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主观题专项练习(含答案)班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1.“期中考试结束后,学校要开家长会,能不能不要妈妈去?让姐姐去是最好的。
”在广州一所中学上八年级的洋洋(化名)悄悄地对爸爸说。
原来,洋洋的妈妈比较肥胖、穿着太“随意”,而姐姐平常打扮时尚,让姐姐去开家长会,洋洋觉得脸上特有光彩。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材料中的洋洋一家属于什么类型的家庭结构?(2)在以上家庭关系中,最主要是什么关系?洋洋应该怎样对待这一关系?【参考答案】(1)洋洋一家属于核心家庭(2)①与父母的关系。
②洋洋不能因为妈妈的外表、穿着就嫌弃妈妈。
这样做会伤害妈妈的感情,不利于建立与父母的亲情关系。
③洋洋应该了解父母,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2. 10岁的儿子有些叛逆,迷上了网络游戏,当父亲在网吧找到他后很生气,回家就将他捆绑在猪圈的横梁上,用竹条抽打……邻居纷纷指责其父,其父却说:“作为父亲,我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别人管不着。
”请你辨析材料中父亲的说法。
【参考答案】①以上观点错误。
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孩子迷上网络游戏,作为父母,应及时教育孩子,尽到教育孩子的义务。
③但教育孩子不是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而要注意方式,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
将孩子捆绑在猪圈里,用竹条抽打,是虐待子女的表现。
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邵帅1岁时,她的父母离异。
10年后,当得知在北京打拼的妈妈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时,他毅然办了休学,和姥姥一起来到北京照顾住院的妈妈。
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邵帅缠着医生说:“我爱妈妈,她给了我生命,没有妈妈哪有我啊!”后来,邵帅成功地为妈妈捐献了骨髓血和造血干细胞,年仅12岁的邵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真谛。
邵帅捐髓救母、真情反哺的孝心与勇气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我爱妈妈,她给了我生命,没有妈妈哪有我啊!”这句话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请为你的同龄人提供感恩父母的好方式。
【参考答案】(1)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
②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教诲,每一步都渗透着父母的心血。
③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
④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①对父母有礼貌,经常向父母送上亲切的问候。
②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
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
④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4.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
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
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
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你认为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其具体表现是什么?(2)请你告诉小芳,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她带来哪些危害?(3)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参考答案】(1)逆反心理。
具体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哪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2)可能带来:①结果就会自己惩罚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②造成亲子隔阂。
③上海了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3)①小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和沟通。
②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5.郎朗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钢琴王子”。
他小时候也有被父亲打的经历。
有一次,郎朗因为学校有事回家晚了,耽误了练琴,父亲一怒之下抓住他就揍了起来……如今,已经成名的郎朗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对父母没有任何怨恨,反倒是父亲觉得十分愧疚。
郎朗说:“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打骂子女固然不对,但做孩子的不用怀疑父母对你的爱!”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做孩子的不用怀疑父母对你的爱”这句话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如果你遇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恰当时,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1)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
②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教诲,每一步都渗透着父母的心血。
③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
④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出其中的3点即可)(2)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
②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作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回避、疏远和顶撞。
③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主动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等。
【第二单元】1.材料一:据调查,有的人非常渴望友谊,但他们却不肯向对方敞开心扉,结果找不到朋友。
一位中学生曾经写信诉说没有朋友的烦恼。
他说:“上了中学以后,也许大家都长大了的缘故吧,我变得深沉、冷漠,课下我不愿和同学交谈、开玩笑,课堂上不愿发言……”一些中学生还经常抱着“你不和我交朋友,我还不稀罕和你交朋友呢”的心理来为人处事。
材料二:某研究机构曾做了一个“沟通障碍(不善交际与言谈)与求职”的调查问卷。
其中”“根据你自己的求职经历,你认为求职的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没有关系?”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很有关系”的占70.7%,回答“有一点关系”的占27.1%,而认为“关系不大”和“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仅占2.2%。
另外,93%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参加交际或口才方面的培训和锻炼,认为没有必要的人仅有6.8%。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材料一中“你不和我交朋友,我还不稀罕和你交朋友呢”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错在那里?如何才能解除没有朋友的烦恼?(2)作为中学生,材料二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①典型的闭锁心理表现。
②这种心理容易产生人格障碍,影响我们良好品行的形成,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会使人际关系萎缩,使自己陷入孤立。
③要想解除没朋友的烦恼,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地人,这样才能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快乐,同时也会被更多的人接纳。
(2)中学生需要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 2015年某日,广州市某中学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成长变化,懂得如何正确的处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
看了上述材料后,我校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一次以“青春期如何与异性交往”为主题的班会。
请你也参与其中。
(1)在班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异性同学之间不会有正常的交往和真正的友谊,没有必要交往。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请你谈一谈在学习生活中应如何正确的与异性同学交往。
(3)请你为班会拟写一条相关的主题。
【参考答案】(1)①该观点不正确。
②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②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③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④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强自己性别意识。
(2)①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把握分寸。
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和频率。
(3)春天要做春天事,夏天不摘秋天果;少男少女交往过密,爸爸妈妈伤神揪心。
3. 2013年2月14日《羊城晚报》报道,古槐基是惠东县偏远山区安墩镇水美小学梅坪教学点的退休教师,3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大山里的教学点,被人们称为“广东好人”“最美乡村教师”。
10多年前,他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耐,站在讲台上站不稳,走在路上经常突然下蹲,睡在床上腿脚都伸不直。
但是他一想到“大山里就我一个老师,走了孩子就会听课,上学没有保障”,就一直坚持留下来。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古槐基老师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美德?(2)看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回报老师对我们的无私教诲?【参考答案】(1)对学生极大的、无私的爱。
以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凝结着人类真善美和崇高奉献的精神,传播爱与美,人类智慧的结晶。
(2)①知师、信师、爱师、敬师。
②认真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③遵纪守法,努力成长为对祖国、社会有用的人才,用优异的表现回报老师对自己的无私教诲。
4.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底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
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
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阅读材料后,请你辨析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
【参考答案】①小浩的言行错误。
②小浩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
对待批评,我们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以小浩同学应该主动把纸团捡起来。
③小浩对老师有误解时不应顶撞老师。
当被老师冤枉或误解时,我们应该首先原谅老师的错误。
④过后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机和方式,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真相,指出老师的错误,且没有伤害老师。
【第三单元】1. 约克是美国人,在中国留学了三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中国同学小李称赞他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地道。
”约克说:“真的吗?谢谢你!”小李因此认为约克是个容易满足、不够谦虚的人。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约克真的不够谦虚吗?(2)你认为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不是。
(2)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这题的答案让人心醉,超级简单,所以大家也不必多想╮(╯_╰)╭。
当然,这跟设问方向清晰、简单,也有关系。
)2. 2012年5月2日,第四节中国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圆满结束。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魅力家乡·人文荟萃”为主题成立了探究小组,请你参与。
旅游节期间,一批外国友人应邀来到该校参观,小张同学代表探究小组采访了外国友人,就双方的文化习俗展开了对话交流。
尽管小张语言交流不够流畅,但外国友人很友善,临别时还赠送小张一件小礼品。
(1)如果你是小张,临别时会想外国友人怎么表示?(2)我们应如何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参考答案】(1)略(只要是合理地表达谢意的方式均可)(2)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在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友好往来。
②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