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学习第一专题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共25题)1. 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年通过的。
A 1954B 1975C 1978D 19822.关于《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B 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C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D 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3.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主权B 领土C 主权和领空D 主权和领土完整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的。
A 1988B 1993C 1999D 20045. 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全国人大常委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6. 宪法规定,公民在( ) 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有病B 年老C 丧失劳动能力D 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7. 根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 生态平衡B 生存环境C 自然环境D 生态环境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
A 长城B 齿轮C 镰刀D 华表9.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变应由()批准。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所在省的人民代表大会10. 任何一个政党,其执政的合法性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是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B 是否得到法律的确认C 是否经由全民票决D 是否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11. 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A 民法B 行政法C 宪法D 监督法12.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B 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依法治国的水平和成效C 高效公正权威的司法对于依法治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D 确立公民的“法律中心主义”意识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13. 实现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
A 具备高度的民主政治B 具备完备的制度体系C 具备高素质的法官队伍D 具备强有的力的执法力量14.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
A 依法治国B 执法为民C 公平正义D 党的领导15.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A 宪法B 宪法、法律、法规C 宪法和法律D 法律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
A 12月1日B 12月20日C 12月4日D 12月8日17.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A 教育和预测作用B 引领和规范作用C 指引和教育作用D 引领和强制作用18.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
A 计划经济B 竞争经济C 法治经济D 泡沫经济1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 司法独立B 党的领导C 依宪治国D 建立法治政府20. 下列有关如何认识和处理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的选项应是( )。
A 有政策依政策,没有政策依法律B 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政策C 党的政策是首要的,国家法律是次要的D 党的政策代表“党心”,国家法律代表“民心”21.十八届四中会全提出,()是法治的生命线。
A 民主B 自由C 公正D 效率22.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应把()摆在首位。
A 思想政治建设B 业务工作能力建设C 职业道德水准建设D 法律信仰建设2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 依法治国B 依法执政C 党的领导D 公正司法2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A 实施B 规范C 教育D 惩罚2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 )A 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 科学立法C 依宪执政D 司法公正二、多选题(共30题)1.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 国家的利益B 集体的利益C 社会的利益D 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2. (),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工作情况,提供信息资料,保障代表的知情权。
A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 各级人民政府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3.国家通过普及( )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A 理想B 文化C 道德D 纪律和法制4.宪法规定,公民有( )的自由。
A 言论B 出版C 集会、结社D 游行、示威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 侮辱B 诽谤和诬告陷害C 批评D 控告6.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在我国依法享有选举权的是()。
A 赵某,25岁,中国公民,去年因诽谤罪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三年B 钱某,19岁,中国公民,现就读香港中文大学C 孙某,40岁,美籍华人,现居住在上海两年D 李某,30岁,中国公民,前年因交通肇事罪被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7. 对于大力增强全民族法治意识的正确理解是()。
A 有利于确立党的至高无上权威B 有利于抵制人治、神治或德治的观念C 有利于抵制法律虚无主义思想D 有利于抵制法律万能论思想8. 我国宪法的民主原则有( )。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民主集中制C 权利义务一致性D 民族区域自治9. 宪法的特征有()。
A 宪法是根本法B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C 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D 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10.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力。
A 申诉B 上诉C 控告D 检举11. 根据《宪法》规定,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是:( )A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和政府统一安排下,开展管理经营C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D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同时强调了以下()“三个坚决”。
A 坚决杜绝越级执法、跨区执法B 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C 坚决克服懒政、怠政D 坚决惩处失职、渎职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要求坚持(),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 系统治理B 依法治理C 综合治理D 源头治理14. 下列选项中,()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A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B 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C 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D 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1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A 深化改革B 推动发展C 化解矛盾D 维护稳定16.要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A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 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法治政府,必须()。
A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B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C 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D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1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用“三个事关”阐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这“三个事关”包括()。
A 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B 事关人民幸福安康C 事关经济快速发展D 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1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A 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B 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任命C 党委组织部门任命D 人事部门正式录用20.下列选项中,()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有关“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提出了明确要求。
A 编纂民法典B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C 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D 制定社区矫正法2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对()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A 财政资金分配使用B 国有资产监管C 政府投资和政府采购D 公共资源转让和公共工程建设22.下列选项中,()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就“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A 强化信访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B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C 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D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23.为了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一系列制度,其中包括下列()。
A 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B 建立法官、检察官延迟退休制度C 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D 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24. 下列选项中,()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工作着力点所提出的要求。
A 把握政治方向B 统筹政法工作C 监督重要个案D 创造公正司法环境2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以下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党内法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B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体公民必须一体严格遵行C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D 国家法律相当于党规党纪更严厉26. 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B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C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D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具体执行者27. 下列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