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腐蚀与防护-第六章 金属的钝化讲解
腐蚀与防护-第六章 金属的钝化讲解
• 像铁那样的金属或合金在某种条件下, 由活化态转为钝态的过程称为钝化,金 属(合金)钝化后所具有的耐蚀性称为 钝性。
钝化的意义
• 钝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利用 钝化现象提高金属或合金的耐蚀性。
• 向铁中加入Cr、Ni、Al等金属元素,研 制成不锈钢、耐热钢等。
• 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又希望避免钝化现 象的出现。如电镀时阳极的钝化常带来 有害的后果,它使电极活性降低,从而 降低了电镀效率等。
(3)交点在稳定钝化区
金属钝化性能更强,或去极化剂氧化性能更 强。在钝化电位Ep,满足 ic Ep i p ,两条 极化曲线的交点落在稳定钝化区。在自然腐蚀状 态,金属已能钝化,故称为自钝化体系。
(4)交点在过钝化区
当去极化剂是特别强的氧化剂时,在自然腐
蚀状态金属发生过钝化。
钝化膜的性质
• 多数钝化膜是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 • 在一定条件下,铬酸盐、磷酸盐、硅酸
• 如Fe在的0.5mol/L的H2SO4溶液中,外加电流引起的钝化。 ★阳极钝化和化学钝化的本质是一样的。
钝化的特征
(1)腐蚀速度大幅度下降。 (2)电位强烈正移。 (3)钝化膜的稳定性。 (4)钝化只是金属表面性质的改变。
钝化体系的极化曲线
活性溶解区 过渡钝化区
过钝化区
稳定钝化区
临界钝化电位
C
Ep
A
lgi维
E
钝 化 区 电 位 范 围
B
lgi
lgi致
关于Flade电位
(1)定义
在金属由钝态转变为活态的电位衰减曲线上, “平台”对应的电位称为Flade电位,记为Ef。Flade 电位表征金属由钝态转变为活态的活化电位。
Ef愈低,表示金属钝态愈稳定。 (2) Ef与溶液pH值的关系
Ef = Ef0 - K·pH
(1)交点位于活性溶解区
这种体系在自然腐蚀状态,金属发生活性溶解腐 蚀,只有阳极极化到钝化区内才能使金属钝化,故称 为阳极钝化体系,是阳极保护的适用对象。
(2)两条极化曲线有三个交点
两条极化曲线出现三个交点,分别在钝化区,钝 化过渡区和活性溶解区。在自然腐蚀状态,金属可能 发生活性溶解腐蚀,也可能钝化。实测阳极极化曲线 上将出现一段阴极极化电流区。这种体系也是阳极保 护的适宜对象。
钝化原因
• 引起金属钝化的因素有化学及电化学两种。
• 化学因素引起的钝化(自钝化),一般是由强氧化剂引起 的。如硝酸,硝酸银、氯酸、氯酸钾、重铬酸钾、高锰酸 钾以及氧等,它们也是钝化剂。
• 有些非氧化性酸也能使金属钝化,如Mo在HCl中、Mg在 HF中的钝化等。
• 电化学钝化(阳极钝化)是指外加电流的阳极极化产生的 钝化。
阳极钝化的阳极极化曲线
(1)AB段,称为活性溶解区(活化区) 阳极反应式 如 Fe Fe2+ + 2e
(2)BC段,称为钝化过渡区 阳极反应式 如 3Fe + 4H2O Fe3O4 + 8H+ + 8e
(3)CD段,称为稳定钝化区,简称钝化区 阳极反应式 如 2Fe + 3H2O Fe2O3 + 6H+ + 6e
(3) Flade电位的意义
如果金属钝化是由于表面生成氧化物膜,钝 态向活态转变是氧化物还原所造成。那么Flade 电位和钝化电位,以及氧化物生成平衡电位应 当相同。
关于二次钝化
在阳极极化到钝化区后,如果继续升高电位, 某些体系(如不锈钢(18~30%Cr)在10%H2SO4中) 会出现电流再次减小的现象,称为二次钝化。
金属的钝化
金属的钝化
• 钝化对控制金属在介质中的稳定性,提 高金属的耐蚀性是极为重要的。
• 但由于钝化现象的复杂性,人们对于产 生钝化的机制、钝化膜的组成与性质等 问题依然不十分清楚,仍有大量未知的 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 钝化的概念最初是来自法拉第对Fe在HNO3溶 液中溶解行为的观察。
• 把一块铁片放入HNO3溶液中,观察其溶解速 度与浓度的关系。发现铁片的溶解速度随硝酸 的浓度增加而增大,但当HNO3的质量浓度达 到 30-40% 时 , 溶 解 度 达 到 最 大 值 。 随 后 , 铁 的溶解速度随HNO3溶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如下图 所示。
真实极化曲线
活性溶解区
三点
交点位置
lgi
E
Ecor lgi
活性溶解区 钝化过渡区 稳定过渡区
lgi
lgi
E
Ecor
lgi
稳定钝化区
lgi
过钝化区
在Ep 在自然状态
|ic|<ip 活性腐蚀
|ic|<ip 活性腐蚀,或钝化
|ic|>ip 自钝化
过钝化
例
不锈钢在稀H2SO4 不锈钢在含氧H2SO4 不锈钢在稀HNO3 不锈钢在浓HNO3
1
电
流
密
度
(
10-3
cm2/A
Ef ①
)
10-6
④ Ef
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f
Ef ③
10-9
-800
-400
0 400
800 1200 1600
电位(mv,SHE)
各种PH下,Fe的阳极极化曲线和Flade电位
① 1N H2SO4,25℃。
② PH=4 缓冲溶液,25℃
③ PH=9.3 缓冲溶液,50℃ 。 ④ 10N NaOH,50℃
腐
蚀
速 度
10
passivation
×103 g/m2·hr
( )
active
5
passive
0
10
20
30
40
50
60
H NO3, %
Fe(Armco)的腐蚀速度与硝酸浓度的关系(25℃)
返回
• 这时把铁转移到稀的硫酸中铁不再发生 溶解。此时铁具有金属光泽,同贵金属 一样。
• 勋巴恩(Schnein)称铁在浓HNO3中获 得的耐蚀状态为钝态。
钝化体系的类型
腐蚀体系的稳定状态取决于真实阴极 极化曲线和真实阳极极化曲线的交点。根 据交点位置不同,体系可有四种类型。
金属钝化体系的类型
E
真实极化 曲线
E
ia
●
Ep
|ic|
E
ia
ia
E
●
●
●
Ep
●
|ic|
|ic|
● ia |ic|
实测阳极极化 E 曲线(虚线表示 阴极电流)
Ecor
lgi
E
E``cor E`cor lgi
(4)DE段,称为过钝化区 阳极反应式 如 4OH- O2 + 2H2O + 4e
钝化参数
(1)致钝电流密度,i致
i致表示腐蚀体系钝化的难易程度。
E
(2)致钝化电位,Ep
阳极极化的极化电位超过Ep才能使金
D
属钝化。
(3)维钝电流密度,i维
i维对应于金属钝化后的腐蚀速度。
(4)钝化区电位范围
钝化区电位范围愈宽,表明金属钝态 愈稳定。
盐及难溶的硫酸盐和氯化物也能构成成 相膜。钝化膜与溶液的pH值、电极电位 及阴离子性质,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