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污水处理以石油为原料,在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称为石油化工污水。
按照石油化工污水中含有污染物质的性质分为有机石油化工污水、无机石油化工污水、综合石油化工污水。
石油化工污水具有量大、成分复杂、浓度高等特性。
据不完全统计, 1999 年我国 31 个重点大中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共排出石油化工污水量达280000,其中主要含有油、硫、酚、氰、硝基物、胺基物、芳烃及汞等重金属类有毒物质。
一、膜蒸馏技术处理石化废水石化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相当严重。
开发新型废水治理和回用技术,解决现存废水的治理难题,是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
1高盐度废水的处理1.1 浓水的处理目前的实际产水率不足70%,30%多的浓盐水直接排放,不仅加重了环境污染,而且还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为降低的浓水排放量,国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效果都不理想。
近年来在浓水回用领域得到极大关注。
王军等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火电厂完成了的中试研究,取得显著效果。
采用对火电厂的浓水进行处理,当控制膜热侧浓水的为5、浓缩倍数为10倍、连续180h的运行中,膜通量始终保持在8(m2·h)左右,出水电导率稳定在3μ左右。
这表明,采用处理浓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通过构建集成系统,不仅可大幅度降低的浓水量,同时还显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1.2油田高盐废水的处理目前,我国油田废水的排放量较大,废水温度和含盐量一般较高。
采用进行油田废水脱盐, 基本无需额外加热即可满足工艺要求,有效利用了废水余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王车礼等开展了处理江苏油田高盐废水的实验室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淡化油田废水的膜通量随膜下游真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真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膜通量会急剧增加。
当废水含盐量大于220 时,产水电导率明显增加,各次实验的脱盐率均高于99%。
1.3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我国石化企业的循环冷却水量约占石化总用水量的7080%。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水质不断劣化,致使设备结垢或腐蚀。
为了防止结垢,目前的方法是向循环水中加入大量缓蚀剂、阻垢剂等化学药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盐与有机物浓缩引起的各种问题,并且投加各种药剂的处理费用高,容易产生新的污染。
采用处理循环水排污水,可有效提高浓缩倍数,降低循环水的新鲜水用量,减少污水排放。
2005年国内就有了相关专利。
和等方法相比,采用可减少甚至取消缓蚀剂、阻垢剂的使用,彻底改变现有工业循环冷却水的运行及处理方式。
此外,还可回收工业余热,实现水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1.4环氧树脂行业废水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难于处理,目前多数己建成的二级生化处理装置闲置或处理不达标。
环氧树脂行业基本上没有开展废水回用,水资源浪费严重。
李盛姬等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将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的洗涤废水采用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对高盐度的母液采用—蒸发—结晶集成技术进行实验室研究,回收的氯化钠达到国家日晒盐的标准与蒸发出来的水回用于洗涤水。
解决了传统生化方法的难题,利用蒸发过程的蒸汽冷凝水余热或环氧树脂生产过程的废热作为热源,节省了能耗,回收了氯化钠,不但降低污染程度,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处理2.1含氰废水的处理氰化物毒性极强,含氰废水必须经过达标处理后才能排放。
采用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氯碱法、臭氧法、生物法等)处理含氰废水,氰化物通常会被分解破坏,有的且造成二次污染(如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生物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氨或甲酸、甲酰胺等)。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的缺点,一种比较新颖的处理方法———化学吸收膜蒸馏(也称膜吸收),受到极大关注。
柴晓利等以溶液为吸收液,利用化学吸收膜蒸馏进行含氰废水的实验室研究,对氰化物进行了回收利用,且不造成二次污染,能耗低,投资少,易于工业化。
3.2.2含酚废水的处理张凤君等采用化学吸收膜蒸馏进行含酚废水的实验室研究,以溶液为吸收液,45℃、≈0时,经处理苯酚质量浓度由5 000μ降至50μ以下,苯酚的去除率达95%以上。
秦操采用处理含酚废水,在较低进料浓度、 12、50~60℃、进料流量60、冷侧压力· 5.33时,膜通量超过30(m2·h),离子截留率和苯酚去除率均在90%以上。
3.2.3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沈志松等开展了分离净化丙烯腈废水的实验室研究,取得满意结果。
他们将冷凝液经过二次浓缩,在冷侧进行分步冷凝,先用温度较高的冷却水冷凝分离掉气相中的水,然后用冷冻盐水冷凝回收丙烯腈。
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中试研究,虽然中试的效果与实验室有所差距,但通过中试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处理丙烯腈废水技术上是可行的,丙烯腈的去除率达99%,最低出水质量浓度在5 以下,达到排放要求。
2.4低碳醇废水的处理也可用于回收废液中的低碳醇类,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马玖彤等采用进行甲醇废水的实验室研究,10.00的甲醇溶液经处理后可降至0.03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等在实验室用分离异丙醇-水溶液, 以N2作为吹扫气体,将异丙醇的质量分数从3%提高到10%,异丙醇最大分离系数为10~25。
2.5脱除回收废水中的氨近年来,控制或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为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唐建军等采用化学吸收膜蒸馏进行了脱除水溶液中氨的实验室研究, 结果表明,化学吸收膜蒸馏可脱除水溶液中的氨。
郝卓莉等采用化学吸收膜蒸馏在实验室中处理焦化厂剩余氨水中的氨氮及挥发性酚,取得良好效果,氨的去除率高达99.7%,回收率99.5%,能源费用仅为蒸馏法的4.36%。
二、石化乙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适用范围:石化化工乙烯等工业废水处理1基本原理以纯氧曝气装置为主,辅以前处理(初沉后再进人匀质调节池,可以有效避免大量对纯氧生化处理的影响)和后处理(缺氧接触氧化)的废水高效生化处理工艺技术,适用于14—3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配套工程的生产、生活污水和污染雨水的处理。
经处理后排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一级标准。
本技术由预处理、生化处理、污泥脱水焚烧三个部分组成。
预处理由沉砂池、沉淀池、匀质调节池和事故排放水池组成。
污水经沉砂、沉淀后进入匀质调节池,同时在匀质调节池中辅以空气搅拌,对匀和水质、防止污泥沉积起到良好作用。
匀质调节池设盖板和排风系统,将有气味的气体引至高空排放。
生化处理采用纯氧活性污泥法(技术),该技术原属于美国力公司的专利技术。
系统工艺的主要特点是:(l)供氧能力强,能维持混合液中溶解氧的浓度,高达4—8/l,甚至更高。
而一般空气曝气法只能达到2/l 左右;(2)曝气时间短,曝气池容积至少比空气曝气法缩小一半以上;(3)能耗比空气活性污泥法省10—20%;(4)环境好,无二次污染。
污泥处理系统采用浓缩、脱水、焚烧工艺,污泥得到彻底处理,消除了二次污染。
2技术关键本技术关键是以纯氧活性污泥法为主(目前已实现了国产化),以预处理和生物膜法为辅的处理工艺,适用于一般生化处理难以达标的工业废水处理,对石化乙烯污水的稳定处理达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型规模 1200m3/h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技术指标进水水质:≤ 650-700/L 5 ≤ 300-330/L ≤ 100-150/L 6—9 油<30/L出水水质:<100/L 5<40/L <30/L 6—9 油<3/L条件要求:进水油含量<30/L。
3主要设备及运行管理主要设备:纯氧曝气机、刮吸泥机、污泥脱水机、加药机等。
4运行管理自动控制,连续运行,管理方便。
三、石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1 国内污水处理情况(1)扬子石化污水处理。
采用厌氧+好氧工艺,经过多年改造现已由(上浮厌氧污泥床)改为厌氧复合床。
即向池内添加软性填料,使厌氧池的运行基本保持稳定。
由于软性填料本身不耐用,几年需要更换一次,厌氧污泥易流失等原因致使影响处理效果。
所以,出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还需排放至下一级污水场继续处理。
(2)仪征化纤污水处理。
采用厌氧+空曝工艺,所采用的厌氧池是带三相分离器的厌氧生物滤池,即+纤维滤料(软性填料)进水经过脉冲发生器间断进水,保持配水系统布水均匀。
其为中温型、敞开式结构,冬天不需保温。
该系统设置了较大容积的调节池,停留时间为3.5天,避免了系统受到冲击。
厌氧+普通空曝之后,出水在600左右,仍需排放到总厂污水处理进行再处理。
(3)乌石化污水处理采用两段普通空曝工艺,虽然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是停留时间长、占地大、能耗高、污泥产量大、处理成本高。
2选择主体工艺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到,两段空曝工艺达能实现达标排放,但聚酯工程污水处理是在老厂区依托现有处理设施扩建。
如果采用两段空曝方案必须全部占用化工厂的后期雨水池,这样以来,会破坏后期雨水池的隔油作用,有可能使排放的雨水油含量超标,引发新的环保问题。
而且根据公司多年的污水处理运行经验,一级处理不宜采用普通空曝法。
前些年在使用普通空曝法工艺对高浓度的废水进行预处理时,经常发生污泥膨胀引起的污泥流失现象,尤其是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而在1986~1989年将普通空曝法改为安装软性填料的接触氧化法后,基本上避免了污泥膨胀引起的污泥流失现象,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污泥生成量少,所以此次扩建一级处理仍采用接触氧化法。
另外,石化污水处理场从1986年开始使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处理综合合格率,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
以氧气代替空气,由于氧气分压大,转移率高,能使曝气池内溶解氧维护在6~8之间。
在这种高浓度的溶解状况下,能产生密实易沉的活性污泥,即使污泥负荷达1.0也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由于污泥密度大、易于沉淀浓缩、在曝气池内污泥浓度可达5~7,从而增大了容积负荷,缩短了曝气时间。
与空曝相比纯氧曝气具有高效、低电耗、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少的特点。
而且在污水处理场扩建之前,邻近空分厂的制氧装置也进行了扩建,有充足的氧气资源可利用,所以二级处理采用纯氧曝气。
3纯氧曝气装置选定纯氧曝气部分是工艺流程中的关键部分,常见的纯氧曝气有密闭式纯氧装置和敞开式纯氧装置两种,表1列出了处理水量为800m3、进水为1500时,这两种纯氧装置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基本数据。
敞开式工艺控制简单、不会因产生可燃气体等原因给装置的运行带来危险性,但其各项工艺性能指标比密闭式稍差,还存在喷咀容易被聚酯污水中带来的纤维类杂物堵塞等严重问题。
而公司密闭式纯氧曝气工艺装置自1986年以来一直在公司供排水厂稳定进行,作为高浓度石油化工污水的二级处理,其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优良的出水水质及长周期无故障的运转性能已为国内环保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