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源分析报告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源分析报告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源分析报告专用设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装备的先进制造产业。

受投资快速增长、国家对自主创新产业大力支持以及产业技术升级趋势加快的影响,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目前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行业整体增长速度较快。

2011年我市工业销售收入50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9.15亿元,占比3.77%;2012年1-4月全市工业销售收入165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5.93亿元,占比3.6%。

2011年全市工业入库税收26.36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入库税收1.05亿元,占比3.98%;2012年1-4月全市工业入库税收7.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为0.35亿元,占比4.49%。

一、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经营特点及税源状况:专用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下游行业需求拉动型行业,其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下游行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增长,专用设备需求量不断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相比其他类型的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毛利率较高等特点。

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国标代码为3500。

主要有模具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冶金专用设备制造、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食品、酒、饮料及茶生产专用设备制造、木材加工12机械制造、印刷专用设备制造、水资源专用机械制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日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等。

该行业设备主要用于矿山、冶金、建筑、化工、木材、食品、饮料等行业。

从行业经营特点看,专业设备制造业户源分散,税源结构复杂,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对流动资金的充裕度要求较高,品种繁杂,材料耗用难掌握。

(一)生产经营特点:1.企业规模小。

全市专用设备制造业共有295户,其中:一般纳税人264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9.46%,小规模纳税人31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50%。

2011年度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9.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5.93%。

其中,只有3户企业年销售超亿元,大部分企业销售总量、生产规模较小。

从企业设立来源看,企业法人大部分从我市原有国营大集体企业辞职创业,大都属于成长型企业。

目前,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同行业中竞争激烈。

企业上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拓宽销售渠道。

我市2011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分明细行业,销售收入规模分布如下(单位:万元):2.产品一般定制生产。

从我市行业企业所属明细行业来看,产品一般都是非标准件,按照订单组织生产,不同产品之间原料消耗对照性差,尤其是各类专用设备,规格尺寸均根据客户要求而定,所用主要原材料---钢材的用量难以掌握。

3.销售对象为大中型企业为主。

产品大多为钢铁、冶金、化工企业配套生产设备,产品单位价值高,许多设备需要到购买方安装调试,整个生产周期长。

企业从取得订单到备料直至安装完工,有些超过一个年度。

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钢铁、冶金、化工行业生产受到影响,部分原有合同延期履行,新订单无法签订,影响到企业发展。

4.以销定产。

鉴于产品的特殊性,且受销货单位需求影响较大,企业按照订单安排生产。

(二)财务核算特点:1.预收账款普遍。

由于产品使用专一,客户基本上比较固定,销售单价较大且长期发生。

一般都按照订单预先收取部分货款,定期交货,调试完成后收取全部货款或遗留部分质保金。

2.营销费用大。

销售对象一般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产品增值空间大。

企业支付的设计费用、技术费用、营销费用一般较其他企业高。

(三)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纳税分明细行业情况1.2011年度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值税8001.01万元,同比增长3421.61%,具体分明细行业纳税情况如下表:●增值税纳税情况(单位:万元)●增值税税负率情况2.2011年度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所得税2498.07万元,同比增长33.21%。

具体分明细行业纳税情况如下表:●所得税纳税情况(单位:万元)●所得税贡献率情况5二、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主要涉税风险分析(一)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存在如下涉税风险点:一是应税销售收入申报不足。

由于该行业产品主要用于下游企业或个体工商业户的固定资产,造成部分产品销售不开票。

经营规模大小不一,存在销售不申报,收入申报不足,这是该行业税收管理中的主要风险点;二是账簿管理混乱。

部分企业财务力量薄弱,账簿设置不完整,日记账、明细账、备查账不设立,给税收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三是实物管理混乱。

产成品和材料的大多存放不分开,车间和仓库合用;四是变自产为加工。

部分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将自产自销申报为加工费收入,从合同签订到财务处理形成了一整套虚假信息;五是“税款嫁接”处理。

部分一般纳税人企业对毛利较高的产品以个人、个体工商户的名义在门市代开发票,一方面利用税率差少缴税款,另一方面购进的原材料进行抵扣,通过“税款嫁接”两头得利;六是虚假抵扣。

专用设备耗用钢材较多,且产品规格不一,部分企业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虚假的进项税抵扣;七是扩大成本费用。

由于该行业为利润率相对较高,企业用工较少,部分企业存在着虚列人员、虚增工资的现象。

同时由于大部分产品均由固定的业务员承包销售,部分企业要求业务员以第三方材料票结算业务费,存在着扩大销售成本的问题。

八是关联交易的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处理。

有的企业属于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和其他有关联的公司合作经营,往往容易在产品定价、费用结算、发票开具等方面形成风险点,容易导致转移定价、费用转嫁、发票不及时开具等涉税问题的产生。

九是废品、残次品、下脚料销售不申报或申报不足。

专用设备制造业工序繁多,会产生一定下脚料、废品、残次品。

企业有时会将这些回收料、废料销售不在账上反映,存在不计提销项税金现象,收入进入小金库或直接用于食堂等福利性开支。

十是存在滞后销售滞后申报纳税。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订单生产为主,大型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存货金额较大,存货真实性不易评估,评估期内某种产成品库存量过大,可能存在货物已发出但未作销售的税收风险。

(二)使用征管数据信息分析1.【增值税纳税情况分析】指标1:增值税税负率指标6计算公式:增值税税负率=应纳税额(分子)/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分母)*100。

其中: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实际免抵退税额-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固定资产抵扣实际影响;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按适用税率征收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一般贸易的出口销售+进料加工出口销售额。

指标功能:增值税税负是衡量企业纳税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既定的税制之下,税负会随着经济运行发生顺势或逆势的变动,因税负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存在税收风险,出现少计税收收入或进项抵扣不规范等问题。

数据来源:按所属期年度导出2011年一般纳税人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实际免抵退税额、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固定资产抵扣实际影响数、按适用税率征收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一般贸易的出口销售、进料加工出口销售额等数据,计算增值税税负。

分析应用: 2011年度专用设备制造业一般纳税人共264户,其中税负率低于3%的共有34户,可能存在涉税风险。

名单如下:增值税低税负户.xlsx指标2:增值税税负变动率指标分析计算公式:增值税税负变动率=(2011年度增值税税负率-10年度增值税税负率)/10年度增值税税负率指标功能:在实际征管中,增值税税负相对较低是客观存在的,纳税7人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但是如果在连续的征管年度内,增值税税负率的企业出现了变动异常,涉税风险则较大。

数据来源:我们对低增值税税负率的户进行增值税税负变动率分析。

分析应用:增值税税负变动率下降幅度大于10%的企业有73户,这些企业均存在较高风险,可能未及时申报销售收入,或产品滞销的情况,可能存在涉税风险,名单如下:增值税税负变动率较大户.xlsx2.【所得税纳税情况分析】指标3:所得税贡献率指标计算公式: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

指标功能:所得税贡献率是应纳所得税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值,体现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通过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作比较,初步确定是否存在纳税风险点。

数据来源: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各类表格。

我们提取了专用设备制造业所有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锁定纳税调整后所得大于零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应用:通过比对,销售收入大于100万元以上,所得税贡献率低于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平均值1.7%的企业共150户,可能存在涉税风险。

名单如下:所得税贡献率偏低户.xlsx指标4:所得税贡献变动率指标分析计算公式:所得税贡献变动率=(2011年度所得税贡献率-10年度所8得税贡献率)/10年度所得税贡献率指标功能:在实际征管中,所得税贡献率相对较低是客观存在的,纳税人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但是如果在连续的征管年度内,低所得税贡献率的企业出现了所得税贡献变动率异常,涉税风险则较大。

数据来源:我们对低所得税贡献率的户进行所得税贡献变动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分析应用: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下降幅度大于10%的企业共有58户。

这些企业可能存在多计成本或费用的风险,名单如下:所得税贡献率变动率较大户.xlsx3.【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指标5:存货异常指标分析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销货成本除以平均存货而得到的比率,也叫存货的周转次数。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指标功能:企业的存货核算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其流动资产和成本的核算,而且直接关系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

数据来源:从所属期2011年12月份资产负债表导出各企业的期初存货及期末存货,从所属期2011年12月份利润表导出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

分析应用:根据2011年12月存货异常指标分析应对的结果,我们将9收入规模大(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而周转率极低或极高(存货周转率小于2或大于25次)作为异常的临界标准。

这些异常企业除了产品销售不畅原因外,也存在存货实际已发出但未及时做销售的风险,可能存在涉税风险需进一步核实。

经统计共34户,名单如下:存货周转率异常户.xlsx指标6:主营业务毛利率指标分析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毛利率是主营业务毛利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体现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是日常纳税评估常用的指标。

数据来源:2011年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各类表格。

分析应用:通过分析主营业务毛利率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都很大,但毛利率很小,甚至亏损, 可能存在涉税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