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银基础知识对于首饰,我们很关心它的成色,比如“999”代表24K足金;“750”代表18K合金。
而银首饰也同样有这样一种数字计量的标准。
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银量千分之925的银饰品后,925银便开始流行,所以目前在市面上的银首饰都以925作为鉴定的标准。
银饰品的计量成色一般有以下几种:“99”代表纯银,虽然理论上100%才是纯银,但实际很难获得100%的纯度。
99银的颜色苍白,而且很软,用它做的首饰容易变形,不能镶嵌宝石等。
“98”代表足银,银的含量为98%,含铜2%,在首饰上标注为980S。
“925”银,银含量为92.5%,含铜7.5%,在首饰上标注为925,我们常见的银首饰大部分都是用925银制造的。
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
如何辨別银饰有无电镀银饰品一般分为有电镀的和沒有电镀的(如镀白金等)有电镀的银饰品:即里层为纯银,表面再做电流处理;电镀的方法使其表面呈現的光泽比纯银的更光亮,反光效果很好,不易氧化(视电镀的厚度而決定氧化时间)。
无电镀的银饰品:很容易因硫化而失去光泽,(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硫化银在银饰品上,其道理跟剖开后的萍果会慢慢变黑一样)。
需用擦银布进行保养,可恢复其光泽,也可用洗银水清洗。
银饰品是如何保养的?很多的朋友喜欢纯银饰品,但却不知道要如何保养,其实我们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花点心思,就可以让银饰历久如新了。
1、银饰的最佳保养方法是天天佩戴,因人体油脂可使产生自然温润的光泽。
2、在佩戴银饰时不要同时佩戴其它贵金属首饰,以免碰撞变形或擦伤。
3、保持银饰的干燥,别戴着游泳,切勿接近温泉和海水。
不用时可用棉布或面纸轻拭表面,清除水份和污垢,将它置放于密封的袋子或盒子中,避免与空气接触。
4、如果发现银饰有变黄的迹象,最简单的方法使用牙膏加点水轻洗表面。
或用珠宝小刷子清洁银饰品的细缝,然后用擦银布轻擦其表面,马上就可以饰恢复原来的靓丽。
(如果使用擦银布能够恢复约八九成的银白状况,就不要再使用拭银乳和洗银水,因为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银饰品在使用过这些产品之后,会变得更容易变黄。
另外,擦银布含有银保养成份,不可用水洗)5、银饰发黄得严重,用洗银水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数秒钟,取出后立即用清水清洗,然后用面纸吸干。
泰银与藏银泰银:一般足银,即99%的银含量,也有些泰国工艺把925银硫化成“古银效果”的也称做“泰银”。
藏银:一般不含银成份,是白铜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铜,因为含银量还是太低,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以完全白铜替代。
辨别真假纯银方法(1)看颜色(又称看面档)测试: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面档细腻均匀发亮,有润色。
如果含铅质,面档发出潮花带有青灰色;如含铜质,面档出现粗糙及烂心,有干燥感。
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其色发暮。
(2)掂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
”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
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3)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纯白银饰品用手拉,折就能使之变形。
(4)听声韵:饰品如为高成色白银,则掷地有声无韵,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
成色越低,声音越低,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百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5)看茬口定成色:把白银饰品截开,看茬口颜色,若茬口绢白而绵,饰品表面光润、细腻,氧化后表面色泽发乌呈光亮,可断定其成色在98左右;若茬口粗而柔,微显红色,成色在95左右;茬口白而带灰,略有微红则成色在90左右;用手弯折较硬,茬口淡红色或带灰色,其成色在80左右;成色在70左右的白银,其表面白黄且干燥,茬口微红、黄兼有,弯折坚硬;若茬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其成色已在60以下。
(6)伪造白银的特点:伪造白银一般是用红铜、黄铜、白铜、铅、锡、铝等制造的,其特点是:红铜质:外表紫红色,茬口黑红色,生绿绣。
黄铜质:外表黄色,茬口豆绿色,生绿绣。
白铜质:外表灰白色,茬口砖灰色,生绿绣。
铅质:灰蓝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
锡质:银白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
铝质:白灰色,体质较软而轻。
“素银、泰银、藏银”区别925银(素银)92.5%银+7.5%铜的合金,是国际公认的纯银标准,通常镀白金(铑),以防因氧化或硫化变黄变黑,没有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
(本站为了与镶嵌类别区别,把电镀白金的也放在素银类别中)泰银又叫“乌银”,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
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由于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表面硬度也大大增强。
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使这种首饰粗犷而古朴。
藏银一般不含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70%铜,因为含银量太低,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已被白铜所替代。
925纯银饰品日常保养大家都知道银是最软的,最易变黄,变黑的,就这需要你们在日常使用中更加的珍惜它!请购买了银饰品的朋友注意:银与金不能同配戴,会导致银变黄。
当然,即使不同时配戴,时间久了,银饰还是会氧化变色,无论是电镀了还是没有电镀!所以喜爱银饰的朋友一定要学会怎样保养纯银,延长光亮时间,并且学会让氧化变色的银制品可以恢复光亮、原色的、抛光表面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擦银布擦拭就可以了。
无抛光表面有缝隙的,用洗银水清洗就可以了。
保养的几个建议:①佩戴925纯银饰品时不要同时佩戴其他贵金属首饰,以免碰撞变形或擦伤。
②避免925纯银饰品接触水汽和化学制品,避免戴着游泳,尤其是去海里。
③每天戴完925纯银饰品后把它用棉布擦干净,放到首饰盒或袋子里密封保存。
④925纯银饰品已经氧化变黑了,可以用软毛刷子沾牙膏刷洗,也可用手搓香皂或清洁剂等方式清洗,实在无法处理干净才用洗银水擦洗,洗完后925纯银饰品均要用棉布擦干。
戒指号码-直径-周长对照表戒指指圈大小的标准,称为手寸。
现代的手寸是以号来表示的,东方人的手寸范围在8号~28号之间。
在按手寸选购戒指时,夏天以戴上戒指后稍紧为宜,冬天则以戴上后可左右转但又不脱落为宜。
在戴戒指时,要是觉得太松,可在戒指的指轮内绕上几圈红线或丝线,要是觉得太紧,可以在手指上涂点肥皂液,这样就能顺利地戴上脱下了。
号数(港码) 直径(mm) 周长(mm)6--------------14.7--------------467--------------14.9--------------478--------------15.2--------------489--------------15.5--------------4910-------------15.8--------------5011-------------16.2--------------5112-------------16.5--------------5213-------------16.9--------------5314-------------17.2--------------5415-------------17.5--------------5516-------------17.8--------------5617-------------18.1--------------5718-------------18.4--------------5819-------------18.7--------------5920-------------19.1--------------6021-------------19.4--------------6122-------------19.8--------------6223-------------20.1--------------6324-------------20.4--------------64注:1.请用辅助物(如线、丝、纸条)缠绕您要戴戒指的部位一周的长度,这个尺寸就是适合您佩戴的戒指的内周长,可以在上表中找到相应的戒指(港码)号数。
因为手指骨节处略大于手指戴戒指的地方,所以线不要绕的太紧。
2.一般戒指戴于食指、中指或无名指上,大部分女生佩带的戒指号数为10-15号,其中12号、13号的较多;大部分男生佩带戒指号数为17-22号,其中18-20号的较多。
锆石点解锆石是12月份的诞生石,象征着“成功”。
锆石的美最重要是源自它的高色散。
无色的锆石是天然钻石最佳的代用品。
如果你很想拥有一枚像钻石一样光芒四射的天然宝石而又囊中羞涩的话,买一枚锆石戒指便是最佳的选择。
锆石除无色的外,较重要的有红色和蓝色两种,其他诸如褐色、绿色等在宝石上都不重要。
锆石的成因一般可分成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
低型锆石因有较多的放射性,因而不宜做首饰;只有透明度较高的高型无色、红色锆石才能做宝石用,而雅美的蓝色锆石则可由对红锆石进行加热处理转变而成(国际珠宝界接受)。
1、锆石的识别与评估锆石成分为ZR[SIO4],硬度为7左右,它具有高的折光率、色散及高的双折光率,因而可见明显的双影。
市场上用其他材料仿锆石的不多,较多情况下是用锆石去仿其他宝石如钻石等。
锆石与钻石的区别主要是钻石能源出五颜六色的“火”,且不会有偏光性及双影。
而锆石则“火”彩较弱,可见明显双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人们经常说的“苏联钻”、“方晶锆石”(香港)、“白锆”、“紫锆”等,并不是真正的锆石,它们与天然锆石有不同的木结构及成分,其中“苏联钻”和“方晶锆石”学名为立方氧化锆,与锆石的重要区别是没有偏光性,更不会见到“双影”。
鉴别关键外表光芒射,内部可见双影。
锆石的价格主要决定于颜色、透明度、净度、大小及做工好坏等几个因素,同时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目前市场上对蓝色锆石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其价格就高于其他颜色的锆石。
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一般宝石如石榴石等相同。
评估关键纯净、透明、色美。
2、锆石的产地锆石的主要产地是柬埔、斯里兰卡和缅甸。
在这些地区开采锆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锆石大多位于表土层下8-10英尺下,且当地的矿床又多位于水平线以下,因此开采时水经常会淹没矿坑。
在斯里兰卡,人们在开采时,往往要举行一些迷信的仪式,乞求上帝的保佑,使开采顺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