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矿2015年度矿山动态监测报告采矿权人名称:XXXX年报编写单位:XXXX2016年 1 月 15 日报告提交单位: XXX单位负责人: XXX单位技术负责人: XXX报告编写单位: XXX报告编写人: XXX报告审查人:XXX报告提交日期:2016年1月15日文字目录一、概况 (1)二、矿山开展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3)三、工作区地质 (14)四、工作区测量工作 (15)五、本次动态监测工作质量评述 (17)六、结论 (17)附表目录1、以往工程测量成果表(2014年度)2、本次工作测量成果表(2015年度)附件目录1、矿山地质测量机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3、矿山承诺书4、编制单位承诺书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井上下工程对照图1:5000 22X X 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3 3 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4 4 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5 5 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6 6 XXX柱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7 7 X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8 8 X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一、概况1、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和《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3号)、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管工作制度的通知》(唐国土资矿[200xxxx]12号)文件要求,为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状况的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矿山动态变化,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受xxxx国土资源局xxxx分局委托,xxxx 矿地质科对xxxx煤矿开采情况进行现场实测。
本次动态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矿山开采现状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检查矿山有无超深越界采矿行为,为监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储量动态监测,为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开发及矿业权评估提供依据,通过动态监管为矿山安全生产、打击非法采矿提供量化依据。
2、本次动态监测报告是在以往地质报告的基础上,主要根据《xxxxxxxxxxxx矿区xxxx 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xxxxxxxxxx煤矿2014年度动态监测报告》及矿井生产中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同时参考了《煤、泥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以及GB/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GB/128xxxx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xxxx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7xxxx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煤矿测量规程》等有关文件作为动态监测报告的资料依据。
xxxx矿位于xxxxxxxx北偏东约13 km处,南距XXXX矿业公司6 km,距XXXXXX10 km,XXXXX3.5 km,XXX从矿门前经过,行政区划属xxxx管辖。
区内内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示意图)地理坐标:东经xxxx8°15′41″~xxxx8°13′04″,北纬3xxxx°45′08″~3xxxx°43′18″。
图1-1 xxxx井田交通位置示意图xxxx(集团)xxxx矿业分公司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其前身为xxxx矿务局xxxx矿,后更名为xxxx(集团)xxxx矿业分公司,现隶属于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xx矿区位于xxxx 境内,主要煤种为气煤。
xxxx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服务年限4xxxxa。
主采煤层有四层:大苗庄组的煤xxxx,赵各庄组的煤xxxx、煤xxxx、煤xxxx。
其间距14~86m,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综合机械化程度为100%。
开拓方式为中央竖井水平阶段方式,运输大巷布置为平行双巷,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
xxxx矿从1xxxx58年开始建矿,1xxxx62年停建,1xxxx63年进行补充勘探工作,1xxxx70年恢复建井至1xxxx7xxxx年建成投产。
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xxxxxxxx01xxxx107107采矿权人: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xxxxxxxxxxxx矿山名称: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xx矿业分公司经济类型:xxx企业开采矿种: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70万吨/年;矿区面积10.645 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35米至-550米标高,共有1xxxx个拐点圈定。
有效期限:贰拾年,自2001年01月08日至2021年01月08日。
采矿许可证界定的井田范围:北部、西部及西南部均以煤xxxx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XXXX断层为界,深部以煤xxxx盆状向斜底-550m为最终深度,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的亚圆形轮廓。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1xxxx80西安坐标系统)表1-1二、矿山开展动态监测工作概况1、xxxx矿自开展动态监测情况以来,严格按照矿山生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进行动态监测。
2014年地质方面:我矿采掘工作面衔接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条件下,完成提交回采说明书7份,掘进说明书10份,回采总结7份,编写各类地质预报和地质会商资料40余份并附图说明,完成掘进、开拓素描7800余米,对采掘开工作面观测200余次,对xxxx柱、3125D、3127D、xxxxD等条件复杂的工作面,进行重点观测,在注意安全同时,确保了对工作面跟踪管理;全年对回采工作面进行了无线电波坑透和瞬变电磁探测,对我矿采后工作面进行了验证,并编制了验证报告;对各个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想100米,各种图纸资料全部达到微机化管理。
在综合防治水方面:2014年度完成井下探放水钻孔43个,总工程量805m,累计放出老巷和采空区的积水量约20654m3,排除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的3个;完成井下探低阻区探查钻孔13个,总工程量756m;提交年度水害预报43份、地质说明书18份、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的份数20份。
储量方面:及时完成区域、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储量圈定工作。
跟踪观测并绘制各回采工作面采面素描图25xxxx幅,预想剖面图75幅;每月坚持做好各个工作面的实际测量,掌握工作面的动态,及时做好月度的各种报表,监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每月坚持浮煤及采高的观测工作(每旬一个循环),加强对长壁工作面、综放工作面的资源回收管理。
通过矿业公司对浮煤的考核力度的加强,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完成工作面采后总结7份。
按要求及时完成矿井储量计算图(1:5000)4张;完成分煤层(按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新绘)10张(1:2000)。
完成了各种数据的汇总计算。
及时填制各种台帐资料,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深入开展储量挖潜工作,今年全矿共进行了6个工作面的储量挖潜,全年共挖潜316千吨。
测绘方面:全年共为掘进、开拓巷道进尺7872m提供了测量服务,全部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测量队共测设30″导线35000余米(其中全站仪导线8000m),完成贯通54处,全部符合《规程》及工程要求;按设计定期进行岩移观测;完成地形图的补测工作,作业范围达1平方千米。
详见表2-6、2-7、2-8、2-xxxx、2-10、附表2。
2014年各矿业公司地质成果资料统计表表2-62014年各矿业公司探放水钻孔成果资料统计表表2-72014年各矿业公司资源储量管理成果资料统计表表2-8xxxx矿2014年资源储量挖潜情况表表2-xxxxxxxx集团公司xxxx矿井贯通工程统计表表2-102、2015年度动态监测的范围为矿山生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地质方面:我矿采掘工作面衔接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条件下,完成提交回采说明书5份,掘进说明书4份,回采总结5份,编写各类地质预报xxxx0余份和地质会商资料12余份并附图说明,完成掘进、开拓素描8100余米;本年度我矿地面施工荆56钻孔一个,深度2xxxxxxxx.xxxxm,终孔层位为煤xxxx底板。
井下勘探工程有:xxxxDF风道及运道探隐伏构造,总施工钻孔6个,工程量316.4m。
探清了FE126、FE224、FE251等断层位置及落差,为指导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0025D掘进工作面风道过F18正断层,落差预计12m,如果采取硬过方法,将会导致回采时工作面破顶底板较多,且影响范围较大,对煤质造成很大影响。
通过地测科与生产技术部多次现场及井上开会讨论,重新修改为凹字型设计,为掘进施工及将来回采降低难度做出很大贡献。
全年对回采工作面进行了无线电波坑透和瞬变电磁探测,并对我矿采后工作面进行了验证,完成了验证报告,各种图纸资料全部达到微机化管理。
在综合防治水方面:本年度完成井下探放水钻孔12个,总工程量556.7m,累计放出老巷和采空区的积水量约10372m3,排除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的3个;同时为保证xxxxDF掘进施工井下疏水降压钻孔2个,总工程量为135m,在xxxx48大巷打钻疏放煤xxxx顶板水,为xxxxDF工作面解除水害威胁,累计放出动水量约34500m3;完成井下探低阻区探查钻孔8个,总工程量46xxxx.4m;提交年度水害预报15份、地质说明书水文部分8份、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的份数8份。
储量方面:及时完成区域、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储量圈定工作。
跟踪观测并绘制各回采工作面采面素描图2xxxx5幅,预想剖面图58幅;每月坚持做好各个工作面的实际测量,掌握工作面的动态,及时做好月度的各种报表,监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每月坚持浮煤及采高的观测工作(每旬一个循环),加强对长壁工作面、综放工作面的资源回收管理。
通过矿业公司对浮煤的考核力度的加强,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完成工作面采后总结5份。
按要求及时完成矿井储量计算图(1:5000)4张;完成分煤层(按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新绘)8张(1:2000)。
完成了各种数据的汇总计算。
及时填制各种台帐资料,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深入开展储量挖潜工作,今年全矿共进行了6个工作面的储量挖潜,全年共挖潜803千吨。
测绘方面:全年共为掘进、开拓巷道进尺8100m 提供了测量服务,全部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测量队共测设30″导线45550余米(其中全站仪导线4300m),完成贯通41处,全部符合《规程》及工程要求;按设计定期进行岩移观测;完成地形图的补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