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材料四:1997年,罗福欢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众人眼中所谓的白领生活,毅然选择了上街擦鞋,为了擦好鞋,罗福欢认真研究各种高档鞋的产地、工艺等特点,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擦洗高档皮鞋的独特工艺。2003年,他告别擦鞋摊,在成都开设“罗记擦鞋店”。如今,“罗记擦鞋店”已注册商标,在全国拥有100多家连锁店。
阅读材料一,请大家能感悟一下造成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较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
材料二:小张在招聘过程中遇到了校友小王,小王说道:“自己的家乡是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通讯困难,连人才市场都没有,更别说举行这样大型的招聘会了,就算知道了哪个企业招人,都不知道上哪递简历去……”
想一想: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来源于什么?
教师总结:
劳动就是劳动者通过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获得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一种创造活动。
第一,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我们看到农民在田地做农活,工人在车间搞生产,以及我们平时离不开的理发店,这些人通过这些不同的劳动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取得了自己所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 换句话说,对于个人而言,劳动是一种谋生手段,使得个人可以取得收入和获得生存。
1.如果你是小张,你赞同妈妈的观念吗?为什么?
教师点评: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有维权意识,同时,更应该有法律意识,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我们以前学习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享受权利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所以首先作为劳动者,我们享有权利也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因此,我们要自觉履行义务。其次是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只有签订了劳动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及其各方面的要求,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才能用合法途径解决,维护自身合法途径。最后我们要走合法维权途径,反对采用非法手段影响社会秩序或施加报复。 我们具体来看,可以通过投诉(通过电话、信访、上访等形式,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劳动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媒体提供的舆论阵地,促成争议的合理解决)、协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及时化解矛盾)、申请调解(在企业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促成争议双方达成谅解协议,从而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申请仲裁(在各级政府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按照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裁决)、向法院起诉(对促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即到人民法院“打官司”。通常按照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诉讼调解和判决)等途径。
①就业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可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就业可以获得劳动报酬 ③就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④就业是大学生的唯一出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公室4月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指出,2009―2010年,我国将新增1800万城镇就业人口,转移1800万农业劳动人口,2010年全国就业目标日前明确出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有望超过1100万。
材料二:他是199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的,他美国上市,当日股价升至151美元,成为继Google后第二个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超过100美元的公司。
针对这个例子,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择业观呢?
学生很容易答出自主择业观。
师:我们可以根据爱好自主选择职业,反对那种“包办式”的“父母说了算”的就业方式,有了兴趣,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聪明才智;同时呢,也可以确立人生规划,从现在起就朝着目标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以便将来更好的就业。
对于劳动者来说的话,就是获得生存、实现价值、就业者在竞争的时代里会不断地完善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就促进了个人的发展。
练习内化1
2014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创新高,达700万左右!“就业难”成为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据此完成第1~3题。
1.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大学生要就业是因为( )
请结合材料,找出造成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分析:“人才市场都没有”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通讯困难”说明了就业信息还不够畅通(存在区域差异)农村就业信息极不通畅。
我们接着看:这是我们市场上需要的技术人员的构成以及文化构成,高级技工需要5%,但是有这种文化水平的只有2.6%,中级技工需35%,同样的,现实只有29.4%,这也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大学形成的重课堂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所致,但是社会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可是劳动力素质又达不到要求,也就是产生了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即劳动力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这也是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原因,至此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就业形势严峻有这几个原因:
请同学们来帮助小张解决心中的疑惑:人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学习刚才我们分析劳动意义的方法,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来分析,大家看书42页第一段话。
我们国家有很多劳动力资源,(供)也有对应的岗位需求,(求)只有使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满足我们的需要;通过其在各自岗位上工作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呢,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1)在这起安全事件中,企业侵犯了表叔的哪项合法权益?
教师总结:
( ①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
其他权利: ②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艾滋病携带者) 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拖欠工资) ④休息休假的权利;(无双休日) 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不培训、工伤) 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不买保险) 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维护权利的途径) ⑧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就业措施
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5.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包括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原因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2.劳动者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
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材料五:逢年过节,我们都会收到很多祝福短信,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戴鹏飞,被誉为“中国短信第一写手”,并创下短讯收入最高纪录,一条短讯最高收入1万元。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总结: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导致就业形势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正当职业,实现就业。
(2)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2)树立劳动光荣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和劳动者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问:小张的想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果有人赞同小张的说法,我可以这样处理:如果没有了保安,公司企业安全就会没有保障,没有清洁工城市还会整洁美观吗?这些人虽然社会的职位不高,但同样在尽自己所能的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师: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劳动者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看法,也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所以,为了更好的就业,我们有必要学习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
问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应该树立职业的平等观,因为每个岗位上都有它的价值所在,虽然从事的是不同行业,但是都在为社会作贡献,也就是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贡献大小之分,自己能力强的话,可以多为社会做点贡献,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自己能力不够,就需要努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大家互助和谐的局面,每个人都得到了别人的服务和帮助,生活也就会更好。
练习内化3
根据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抽样研究,部分行业存在女性准入歧视。就业歧视侵犯了劳动者(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A
材料二::这时候妈妈说:算了,算了,发生的已经不可能改变,但是一条腿留下了残疾,公司只支付了住院费,我们一定要威胁他们,要他们多赔点钱。
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合作探究四:
材料一:现在在招聘会上的小张呢,好容易找到一个人不那么多的展台,看了看,是某公司在招聘保安,看着招聘海报,小张不禁想:“哼,哪有大学毕业生放下身段去做保安的,这样的工作,反正我是不会去的。”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劳动者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地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这是接受家政培训的图片。
材料三:现在最受用人单位的八类大学生。
问题: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我们只有努力是自己满足企业的条件,才能在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树立竞争的就业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