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要想学好数学,善于联想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才能比较出相似之试点的不同之处,也更能体现数学“严谨性”这一特点。
下面有“貌合神离”的三组题,希望能抛砖引玉,使同学们体会经常“比较”会受益匪浅。
例11)若不等式x-3-x-4(x-3-x-4-1.
(2)若使不等式x-3-x-4(x-3-x-41.
一字之差,大相径庭。
同学们可做下面的练习:
(1)若不等式x+2+x-1<a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a>3)
(2)若不等式x+2+x-1>a的解集是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a0恒成立。
∴△=m^2-16<0∴-4<m<4.
(2)由题意得x^2+mx+4须取遍大于0的所有实数.根据函数的图象知△=m ^2-16≥0∴m≥4或m≤4。
例3:(1)已知函数y=f(x)满足f(x+2)=f(x-2)求证:函数y=f(x)的周期为4。
(2)已知函数y=f(x)满足f(x+2)=f(2-x)求证:函数y=f(x)的图象关于x=2对称。
(3)求证:函数y=f(x+2)与y=f(2-x)的图象关于x=0对称。
证明:(1)∵f(x+4)=f[(x+2)+2]=f[(x+2)-2]=f(x)∴T=4。
(2)在y=f(x)上任取一点P。
(x。
,y。
)设其关于x=2的对称点P(x,y)
则{x=4-x。
y=y。
∴P点的坐标为(4-x。
,y。
)又∵f(x+2)=f(x-2)∴f(4-x。
)=f[2+(2-x。
)]= f[2-(2-x。
)]=f(x。
)=y。
∴P点在y=f(x)上,又由于点P。
的任意性,∴y=f(x)的图象关于x=2对称。
(3)设y=f(x+2)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为(x。
,y。
)则y。
=f(x。
+2),P。
x.=-x
关于x=0的对称点为P(x,y)则{y。
=y代入y。
=f(x。
+2)得y=f(-x+2)=f(2-x)∴函数y=f(x+2)与y=f(2-x)的图象关于x=0对称。
本例中,(1)(2)只有正负的符号之差,却得到不同的函数性质。
(2)(3)看起来很相似
,实质却不同。
(2)中是函数图象本身关于x=2对称,(3)中是y=f(x+2)与y=f(2-x)两函数图象之间的对称问题。
处理的手段也不同。
从以上三例中可以看到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挖掘题意,区别细微之处,形成严谨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