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课件

8.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课件


4/16/2014
《人形彩陶壶》高33.4厘 米
这件彩陶壶采用彩绘和贴塑相结合的手 法塑造了一个全裸的人体。 壶身腹部两耳上 方绘两大圆圈纹,其间填以网纹,前后又施 有蛙纹(蛙纹隐寓生殖主题)。正面中部蛙 纹略去,在空档处贴塑彩绘人体像。 人体正 面全裸,头部贴塑在壶颈上,躯体上堆塑了 肚脐和双乳,乳头特意用黑彩描绘。女性生 殖器官用雕塑完成,象一个突出的符号放在 腹部,也是陶壶的正中位置。 这件制品很可 能与母神崇拜有关,表达了先民祈求繁衍生 殖的强烈观念。而陶容器(如壶)形态上也 接近孕妇隆起的腹部,陶壶上贴塑人形,更 揭示了陶壶的象征性。这件《 人形彩陶壶》 是赋予日用器皿以神圣观念 的经典作品。 1982年辽宁省朝阳市喀左东山嘴红山文 化的石砌圆形祭台基址中,同时发现了好几 个陶质塑像。陶塑人像都有隆起的腹部和肥 硕的臀部,有明显的孕妇特征。这类陶塑当 是祈求生育、繁殖的母神崇拜物。
4/16/2014
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2.炊器,有罐、鼎、鬲等;
3.饮器,杯、角、觚(gu)、(gui)等;
4. 食器,有碗、钵盘等
5.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4/16/2014
中国彩陶的两大特点
一是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国文
陶器图案的几大类型(一)
半坡类型的彩陶
以西安半坡、临时漳姜寨、宝鸡北首岭为代表 底式平底钵、平底盆、彭腹罐、细颈瓶等施彩
花纹绘在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置
4/16/2014
龙山遗迹 陶罐 龙山遗迹 陶瓮
龙山遗迹 陶豆
4/16/2014
陶 山东日照出土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山东日照出土 龙山遗迹 陶碗
陶器的用途
多说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
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 人对再生的向往。
4/16/2014
面与魚形的组合是它的代表性纹饰。常见的器形有平底钵,直口尖底 瓶、卷沿浅腹圈底(或小平底)盆
网船形彩陶壶 陕西宝鸡出土
人面魚纹彩陶盆 陕西西安出土
4/16/2014
底陶瓶 陕西临潼出土
几何纹彩陶盆
庙底沟型彩陶:是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它晚于半坡型
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 罐、长颈罐、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纹饰有几 何形图案,如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 网格纹等。同时也有仿生纹和植物纹等。
4/16/2014
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
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 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 龙虎图,距今6000年左 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 的重视,被誉为“中华 第一龙”。1958年甘肃 甘谷县西坪出土的一件 彩陶瓶,上面描绘了一 条鱼龙的形象,可以说 是陶器上 最早的龙纹。
4/16/2014
1975年出土于庄浪县
它们都经历了从土陶、彩陶、黑陶或红 陶,向釉陶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人类物 质和精神同步发展的“陶器时代”。
4/16/2014
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 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 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 灰褐陶,最后出现彩陶。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新石器时代陶器从 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 响。北亚和东北亚日本也出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向北非尼罗河流域和欧洲 东南部传播。尼罗河流域也出现了新石器时期陶 文化。欧洲南部、东部的地区也出现了陶文化。 总之,新时期时代,陶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在 世界范围内被发现,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某种普适 性。
4/16/2014
陶从它产生的最初开始就兼
有日用和神器的双重性能。 龙凤图腾是原始先民神圣崇 拜观念的产物。湖南省高庙 文化遗址发现了7400年 前原始人类的祭祀遗址,并 且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 巫术有关的艺术神器。其中 有一块白陶罐残片,上面戳 印着似凤凰的鸟形图案,高 庙遗址出土的凤鸟陶片,是 陶作为祭祀神器的最早的考 古学证据。
4/16/2014
动 物 纹 彩 陶 壶 希 腊 公 元 前 7 世 纪 末
4/16/2014
阿甲利斯与阿扎克斯战后休息 BC6世纪
双耳陶瓶局部 图
4/16/2014
红 绘 式 彩 陶 瓶 希 腊 公 元 前 5 世 纪
4/16/2014
各 种 造 型 的 彩 陶
4/16/2014
各 种 纹 样 的 彩 陶
4/16/2014
彩陶的象形图案
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
多样,最基本的主题 是生殖主题。有大量 的鱼、蛙、 植物果实、 花朵的描绘 对人类的象征意义
4/16/2014
特殊图案
半坡出土的人面鱼
纹盆
4/16/2014
特殊图案
在青海大通上孙家
寨出土的马家窑类 型的拉手人纹彩陶 盆
4/16/2014
化观念的演进同步
二是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
法则相合
4/16/2014
图片欣赏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 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 使图案灵活多变。
4/16/2014
图片欣赏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 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 成与器形相协调。
4/16/2014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4/16/2014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代彩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状况。
2.能够感受古代彩陶艺术的艺术特征与审美
风格,并对其进行欣赏与评价。 3.能够体会与品位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魅力,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4/16/2014
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大 源头和三大体系。 两大源头:一是中国,二是西亚。从目 前考古材料看,世界各地大多数新石器遗 址都有陶垣曲出土
蜥蜴纹彩陶瓶 甘肃武山出土
4/16/2014
鹳衔魚纹彩陶缸 河南邓汝出土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分为石岭下、马家
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 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飞橙黄为 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 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 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 的器皿里面饰彩。
陶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陶器,是由粘土或以 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 烧制而成的制品的命名,瓷器则是用瓷土(高岭土) 烧制的制品的命名。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凡 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采 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 陶瓷。我们把人类烧制陶瓷的工艺流程总称为陶瓷 艺术(简称为陶艺)。陶瓷艺术处在不断的继承和 发展的变化之中。 由于陶土的宜取宜塑,当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 之后,陶器就成了人类最日常、最普遍的工艺制作。 从大约一万年前直到今天陶瓷一直没有退出人类日 常生活的场景。 陶瓷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大汶口文化
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 大汶口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 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东 、江苏北部、河南东部等地.有泥 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 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 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 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 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 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八角星形彩陶豆 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 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 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 花叶等。
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 烧前彩画,不易脱落,以黑彩为主、 兼用红色。主要器型有碗、钵、杯、 罐、瓮、瓶、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 线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
4/16/2014
仰韶文化图示
仰韶文化
公元前5500—前3000年
半坡型彩陶
庙底沟型
4/16/2014
半坡型彩陶:因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人
韩店乡西面源头的齐 家文化《龙纹镂空响 铃陶罐》,肩部阴线 刻划蛇形龙纹缠绕其 间,龙为蛇首,细长 身、卷尾,龙身刻箭 矢状鳞纹。为齐家文 化陶器中以蛇形为其 主体的龙纹雏形,学 者们则称为“蛇龙变 化”。罐内隔开为上 下两层,上层可盛水, 下层内置陶丸两只, 晃动摇响,龙吟细细。
4/16/2014
鸭形彩陶壶 青海民和出土 谷纹方格彩陶壶 甘肃景泰出土 人形纹彩陶罐 青海乐都出土 菱形纹彩陶罐 甘肃永昌出土
旋纹双耳彩瓶 甘肃永靖出土
束腰彩陶罐 甘肃永登出土 带盖菱形纹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4/16/2014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出土
漩涡纹尖底瓶 甘肃陇西出土
双联彩陶罐 青海民和出土 波折纹有流彩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女娲神话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
世神话。 两点暗示:
1. 2.
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 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
4/16/2014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 老的创世神话。天神女娲用黄 土捏成了一个一个灵巧的活人, 甚至用藤子搅拌泥浆,甩向地 上,溅落的泥点也变成了人。 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 个神话至少对应于两个史实: 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 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 二是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 造陶器。生殖崇拜是原始彩陶 艺术的主要母体。中国历史博 物馆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马家 窑文化的《人形彩陶壶》,就 是以生殖崇拜作为装饰母题的 典型制品。
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