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理规划最新版2020

监理规划最新版2020

XXXXXX供电工程XXXX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八年五月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目录1 工程项目概况 (1)2 监理工作范围 (7)3 监理工作内容 (7)4 监理工作目标 (18)5 监理工作依据 (23)6 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30)7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计划 (31)8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31)9 监理工作程序 (34)10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2)11 新技术应用控制措施 (71)12 绿色施工控制措施 (71)13 工程创优控制措施 (76)14 标准工艺应用监理控制措施 (88)15 强制性条文监理检查控制措施 (93)16 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96)17 监理工作设施 (108)18 安全管控责任清单 (109)前言受国XXX的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工程监理任务。

公司领导对本工程极其重视,为确保工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专门挑选本公司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监理人员组成了工程项目监理部。

监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开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全面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重要依据。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组织全体项目部人员针对本工程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工程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结合以往工程的监理经验,编制本工程监理规划。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有关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7〕1056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基建质量日常管控体系精简优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8〕294号)及业主项目部《建设管理纲要》,为确保国网公司十二项配套政策有效落地,特编制《监理规划》。

1 工程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工程规模:线路亘长:两条单回架空线路,线路长度同塔双回路部分0.062Km,单回路部分9.473+9.297km。

御东220kV变电站御官I、II线倒间隔,拆除线路长度2×0.0275km(同塔双回),拆除旧塔2基,新建线路同塔双回路0.458km,新建3基铁塔;重新紧放线0.157km(同塔双回)。

线路起于御东220kV变电站220kV出线架构,止于大同南牵引站220kV变电站架构。

共计使用64基铁塔;其中:A线与B线同塔双回路1基,A线新建铁塔30基;B 线新建铁塔30基,倒间隔改造新建铁塔3基。

其中,A线新建单回路直线塔18基,单回路转角塔12基;B线新建单回路直线塔18基,单回路转角塔12基;倒间隔改造部分新建双回路终端塔1基,双回路分歧塔1基,双回路转角塔1基。

基础型式:原状土基础、台阶基础、板式基础。

杆塔形式:全线铁塔采用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2B4、2B6、2E4、2E6模块,共8种杆塔型式;其中,直线塔3种,耐张塔5种。

(1)新建线路导线:采用2×JL/G1A-240/30钢芯铝绞线。

地线:采用一根24芯OPGW光缆,另一根采用JLB35-120铝包钢绞线。

(2)倒间隔改造导线:2×JL/G1A-400/35钢芯铝绞线;地线:2根为36芯OPGW光缆。

1.1.2 地形比例沿线均为平地,交通较为方便,100%平地。

1.1.3 导、地线防振:本线路采取加装防振锤做为导、地线的防振措施,JL1/LHA2-210/220防振锤采用FDNJ-4/5型;L1/LHA2-240/30防振锤采用FDNJ-3/4型;JLB35-120防振锤采用FDNJ-1/2型;GJ-80防振锤采用FDNJ-2/G型。

1.1.4 绝缘子和金具根据《山西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的编制说明及实施细则,本工程绝缘配置如下:1、悬垂串:采用1片大帽瓷绝缘子U120BP/146M(爬电距离365mm,结构高度146mm)加FXBW-220/120-2复合成绝缘子(爬电距离6340mm;结构高度2350mm)。

统一爬电距离为60.37mm/kV。

2、跳线串:采用1片大帽瓷绝缘子U120BP/146M(爬电距离365mm,结构高度146mm)加FXBW-220/120-2复合成绝缘子(爬电距离6340mm;结构高度2350mm)。

统一爬电距离为60.37mm/kV。

3、线路侧耐张串:线路侧耐张串拟选择U120BP/146-1型防污型钢化玻璃绝缘子,破坏荷载为120kN,单片爬电距离450mm;结构高度146mm,每联18片,统一爬电比距达到55.45mm/kV。

4、进线档耐张串:进线档耐张串拟选择U70BP/146D防污型盘型悬式瓷质绝缘子组成,破坏荷载为70kN,单片爬电距离450mm;结构高度146mm,每联18片,统一爬电比距达到55.45mm/kV。

1.1.5 防雷保护和接地(1)全线架设双地线作为防雷保护措施;(2)双回路铁塔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0°,单回路部分对导线的保护角度不大于10°。

(3)铁塔上两地线间距不超过导地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4)所有铁塔均需逐基接地;(5) 根据土壤电阻率的不同,分别采用大方形环(矩形环)家放射线或四个小方环加放射线的接地装置。

接地引下线、接地体、放射线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6) 在敷设放射线时,须避开管道等设施,以免对其造成影响;(4) 接地体的埋深:大于耕地深度且不小于0.8米,平丘不得小于0.8米;(5) 铁塔的工频接地电阻,平地不大于7Ω,山地不大于10Ω,变电所终端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1.1.6 铁塔结构材料及连接1、铁塔的主材、斜材均采用热轧等肢角钢,主材为Q345B、Q420B 级钢,斜材及其它材料为Q235B 级钢。

杆件连接螺栓选用以施工图为准。

所有铁部件均采用热镀锌进行防腐。

2、铁塔部件的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塔脚板及局部构件采用焊接,所有连接螺栓M16、M20 均采用6.8 级,M24 采用8.8 级。

3、焊条:Q420 钢采用E55,Q345 钢采用E50,Q235 钢采用E43,Q345 钢与Q235 钢焊接时采用E43,Q345 钢与Q420 钢焊接时采用E50。

1.1.7 铁塔防松防盗线路铁塔螺栓、杆件被盗造成倒塔的严重现实,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直接危及着线路安全运行,故本工程全部铁塔10 米以下所有连接螺栓均需采取防盗措施,10 米以上所有螺栓加装扣紧螺母防松。

重要交叉跨越铁塔采用全塔防盗,具体杆号详见铁塔加工说明卷册。

1.1.8 基础材料钢筋:HPB300、HRB400;地脚螺强度栓:Q235、35#优质碳素钢1.1.9 混凝土等级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和地脚螺栓保护帽混凝土等级为C15。

1.1.10 覆冰情况本工程基本风速为27m/s(10m高),导线设计覆冰厚度10mm,地线支架校验覆冰厚度较导线覆冰增加5mm。

1.1.11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1.1.12 交通运输情况交通运输情况:本标段地形全部为平地。

施工道路主要采用车辆运输,交通较便利。

1.1.13 工程建设特点及难点(1)沿线交叉跨越多。

施工跨越与产权、辖权单位或部门的协调工作量较大、费时较长,需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提前完成跨越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审查,及早办理跨越手续的申请、报批,以免影响总体的施工进度计划。

(2)涉及拆迁及青苗补偿点多,属地协调难度大。

(3)环保水保要求高。

本工程农田、林区地质特征突出,在进行材料运输、施工临时占地需要占林地、田地,弃土处理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施工中应注意谨慎选择施工运输道路,减少占地,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1.2 工程建设目标根据“工程平安、质量优质、工期高效、造价合理、环境友好”的创优总体要求,制定本工程目标:(1)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目标:按期开工,按期投产,创建国网优质工程。

(2)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满足国家和行业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1、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率100%。

2、工程缺“零缺陷”投运。

3、实现工程达标投产及优质工程目标。

4、工程使用寿命满足国网公司质量要求。

5、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原因造成的六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件。

(3)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确保实现以下安全目标:1)不发生六级及以上人身事件。

2)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的六级及以上电网及设备事件3)不发生六级及以上施工机械设备事件。

4)不发生火灾事故。

5)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6)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

7)不发生基建信息安全事件。

8)不发生对公司造成影响的安全稳定事件。

(4)文明施工和环保文明施工目标: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加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与评价考核。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实现基建安全文明施工“六化”管理,即“安全制度执行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个人防护用品标准化、现场布置标准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营造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

环境、水保目标:确保工程环保、水保设施建设“三同时”,落实工程环保、水保方案及批复意见,推行绿色施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和谐工程;确保竣工前完成工程拆迁、迹地恢复;确保工程顺利通过环保和水保验收。

(5)工期和投资管理工期管理目标:2018年5月30日开工,2019年6月30日投运。

投资控制目标: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工程技术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严格规范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严格执行合同,做好工程项目结算工作,实现工程造价与结算管理目标。

(6)工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和建设管理单位的有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档案管理,将档案管理纳入整个现场管理程序,坚持归档与工程同步进行。

确保档案归档率100%、资料准确率100%、案卷合格率100%,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准确、规范、真实、系统、完整。

同时保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移交竣工档案。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移交档案依据、范围满足:1)《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

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3)《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数码照片管理工作要求》(国网公司基建安质〔2016〕56号)4)《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基建质量日常管控体系精简优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8〕294号)5)档案资料一次通过档案室档案验收。

6)设计图纸、设计技术文件资料实现数字化移交。

(7)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工程服务,开发、运用输变电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保证信息的及时收集,准确汇总,快速传递,充分发挥信息的指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