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4-个性与社会性-庞维国

教育心理4-个性与社会性-庞维国


观点采择的水平
• 水平0(3-6岁):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 大多数学前儿童和少部分小学生 – 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受。 • 水平1(5-9岁):主观的观点采择 – 大多数低段和中段小学生 – 意识到他人的思维和感受与自己不同,但是以简单、单维的 方式去思考。 • 水平2(7-12岁):第二者的互惠式观点采择 – 大多数高段小学生 – 意识到他人具有复杂、矛盾的感受,认识到他人会违心地去 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
道德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 从单纯规则到真正的准则 • 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道德的现实主义到相对主义 • 从服从、平等到公道的公正(7、10、13) • 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以前)
– 5-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规则阶段,他们虽然能接受规
–把朋友看成与自己一样; –那些与自己一起玩,分享玩具的是朋友; –交友不考虑个性特质。
• Jonathon, 5岁:托马斯是我的朋友,因 为他跟我一起玩。他喜欢乐高玩具,我也 喜欢。我和托马斯分享乐高玩具。
友谊发展的三阶段
• 阶段2(8-10岁):友谊是相互信任和帮助
–交友时开始考虑他人的个性、品质。 –根据朋友提供的报偿来评价他们。 • Katey,9岁:Ella 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是她最 好的朋友。我们将永远做好朋友。如果我举办留 朋友在家过夜的晚会(sleepover),我首先邀请 Ella;如果Ella举办这样的晚会,她会首先邀请 我。如果因为生病或有事我不能去看电影了, Ella 也不会去,她会留下来陪伴我。
达蒙:友谊的发展
• 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 • Damon 在与儿童面谈时询 问的具体问题
–“请跟我谈谈你的最好朋友” –“请跟我讲述一个两个好朋 友之间的故事” (Damon, William 1977).
Damon (1944-)
友谊发展的三阶段
• 阶段1(4-7岁):朋友是 “手拉手”的 玩伴
对偶故事法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 就去开餐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后有一把椅子, 椅子上的托盘里放了15只杯子,结果他撞到 了椅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 他趁机想拿碗柜里的果酱吃,结果把一只杯 子碰到地上摔碎了。 –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一代成长的关心上,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
体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
• 阶段8:自我整合对悲观失望(成人晚期,65岁以后)
–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
体获得了自我完美感。
(二)马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 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 • 提炼和拓展了埃里克森的理论 模型,主要关注青少年期的自 我发展; •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期包含的 既不是同一性的解决,也不是 同一性混乱,而是个体探讨和 承诺同一性的程度。
三、道德的发展
• • • • 皮亚杰的观点 科尔伯格的观点 艾森伯格的观点 吉利根的观点
1.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 皮亚杰把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认识、道德认 知和判断看作是道德品质的核心。 • 他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不是来自生物成熟, 也不是从环境中直接将知识内化,而是通过与 环境相互作用,对其所理解的经验不断建构来 实现的。
James E. Marcia (1937-) Emeritus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in British Columbia,
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
1.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 –最低的发展状态,缺乏对一系列内在
则,但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于其行动还不具 有约束力。
• 2.权威阶段( 6-8岁)
– 6-8岁的孩子绝对地顺从权威,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 须遵守的,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他们把规则看作
是固定的、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因而处于他律道德水平。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朋友之间的互动特征
• • • • •

更多的深度社会活动,更多地一起玩; 互动中更多的互惠和亲密感; 更多的解决冲突; 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合作中更好地相互帮助,批评时更有建 设性。
Newcomb, A. F., & Bagwell, C. L. (1995). Children's friendship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306-347.
2.友谊的发展
• 友谊的作用 • 交友特征 • 友谊的发展
友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朋友提供更多关于他人和世界的信息; • 朋友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帮助同伴应对紧张 和压力; • 朋友帮助儿童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 朋友促进儿童学习与他人交流; • 朋友促进智力的增长; • 朋友促进人际交往技能。
提要
• 个性发展 • 社会性发展 • 道德发展
一、个性发展
•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 马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 埃里克森生于德国梅茵河畔 的法兰克福,父亲为丹麦籍。 •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重视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形成 与 发展的影响。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 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 –为了进行道德决策,一 个人必须能够站在他人 的角度来评判境况。
Robert Selman
故事情境
• 霍丽是一名8岁女孩,她喜欢爬树。在邻居的小伙伴中,她爬树的本领最 高。一天,她爬树时从树上跌落下来,恰好被父亲看见了。父亲很伤心, 告诉她以后再也不能爬树了。霍丽向父亲保证再也不爬树了。后来有一 天,她和朋友去塞恩家。结果发现塞恩的小猫被树枝卡住了,从树上下 不来。现在必须想办法把猫救下来,否则小猫会被卡死。霍丽是小伙伴 中唯一一个可以爬上树把猫救下的人,但是她记得对父亲的承诺。 • 问题 – 霍丽知道塞恩对小猫的感受吗? – 塞恩知道霍丽为什么难以决定是否爬树吗? – 如果爬树被父亲发现,关于父亲对自己的看法,霍丽会想到什么? – 霍丽会想到父亲会理解自己的爬树行为吗?
友谊中的地位问题
• 儿童交友呈现出明显的根据地位设立层级的 问题:
– 高地位的儿童接触更多的资源,如游戏、玩具、 书籍等; – 高地位儿童倾向于交高地位的朋友,低地位儿童 倾向于交低地位的朋友; – 高地位的儿童倾向于跟更多的儿童一起玩; – 低地位的儿童更愿意更年龄更小或人缘不广的儿 童玩。
友谊的发展
友谊发展的三阶段
• 阶段3(11-15岁):友谊是亲密和忠诚。
•友谊包含着相互公开,并具有排他性。 • Kayla, 13岁: 如果我(在学校)遇到麻烦,我 的朋友会安慰和支持我。Shelly会走上前质问 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对她说哪些?”她会站 出来保护我。Shelley 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人都 更了解我。
Fonzi等(1997)的研究
• 被试:8岁儿童,朋 友组,非朋友组 • 任务:赛车游戏
• 结果:友谊组提更多 建议,花更多时间商 议,更容易妥协。
Fonzi, A., Schneider, B. H., Tani, F., & Tomada, G. (1997). Predicting children's friendship status from their dyadic interaction in structured situations of potential
4.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
–表明同一性过程的自主性解决,表现出在一段时期 的探索后,一套承担责任的承诺得到整合 。
二、社会性发展
• 社会认知 • 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
• 对他人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的认识 能力; • 高度发展的社会认知技能非常重要。
1. 塞尔曼的观点采择理论
• Bigelow, & La Gaipa, 1980 • 6-14岁儿童的友谊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6-8岁:以共同的活动、住得靠近、有相似的期望为 基础; –9-10岁:共同的价值观,规则,惩戒变得重要; –11-12岁:根据相互理解、自我话语、共同兴趣来知 觉友谊,跟成人相似。
• Bigelow, B. B., & La Gaipa, J. J. (1980). The development of friendship values and choice. In H. C. Foot, A. J. Chapman, & J. R. Smith (Eds.), Friendship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children (pp. 15-44). London:Wiley.
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观点
• 心理社会性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一 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 理社会性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 • 每一发展危机的解决对于后继人格发展都具有 重要影响。
发展的八个阶段
– 认同社会责任与保持自我独立的协调。
• 阶段6:亲密对孤独(成人早期,18~25岁)
– 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如何无私地奉献爱心和得到回报;相反,则不会 以有益的方式与人交往。
发展的八个阶段
• 阶段7:繁殖对停滞(成人中期,25~65岁)
–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
•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 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 曰耄,七年曰悼。 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 焉。百年曰期,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