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0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第10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2)政策主导——优惠政策能争取到是好事,但政 策主导的倾斜面和着力点应当是争取政策的公平, 即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管理主导——对旅游业的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即 使是行业组织进行的行业管理,实质上也是政府管理 的一部分。所以管理主导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最直 接的体现。
(4)资金主导(导向)——政府投入在旅游投资中虽 是有限的,但运用得当可以发挥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导 向使用,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巨大杠杆效应。
业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发展国内旅游,最 终实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适度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发展 模式。 (2)特点
l 以先发展入境旅游来推动其他类型旅游的发展。 l 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政府 的作用不可忽视。
材料
l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模式(简称“美国模式”)。 l 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旅游业发达国家模式(简称“西班牙模式”) l 以印度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模式(简称“印度模式”)。 l 以斐济为代表的岛国模式(简称“斐济模式”)。
(二)经济学角度的比较
1、市场主导下的延伸型模式和政府主导下的推进型 模式各自形成、发展的基础不同。 2、上述两种模式形成、发展的动力也不同。 3、上述两种模式具有不同的运行特点。
四、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判断中国旅游经济发模式的依据 (一)中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1、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3、具有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4、具有优越的社会制度。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一)什么是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 作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 2、内容: (1)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3)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阶段) (4)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措施)。
3、层次——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 国家、地区和企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其中,全国战略 居统帅地位。
2、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1)坚持“三效”统一原则。 (2)加强全社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 (3)健全完善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总结
以上所述的政府主导战略、经济新增长点战略、旅游强国 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们互相融合和集中,构成了一个 “四位一体” 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
展规律,在以市场为主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基础上,充分 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促使旅游业更快发展的战略。 2、必要性 (1)旅游业自身的特点要求采取政府主导型战略。 (2)旅游业的激烈竞争要求采取政府主导型战略。 (3)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政府主导战略的有效性。
3、内容
(1)观念主导——各级政府首先要树立自身在旅游 业发展中的主导观念。
(三)可持续发展观
1、含义——指旅游业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 域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 的发展观念。
2、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特征 (1)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 (2)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 (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二)经济新增长点战略
基本特征: 1、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 2、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 3、产业关联度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 4、国际竞争力强,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 5、投资回收快,有利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旅游强国战略
1、含义——指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战略。这一战 略的核心是旅游发展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目标是大幅度持 续增强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旅游学角度的比较 1、发达国家具有市场主导的延伸型发展模式形成、发展 的基础和条件。 2、发展中国家则只能首先形成和发展政府主导下的推进 型旅游发展模式。 3、因此从旅游学角度比较,上述两种不同模式在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必然表现为不同旅游类别(国内游、入境 游、出境游等)发展的先后顺序上的差异。
二、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整体特征
(一)以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 向中心城市以外及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
(二)旅游产品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三)旅游形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
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四)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等级为主,由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 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相结合的设施体系。
2、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质量战略、价格战略、品牌战略、 人才战略等。
3、可能性(实施的条件)
(1)过去20多年中我国旅游业始终以超前于国民经济总 体增长速度的势头发展。今后较长时期内有望保持这一 势头。
(2)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已有巨大提高, 为旅游业进一步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中国拥有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 (4)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 (5)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五)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 进行微观支持与管理向主要进行宏观调控方向演进。
第二节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三种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一)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1、含义——指从经济或产业角度出发,国家或企业 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定义——指以各个时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或通过制定旅 游产业政策来实现其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2)主要发生的国家(地区) l 具有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历史传统的国家(地区)。 l 需要在短时期内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地区),
即所谓的“赶超型国家(地区)”。
(三)延伸型与推进型
1、延伸型模式 (1)定义
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国内旅游为前导,在国内 形成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最终实现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全方位发 展的模式。 (2)特点
l 它的发展是由境内向境外延伸; l 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
2、推进型模式
(1)定义 是指先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在由入境旅游形成旅游产
(二)决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潜力。 3、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 4、其他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 策、市场需求、国际环境等等)。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政府主导战略 1、含义——指各级政府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和旅游经济发
(1)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国际旅游为主。 (2)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 (3)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二)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1、含义——指从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既考虑旅游业发 展的经济功能,又考虑其社会功能的发展观。
2、双重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的。 (2)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 (3)旅游业发展的规模较大,速度相对较低,但质量高、 效益好。
二、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一)超前型与滞后型
1、超前型模式 (1)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超越了国民经济总 体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 济中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和地区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2)必备条件
l 拥有足以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l在境外存在对其旅游资源的市场需求并有相应
必要的外部投资。 l 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是采取这种模式的前
提条件。
2、滞后型模式
(1)定义 又称自然发展模式,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旅游产业便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发展模式。 (2)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l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l 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l 旅游需求与供给对称式发展。
1、定义 旅游经济模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
产业发展或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和相对稳定 性的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调节机制、分配形式等的 总体理论抽象或概括,又可称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
2、决定不同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 (3)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或阶段。
第十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一)经济模式定义 经济模式是指在经济发展或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 明特征和相对稳定性的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调节机制、 分配形式等等的总体的理论抽象或理论概括。又可称经济发 展或运行的总体方式。
(二)旅游经济模式
4、措施
(1)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 (2)宏观管理法制化。 (3)行业管理规范化。 (4)经济运行有序化。 (5)旅游消费普遍化。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无论穷国、富国、穷人、富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是要不危害后代人的满足,即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三是 要使发展建市场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
1、市场主导型模式 (1)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的
发展模式。 (2)特点 l 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自行调节和自行均衡。 l 政府主要通过市场参数间接地调节旅游经济运行。 l 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市场的需求。
2、政府主导型模式
(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尚不富裕。 2、“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 了
旅游业发展。 3、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