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学复习题

病毒学复习题

填空题1. 冠状病毒是_有包膜___的RNA病毒,呈皇冠状,其__单股正链__RNA约由30000多个碱基组成,为已知最大的RNA病毒。

2. __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__(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在我国又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3. SARS冠状病毒包膜主要包括三种糖蛋白,分别为__S蛋白__、__M蛋白__ 和 E 蛋白。

N4. 病毒的大小以__nm___为单位量度刺突蛋白、膜蛋白、包膜蛋白、核衣壳蛋白5.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_DNA或RNA__6. 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__烟草花叶病毒__7. 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_脂类_8. RNA病毒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主要原因是_DNA是双链闭合环状结构较RNA单链线状比较稳定__9. 跨膜蛋白通过特定的_折叠__和_弯曲__方式,实现分子的跨生物膜的运输。

10._____受体___决定病毒的宿主谱以及其感染某种动物的能力。

11. ___允许细胞__指对病毒的增殖复制具有支持作用的细胞。

12. 大部分RNA病毒的基因组为__单一组分___13. RNA病毒启始RNA合成的两种机制为__de novo __启始和引物依赖启始。

1114. 反转录酶具有四种不同的催化活性:RNA指导的或DNA指导的DNA多聚酶活性、DNA解旋活性和__ RNaseH __活性。

15. 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是由三种RNA聚合酶(Ⅰ、Ⅱ和Ⅲ)来分别完成的,只有RNA聚合酶__Ⅱ__能转录生成mRNA。

16. mRNA输出的底物是由RNA与__蛋白质__共同组成的核蛋白。

组蛋白、精蛋白等碱性蛋白17.大多数有包膜病毒通过__出芽__方式释放病毒粒子。

18. 绝大多数病毒只能感染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这种特性称为病毒的_组织亲嗜___性。

19.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主要激活Caspase-8,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主要激活__ Caspase-9__,二者都激活__ Caspase-3__ 。

20. HIV的__env __ 基因所编码病毒包膜蛋白gag,核心蛋白;pol,酶21. HIV感染靶细胞的第一步就是位于表面的__gp120__与靶细胞受体相结合。

22. 流感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_核衣壳__以及核心三部分。

23. 流感病毒的包膜中除了磷脂分子之外,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糖蛋白:___基质蛋白___和___糖蛋白突起___。

24. “H1N1”是病毒名称的缩写,其“H”指的是__血凝素___、而“N”指的是__神经氨酸酶___。

25._机体细胞免疫应答__是HBV肝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

HBV免疫介导肝损伤机制主要有固有免疫、T细胞免疫、与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26. IFN通过两种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直接抗病毒作用和__抑制病毒的复制__。

221.名词解释:Prions,核酸疫苗,抗原漂移,干扰素,缺陷病毒,细胞凋亡,病毒,进化假说,反转录病毒,基因重叠,膜蛋白,细胞嗜性,内吞作用,脱壳,滚卡复制,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元件,病毒感染,急性感染,局部扩散,血源性播散,细胞自噬,免疫应答,中和作用,CaspasePrions:朊病毒(prion)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其本质为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蛋白质称为朊蛋白。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DNA疫苗。

将能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病原体免疫基因片段和质粒重组,重组体直接注入宿主机体,使体内持续表达该抗原,进而又到处保护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新型疫苗。

抗原漂移: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抗原的小幅度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属于量变,没有质的变化。

干扰素: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某一基因位点改变,单独培养时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缺陷病毒;但当与另一种病毒(辅助病毒)在细胞内共同生长时,则可正常增殖。

33细胞凋亡: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通过有序的基因调控而诱导的细胞自杀。

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病毒:是一类体积小、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分子或仅有蛋白质构成,只能在活的、敏感细胞内营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的生命体。

进化假说:退化假说、细胞来源假说、与细胞生物体平行的进化途径。

由生命产生之前的RNA 世界中的能自我复制的分子进化而来,并与细胞生物体共同进化。

反转录病毒:具有逆转录酶的一类RNA病毒。

基因重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膜蛋白: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叫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细胞嗜性:病毒倾向于侵入某些细胞型(即其生物学的合适宿主)并在其中复制。

内吞作用: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

44脱壳:引起病毒衣壳的重新组成,从而裸露出病毒核酸的过程称为脱壳。

滚卡复制:细小病毒的基因组为线性单链DNA以ssDNA为模板,通过形成末端发装的回文结构进行自我引发复制。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反式作用元件: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病毒感染:病毒以一定的方式侵入宿主,在宿主的易感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基因表达,并在宿主机体内进一步扩散的过程。

急性感染:病毒在感染机体后,短时间内被清除或导致机体死亡的过程。

局部扩散:病毒入侵机体后,首先在局部进行增值、复制,当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后,可感染邻近的细胞。

血源性播散:局部感染的病毒可直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或感染内皮细胞后反复向血液内释放病毒。

55细胞自噬: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

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或液泡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

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和作用:特异性抗体通过与相应抗原决定簇结合,使毒素失去毒性、病毒失去感染敏感细胞能力、毒性酶失去酶活性等,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Caspase:全称为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caspase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

Caspase与真核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并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与凋亡调节。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核心蛋白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先将特异性抗体包被(吸附)到塑料微板孔中以捕捉标本中的相应抗原被夹在抗体之间,当加入酶的底物后显色,显色程度直接反映了标本中病毒抗原的量。

662.简答题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相应功能。

核酸,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携带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

蛋白质,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构成病毒壳体结构。

核衣壳:保护病毒基因组的有效屏障(无包膜病毒的感染过程中,衣壳蛋白作为吸附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分子结合);在感染初期传递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

基质蛋白:把内部的核衣壳蛋白与包膜联系起来。

跨膜糖蛋白:包被病毒的主要抗原。

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例,简述单链负性RNA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过程 P209亲代病毒--------吸附穿入脱外壳------暴露芯髓------RNA- ------互补RNA+ 或mRNA----------翻译出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结合成RNA复制酶、核蛋白帮助RNA+的形成或与核蛋白基因组结合完成病毒组装----------病毒释放简述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1、病毒通过与细胞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

又分为融合蛋白介导的融合、Env-A介导的融合及共受体介导的融合三种方式。

772、病毒通过内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

又分为酸催化病毒与细胞膜融合、半融合的中间过程、vRNP释放胞质中及核糖体进行的脱壳四种方式。

3、无包膜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又分为通过破坏内吞泡膜、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通过溶酶体的作用及通过卡维莱的作用四种方式。

呼吸道途径、肠道途径、泌尿生殖道途径以及经皮肤、眼结膜、角膜等部位侵入。

如今,在特殊情况下,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种的方式进入机体,如使用被污染的针头、被带病毒的动物叮咬等。

简述病毒的进化机制1、基因突变是病毒进化的基础: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是病毒进化的基本条件。

2、病毒遗传信息的互换:多数RNA病毒以RNA为中间体错配率高。

转入、插入、缺失、颠换3、自然选择:简述病毒免疫逃逸的机制 P3191、限制病毒基因的表达2、感染免疫特赦部位3、逃避抗体的识别4、逃避T细胞的识别5、抑制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886、阻碍抗原提呈7、干扰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8、免疫耐用(最有效的免疫逃逸途径)简述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的主要作用原理及三道免疫防线原理: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前者指机体对病毒初次感染的天然抵抗力,主要为单核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干扰素等。

后者指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抗病毒作用。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的,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

其上有三道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干扰素和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简述病毒对宿主的损害作用方式1、杀细胞效应(病毒感染细胞后造成可见的细胞变化):直接抑制或诱导细胞的凋亡,影响细胞的基本代谢。

(如:抑制宿主细胞的大分子合成、细胞膜功能障碍、影响细胞溶酶体及细胞器的功能)2、非杀细胞效应(病毒感染宿主后,并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基因组整合。

3、免疫病理损伤(病毒抗原刺激宿主的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间接损伤):T细胞(CD8+、CD4+)介导的病理损伤;B细胞介导的病理损伤;自身免疫(打破免疫耐受,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病毒超抗原(一些病毒蛋白是非常有效的T细胞刺激物)。

99试述合格的病毒疫苗应具备的特点 P3261、能激起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免疫记忆,对特定的病毒原可产生适当的免疫反应,包括天然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2、免疫持久,有较好的预防保护功能,最好有终生免疫力。

3、疫苗的安全性好,不致病,旁观者效应低,其毒种稳定、安全、有效、可控。

4、生物活性稳定,保藏期长,易于运输。

5、费用低廉,使用方便,公众认知度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