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4.1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施工方案(或设计)是指导施工具体行动的纲领,其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为强调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早在1983年建设部颁布的《国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条例》中就规定:“所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法》第三十八条则规定得更为具体:“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因为每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通过预先分析,从而更好地控制,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消除危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 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的要求施工方案编制人员是施工过程的设计师,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会审图纸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施工安全问题,尽可能地不给施工和操作人员留下隐患。

编制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工程概况、施工工期、场地环境条件,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及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

安全施工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因此,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安全的基本规范、标准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等。

如果是采用滑模工艺或其它特殊工艺施工,还必须熟悉《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后,才能在编制施工方案时确立工程施工安全目标,使措施通过现场人员的认真贯彻达到目标要求。

施工方案编制人员,还必须了解施工工程内部及外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措施,使之起到保证施工进度。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地指导施工的作用。

2. 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由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复杂多变,各施工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尽相同,无统一的安全技术措施,所以编制时应结合本企业的经验教训,工程所处位置和结构特点,以及既定的安全目标。

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从建筑或安装工程整体考虑。

土建工程首先考虑施工期内对周围道路,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全封闭防护或部分封闭防护);平面布置应考虑施工区与生活区分隔、施工排水,安全通道,以及高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安装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半径以外安全防护范围等。

复杂的吊装工程还应考虑视角、信号、步骤等细节。

(2)对深基坑、基槽的土方开挖,首先应了解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放坡坡度或固壁支撑的具体做法。

总的要求是;防坍塌。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还须有测毒设备和防中毒措施。

(3)30m以上脚手架或设置的挑架,大型砼模板工程,还应进行架体和模板承重强度、荷载计算,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这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

(4)安全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段落,如一般民用建筑工程的首层、固定层、随层(操作层)安全网的安装要求。

事故的发生往往出在随层,所以做好严密的随层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5)龙门、并架等垂直运输设备的拉结、固定方法及防护措施,其安全与否,严重影响工期甚至造成群伤事故。

(6)施工过程中的“四口”防护措施,即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应有防护措施。

如楼梯、通道口应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并加装安全立网;预留孔洞应加盖;大面积孔洞,如吊装孔、设备安装孔、天井孔等应加周边栏杆并安装立网。

(7)交叉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

如上部作业应满铺脚手板,外侧边沿应加挡板和网等防物体下落措施。

(8)“临边”防护措施。

施工中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走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或平台)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等均属于临边危险地域,应采取防人员和物料下落的措施。

(9)施工过程中与外电线路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屡见不鲜。

当外电线路与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的边线之间达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屏障、保护网等措施。

如果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时,还应设置绝缘屏障,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

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和现场临时用电需要量,制定相应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如果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 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10)施工工程、暂设工程、井架门架等金属构筑物,凡高于周围原有避雷设备,均应有防雷设施,如并架、高塔的接地深度、电阻值必须符合要术等。

(11)对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12)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

如夏季防止中暑措施,包括降温,防热辐射,调整作息时间,疏导风源等措施;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防坍塌措施;冬季防火,防大风等。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不拘一格,按其施工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结构特点及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其安全防患重点,但施工方案的通篇必须贯彻“安全施工”的原则。

为了进一步明确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根据多发性事故的类别,应抓住以下6种伤害的防患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要详实,有针对性:①防高空坠落;②防物体打击;③防坍塌;④防触电;⑤防机械伤害;⑥防中毒事故。

3. 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和检查落实工程开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补充和完善过程。

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

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

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章,使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标。

1.4.2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塔吊安全操作规程1.塔机由专职司机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并应由专职指挥工、持证指挥。

2.必须遵守"十不吊"等有关安全规定。

3.塔吊安装之后,必须按规定验收和有关部门检测通过后,方可使用。

4.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5.塔基有可靠接地,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都应与机体妥善连接。

6.工作前应检查传动部分润滑油量,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各种限位和保险装置等,如有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修整,经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施工。

7.司机必须得到指挥信号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前司机必须按电铃,发信号。

8.工作完毕休息或下班时,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起重臂应转至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止动器。

吊钩上升到离臂杆顶端2-3米处,小车收至里端,所有操作手把置于零位。

切断电源,锁好配电箱,关闭司机室门窗。

9.四级风以上应停止爬升,如爬升过程突然遇到大风必须停止作业,并将塔身螺丝紧固。

10.爬升过程中,严禁回转,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步骤操作,注意撑脚和销子的到位,塔吊升节必须有专职安全监。

11.附着形式和位置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垂直偏差须校正在千分之一内。

12.每次附着升节后必须按规定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施工。

13.塔吊必须按规定的饿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

14.严禁使用塔吊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没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

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

15.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绑扎后,方可起吊。

标有绑扎位置或记号的物件,应按标明位置绑扎。

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30°。

16.在起吊满荷载或接近满荷载时,应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20cm-50cm停止提升,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行提升。

对于有可能晃动的饿重物必须栓拉绳。

17.重物提升荷降落速度要均匀。

严禁忽快忽慢和忽然制动。

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时不得做反向动作。

提升重物平移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米以上。

信号指挥工安全操作规程1.信号指挥工佩戴"信号指挥"标志或特殊标志,安全帽、安全带、指挥旗、口哨或对讲机等俱备,并正确配合使用。

2.熟悉起重机机械的基本性能,向起重机、塔吊及挂钩人员进行旗语手势,声响信号的交底约定。

使用对讲设备应对不同起重设备设定不同频道,交底约定,以避免交叉误指挥。

3.必须了解吊运物件重量、堆放位置、其他固定物的连接和掩埋情况等,确定吊点、吊装方法的具体事宜。

4.检查吊索具的磨损状况,有达"报废"标准情况之立即更换。

尚未达标准却有磨损程度轻的,必须降低其允许使用范围。

5.检查吊索具、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发现吊具有变形、扭曲、开焊、裂缝等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停止使用。

6.吊装作业人员、信号指挥必须集中精力,按规定要求操作,作业过程中不得嬉戏打闹、吸烟、吃东西,时刻注意塔机的运转、吊物情况。

7.坚持"十不吊"原则,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8.信号指挥人员站立得当,旗语(或手势)明显准确,哨声清晰洪亮,与旗语(手势)配合协调一致。

上下信号密切联系,应当清楚地注视吊物起、运转、就位的全过程。

9.信号指挥者应当站在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又能正常指挥作业的有效位置,不可站在易受碰撞、磕碰,难躲避,易受伤害,无防护设施的墙顶边缘等危险部位。

10.吊物起吊200~300mm高度时,应停钩检查,其容包括起重机的制动、稳定性、吊物捆绑的牢固性、吊索具受力后的状态等,发现超重、吊索打扭、钩挂不牢、索具受力偏向、吊点不当、吊物松垮及其他疑问时,立即放下处理,待妥当后再行吊运。

11.吊物悬空运转后突发异常时,指挥者应迅速视情判断,紧急告危险部人员撤离。

指挥塔吊司机将吊物慢慢放下,排除险情后,再行起吊。

12.吊运中若突然停电或机械故障,重物不准长时间悬挂高空,应想办法将重物落放到稳妥的位置并垫好。

13.吊物时,严禁超低空从人的头顶位置越过,要保证吊物与人的头顶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1m。

14.两台塔机交叉作业时,指挥人员必须相互配合,注意两吊机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两臂间距不小于5m),以防两吊机相撞或吊物钩挂。

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要保持水平,并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

2.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直径的要求装好芯轴、成型轴、挡铁轴或可变挡架,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