.3 污水处理工艺简要描述
首先,碱洗废水经管网收集,自流入废水收集池;之后,经泵提升至催化微电解反应器,同步投加PH调节剂、催化剂;废水在特定条件下,在催化微电解反应器内完成一系列的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反应,再经一级反应沉淀池处理,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大量去除,同时可有效削减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由于氧化还原和絮凝吸附作用,碱洗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将被有效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也将被分解转化,从而B/C值得到有效提高,为后续的进一步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一级沉淀池出水自流入二级反应沉淀池,投加重金属专用去除剂,以进一步削减重金属含量,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清洗废水、其他杂牌水域经预处理后的碱洗废水在综合调节池内均匀混合后,经泵提升至三级反应沉淀池;通过投加絮凝剂,以有效降低来水浊度、悬浮
物含量,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三级沉淀池排水经PH调整后,提升至生物处理单元。

本方案生物处理单元包括A/O及MBR,经过二者的组合处理,可有效削减废水的COD、氨氮及TP。

预计经生物处理后,COD可降至150mg/l以下,达到或接近排放标准要求;氨氮值降至20mg/l以下。

满足达标排放标准要求;总磷值有效削减,接近排放标准要求。

生化处理单元排水提升至深度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以确保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单元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除部分回流至生化单元、补充活性污泥浓度外,其余经收集、浓缩减量、干化处理后,交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

7、结构设计
本工程土建设施(包括水池、操作间等)采用钢砼、砖混结构及钢砼防腐结构,全部由业主自建。

由于地质情况及拟建地点周边情况不明,本方案设计暂按正常考虑。

本工程土建部分包括各类水处理池、污泥处理池、排放水池及操作间等。

水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地埋式或半地埋式结构,依靠其自身强度,来抵抗内部容水的压力和外部的土压力。

在防水性能方面,主要依靠池体防水混凝土的自身防水,结合水池的防水面层来实现。

本工程水池的抗浮安全,主要依靠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自重及池周回填土来实现,保证了可靠的抗浮安全性。

本工程水池底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筏片,由于其与池体外壁及中隔为整浇结构,具有较大的钢度,可以抵御一定的不均匀沉降。

为了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及便于施工,在基槽开挖以后,拟根据需要,在槽底设置石屑垫层。

设备间采用砖混或彩钢结构,建于地上。

8、配电、自控仪表
8.1 配电设计
1、污水处理站动力电源为380/220V,50HZ,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配电,电源、入户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Ω。

3、室外供电线路采用VV
-1KV聚氯乙烯铠装电缆直埋地铺设,室内供电线
22
路采用VV-1KV聚氯乙烯电缆沿电缆桥架或穿钢管埋地铺设。

1、配电柜、控制柜内电气元件选用合资产品制造,如德力西、施耐德等。

8.2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工艺流程内主要水泵等设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状态。

在自动状态下由
液位、时间等参数由PLC系统实现自动控制运行,手动状态由人工控制。

2、污水提升泵、药剂泵等均设置流量控制,以方便操作;
3、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要求在电机前设置现场控制按扭。

4、水池液位为高低液位控制;
5、仪表控制精度为±2.5%,检测精度为±2.5%。

9、土建设施清单及技术参数
具体见下表。

土建设施清单
10、设备及材料清单具体见下表。

11、运行成本
●电耗:3.6元/吨●药剂:2.5元/吨●人工:0.3元/吨合计:6.4元/吨12、工程占地
约300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