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饰的分类

银饰的分类

(一)925银:其实是指含银量92.5%的银质品。

925代表银的纯度。

含量为92.5%的纯银再加入7.5%的合金,S999这是银器的最高纯度,就正如999黄金的纯度一样。

因为足银过于柔软并且容易氧化,所以自从tiffany(蒂芙尼)公司开创925银以来,925银就被国际公认为纯银。

现在通常把925银首饰镀上白金(白铑),以防止银在空气中氧化或硫化情况变黄变黑。

没有镀白金的925银,俗称为:素银或原色银。

(二)990银:是足银饰物的字母标志,其中字母S是英文单词Silver的首字母,代表银,990代表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

另一种标志是S99,意思相同。

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称足银。

由于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加工成本过高。

所以市面上S990只有手镯和项链较多,通常只能用作厚大的款式。

(三)千足银:是指银含量99.9%的银,用于制作千足银首饰银含量不得低于99.9%,也是目前国家标准《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里规定的银制品最高纯度标准(参照GB11887-2008)。

由于是99.9%的银,千足银饰通常有两种标志;一种标志即是同名的"千足银",还有一种是"S999"。

所以,从外观上很容易识别,就是亮银的本色,这种银材质,由于银本身的金属特性,使得99.9%的银比较软,不适合用来制作仿白金或K金镶嵌类的饰品,但用来制造素银类首饰则有银饰品特有的质感,而且由于银的特性,越纯的银对皮肤汗液的变化越敏感,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女性对身体健康的关注。

(四)彩银:由含量92.5%以上的银浇铸成型(其中耳坠上的耳钩、耳钉上的针以及胸针上的针均为85%的银,目的是为了达到更长久的佩带周期而进一步增加其硬度),然后由工匠们手工绘色(目前我们已自行研发调配了99种颜色,使产品更加绚丽多彩),最后进炉经800℃高温烧制,以达到永不褪色的效果。

彩银饰品表面的釉料不能完全覆盖银胎,因此凡是裸露银边的地方就比较容易氧化(银子遇到空气容易氧化,彩银饰品尽量不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后的银边会出现发黄变黑等现象。

(五)泰银:概念上就是925纯银,只是一种特殊工艺的特殊称呼。

又叫“乌银”,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

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由于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表面硬度也大大增强。

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泰银其实现在走的是国际路线,在国外非常流行,质地也是925的。

之所以称呼为“泰银”,主要是因为来自于聪明的泰国人的杰作。

泰银镶嵌的宝石与藏银、尼泊尔银不同,泰银以晶莹的乌金石、石榴石为主,红色、黑色是泰银镶嵌宝石的主色调,在阳光下能闪出美丽的光芒。

(六)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

但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

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

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在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

在湖南西部和贵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价格一般论件卖。

(七)藏银:是一种合金,在藏族人那里说来,藏银其实就是白铜。

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八)镀银:最早用的光亮剂二硫化碳是Milword和Lyons在1847年发表的专利中提出的,现在还在使用,仅稍加改变而已。

镀银层比镀金价格便宜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光反射性和对有机酸和碱的化学稳定性,故使用面比黄金广得多。

一般的镀银,所用都是便宜的合金材料,外表镀银。

(九)银镀金:顾名思义,银饰材料,镀上一层金。

价格比一般的925银贵一点。

好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10微米一25微米,一般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2微米一3微米,如果
在0.18微米以下镀层的首饰,就不能称为“镀金”而称为“涂金”,它属于廉价的首饰工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