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

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八五”计划——(1991-1995)机电产品在各类商品贸易中增长最快,成为贸易额最大的一类商品。

“九五”计划——(1996-2000)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更快。

这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

【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例】“十五”计划——(2001-2005)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内容: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由以数量增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商品出口。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内容: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答:1)经济体制因素2)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3)申请者谈判成员的谈判水平。

27.外贸立法管理手段的特征:答:(一)法定性(二)权威性(三)强制性(四)规范性28.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1)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要求2)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3)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29.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立法主要呈现特点:国家颁布的外贸法律、法规集中体现了国家对对外贸易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计划经济的特点。

(简略-P133)30.立法情况:1992-2000年,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合同法》。

立法特点:外贸宏观调控从以行政直接控制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为主的轨道。

31.国内法渊源的内容: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规章32.《对外贸易》于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

*33.《对外贸易法》的立法宗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对外贸易(二)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34.《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是对外贸易法确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基础,贯穿于对外贸易立法、执法、守法过程中。

P139--14135.对外贸易促进措施:***简答题答:1)国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

2)国家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对外贸易发展基金、风险基金。

3)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

4)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5)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对外贸易经营者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对外贸易。

6)引进来(展览、博览会)36.(1)《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简称《商检法》于1989年颁布,2002年进行修订,是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的基本法。

(2)《海关法》于1987年颁布,2000年修订,是海关一切职能行为的基本规范;海关具有四项基本职能,依次是监管、征税、查私、统计及其他海关业务。

(3)《反倾销条例》简称《条例》于2001年12月10日颁布。

(4)《反补贴条例》简称《条例》于2001年12月11日颁布。

(5)《保障措施法》于2001年12月12日颁布,包括总则、调查、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的期限与复审、附则。

(6)《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于2001年12月10日颁布--课本P147-14837.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颁布的主要法律有《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38.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主要有《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

39.主要服务也立法——金融业--主要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

40.2009年12月《旅游法》起草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1月31日至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国家旅游局配合起草《旅游法》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010年5月18日,国家旅游局召开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起草《旅游法》专家论坛会,通报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的调研情况。

41.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1)对资本输出国的贸易效应:出口引致效应(由于国际直接投资而导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等出口的增加)出口替代效应(由于国际直接投资而导致出口减少)反向进口效应(由于国际直接投资而导致进口增加)进口转移效应(由于国际直接投资而导致的进口减少)2)对资本输出国的贸易效应:进口替代效应、出口创造效应、进口引致效应42.经济调控手段的特点:(一)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二)间接性(三)非歧视性(四)非强制性43.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调节功能2)控制功能3)核算功能4)监督功能44.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2)---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45.对外贸易税收的作用:1)对外贸易税收可以保护一国在对外贸易交往中的利益2)国家运用对外贸易税收可有效调控经济运行3)对外贸易税收可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4)协调和保护外贸平衡46.征收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 1)增加财政收入2)限制资源性产品的过渡出口3)限制短缺产品的过度出口4)保护国内产业47.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主要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简答题1)价格效应 2)效消费应 3)保护效应 4) 贸易效应5)收入效应 6)贸易条件效应 P15948.出口退税原则:“先征后退”、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 退税”的退税原则。

49.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增值税和消费税。

50.逆差 顺差 P170--171 需记住51.进出口信贷制度,P175-17652.2005 年 7 月 21 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 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53.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特点:1)统一性 2)速效性 3)强制性 4)纵向性 5)规范性54.《对外贸易法》还确立了我国对某些货物实行禁止、限制管理的原则和管理 制度。

55.我国把货物进出口管理划分为禁止或限制进出口货物、自由进出口货物、特 殊进出口货物三类,分别进行管理。

56.对限制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实行配额、许可证等方式管理;对限制进口或 者出口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对部分进口货物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57.进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原则: 1)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2)实行“一关一证”、 “一批一证”管理 3)必须讲求时效性 4)出口商品价格必须符合商会协调 的出口价格。

58.出口配额管理分类:1)主动配额管理 2)被动配额管理 P190--19159.进出口商品检验原则-五项原则:1)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 2)保护动物或者 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3)保护环境 4)防止欺诈行为 5)维持国家安全60.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四项任务:法定检验、监督管理、公证鉴定以及认 证管理。

61.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的意义:它是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 各方合法利益,增加本国财政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促 进对外贸易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62.中国进口税则分设 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和普通税率按税率排列则是: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63.海关监管程序为:申报---查验---证税---放行。

外汇管理P200-20964.P237表10-1需看记65.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点:1.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2.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宽 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4.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远不如国际货物贸易。

66.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表现:1.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3.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稳步上升。

67.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形式有:服务产品移动的壁垒;人员流动壁垒;资本流动壁垒;服务提供者开业权的壁垒;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货物流转壁垒。

68.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1.服务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2.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比重逐步提高 3.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我国主要服务贸易伙伴 4.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 5.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 6.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7.服务贸易逆差规模逐渐扩大8.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市场比较集中9.服务业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

69.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在对外贸易的地位不高2)服务进出口对象过于集中3)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5)服务贸易人才缺乏70.中国扩大服务出口应采取对策:1)大力发展服务业2)优化服务产业结构3)发挥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4)多方式、多层次发展服务出口贸易5)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6)提高服务出口质量7)加强政府对服务出口的支持8)重视人才培养71.国际技术贸易的交易方式主要有:许可证贸易、技术服务、国际合作生产和国际工程承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