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16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是以它正常情
况下协调阴阳的功能为基础,针灸、 按摩、气功等疗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 穴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 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使之 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 复”。
4
针灸疗法的特点
1、适应症广、疗效独特;1979年WHO列出针灸
适宜治疗43种病,目前统计针灸治疗的病症已达300多种,包括 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种,其中对100种左右有较好、 很好的疗效。
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 3、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60年代电疗机、70年代激
光治疗仪,80年代出现微波针、电磁针,90年代电脑针灸仪。
体表”,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 五官七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 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 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 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一致。
15
3.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当病邪侵犯人体时,正邪交争, 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一般 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 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如 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 位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 等。
13
经络的作用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
关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 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 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 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 作用来实现。
14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脉运行气血,“内联脏腑,外通
5
WHO针灸治疗适宜种病
1﹒急性鼻窦炎 Acute sinusitis 2﹒急性鼻炎 Acute rhinitis 3﹒感冒 Common cold 4﹒急性扁 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5﹒急性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 6﹒支气管气 喘 Bronchial asthma 7﹒急性结膜炎 Acute conjunctivitis 8﹒中心性视网膜 炎 Central retinitis 9﹒近视(儿童) Myopia(in children) 10﹒单纯性白内障 Catarac (without complications) 11﹒牙痛 Toothache 12﹒拔牙后疼痛 Post extraction pain 13﹒ 牙龈炎 Gingivitis 14﹒急慢性咽炎 Acute and chronic aryngitis 15﹒食道、贲门痉 挛 Spasms of esophagus and cardia 16﹒恶逆 Hiccough 17﹒胃下垂 Gastroptosis 18、急、慢 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21﹒单纯性急性十二指肠溃 疡 Acute and chronic duodenal ulcer 22﹒急慢性结肠炎 Acute and chronic colitis 23﹒急性 菌痢 Acute bacillary dysentery 24﹒便秘 Constipation 25﹒腹泻 Diarrhea 26﹒肠麻 痹 Paralytic ileus 27﹒头痛 Headache 28﹒偏头痛 Migraine 29﹒三叉神经 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30﹒面神经麻痹(早期如3到6个月内) Facial palsy (within 3 to 6 months) 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Pareses following a stroke 32﹒周围性神经 疾患 Peripheral neuropathy 33﹒小儿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早期如在6个月 内) Sequelae of poliomyelitis 34﹒美尼尔氏综合症 Meniere’s disease 35﹒神经性膀胱功能 失调 Neurogenic bladder dys 36﹒遗尿 Nocturnal enuresis 37﹒肋间神经 痛 Intercostal neuralgia 38﹒颈臂综合症 Cervicobrachial syndrome 39﹒肩凝 症 Frozen shoulder 40﹒网球肘 Tennis elbow 41﹒坐骨神经痛 Sciatica 42﹒腰 痛 Low back pain 43﹒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络脉与四肢的关系
上肢: 内侧—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 外侧—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 下肢: 外侧—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 内侧—足三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
12
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人体内脏以脏(实心)为阴,腑(空心) 为阳。 五脏: 心、 肝、脾、 肺、 肾 、 心包 相表里 ↑ ↑ ↑ ↑ ↑ ↑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脏之在胸者(肺、心、心包)联系手阴经, 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
6
二、经络与腧穴
7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 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 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 节者也。”
8
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 门学说。《灵枢·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 之所生,病之所成,人之所治,病之所起,学 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 也。”
9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
1
目录
一、针灸学概述 二、经络与腧穴 三、危险穴位针刺法 四、针灸操作方法
2
一、针灸学概述
3
什么是针灸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继承和 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 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 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 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包括经络、腧穴、刺灸、针灸治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