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培训课件

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培训课件


一般应附说明书,对上述内容作简要说明。对拟采用的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存在的问题也应予以提出,并规定需要开展 试验研究项目的具体安排和进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4、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plant siting),即建厂地理位置的合理选定。根 据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资源情况和工业布局的 要求确定,是落实工业生产力分布﹑实现建厂计划的重要环节。
(3)技术措施性项目设计:是工厂由于工艺流程改革或局部采 用新技术、新设备而提出的设计任务,设计任务较少,一般由原工 厂承担,经费来源于工厂的技术措施费用。
一个新建冶金厂的设计是以冶金工艺为主体,其它有关专业相 辅助的整体设计。
一份完整的设计通常分以下几部分完成:
1、总论和技术经济部分
总论部分:对项目的总体概述
适当与否,对企业的建设速度、建厂投资、发展生产、经济效 益、环境保护及工农关系等会带来重大影响。
5、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项目 建设方案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研究,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因素的识别和 分析,需要采取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以及相关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 益经济分析。
(5)设备配置:按地形和运输条件考虑的各车间布置关系的 特点及物料运输方式运输系统的说明,配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 特点,关于新建、扩建和远近结合问题的说明等。
(6)自动化、质检和其它辅助设施
(7)“三废”处理 (8)定员定岗 (9)经济可行性分析 (10)建议与说明: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及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说明书:
内容:
(1)绪论:设计的依据、规模和服务年限,原材料的来源、 数量、质量、特性及供应条件,产品品种及数量,厂址及特点, 运输、供水、供电,安全卫生及“三废”治理条件,采用的工艺 流程及自动化控制水平,建厂循序及扩建意见,主要技术经济指 标等。
(2)工艺流程和指标选择与论证:从原材料和当前技术条件 出发,通过数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证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 指标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详细说明所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 材料的合理性、可靠性及预期效果;扼要说明全部工艺流程及车 间组成,介绍工作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条件,确定综合利用、 “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措施等。
§3、有色冶金厂设计的程序
*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 编制初步设计
a、建厂调查及项目建议书 b、可行性研究 c、设计任务书 d、厂址选择 e、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f、收集资料
* 绘制施工图
* 参加现场施工和试车投产工作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项目建议书
1)概念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 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 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项目 建议书的呈报可以供项目审批机关作出初步决策。它可以减少项目 选择的盲目性,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
( 3 )
( 4 )
( 5 )
施 设 计 工 准 备 图研 及 究 其 初 审 步 批 设 意 计 见 组 织 方 案 讨 论 估 算 工 作 量确 作 定 内 各 容 专 和 业 进 的 度 工
( 8 )
土建
编 制 开 工 报 告 ( 6 )

电 力 电 照 明 气 仪 仪 表 表
工艺
业 总 之
间 图 互
提 条
签 协 作 表 ( 7 )
卫 生 技 术

动 力暖 通 给 排 水
(பைடு நூலகம்9 )
( 1 0 ) ( 1 1 ) ( 1 2 ) ( 1 3 )
( 1 4 )
各 计 专 文 业 件 完 的 成 编 设 制校 审会 签复 制发 图 归 设 计 总 结 档
四、参加现场施工和试车投产工作
现场施工: 1、 对图纸会审、解释 2、及时纠错,提出变更意见 3、参加试车,处理试车过程中的问题 4、坚持设计原则
及及建筑维修等。
5、供电、自控及电讯
供电部分:供电等级、供电系统、主要电力设备
的选择、照明;防雷设施及线路接地确定。
自控部分:各种自动化仪表的选型和配置、电子
计算机控制系统
电讯部分:企业调度。
6、热工和燃气设施
热工:锅炉房、蒸汽管道 燃气:压缩空气、煤气等
7、机修设施:各种机修设备(机修、管修、电修、工具修理、 计器及车辆修理)的配置和选择。
8、有完善的“三废”处理;
9、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积极采用计算机控制;
10、便利的交通运输及其它公共设施。
§2、有色冶金厂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一、原则
1、必须遵循国家工业建设的方针和经济需求; 2、按照基本建设的程序,选择合理的设计标准规模,自动化 程度; 3、尽量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进项目要符 合国情;
试车投产后,达到如下要求可算成设计任务。 1、流程畅通 2、设备运转正常 3、产品合格 4、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4、有色冶金厂设计的动向与展望
面临问题:
1、资源日益贫乏,矿石品位越来越低; 2、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 3、环境保护标准越来越高。
因此,要求设计者:
1、采用强化冶金过程的工艺技术; 2、采用高效低能耗的大型冶金设备; 3、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4、三废处理; 5、冶金过程自动化。
3、总图运输:企业的整体布置 A、企业整体布置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B、工厂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 C、厂内外(运输条件、运输量和运输方式、铁路与公

的设计技术标准、车站及接轨站的决定和行车组织等);
D、厂内道路的确定;
4、土建部分 A、有关厂区土壤、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 B、厂区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C、行政福利设施; D、有关图纸(主要建筑物平、剖面图),建筑一览表
4、分期分批; 5、调整好工农业关系,尽量不占或少站农田; 6、考虑原料的综合利用; 7、考虑三废处理; 8、设计要为今后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技术改造留有余地。
二、设计内容
冶金厂的设计大体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新建厂设计:要求比较全面,要完成从建厂调查,厂址选 择到施工图设计一整套任务。
(2)现有企业的改建或扩建设计:为适应生产规模扩大或产品 品种增加以及重大的生产工艺改革等而提出的设计任务。
8、供排水、采暖通风:确定水源和全厂供排水量,全厂 排水管网和供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污泥处理等。
9、环保、安全卫生及化验和检验等。 10、工程投资概算:建筑工程费用概算,设备购置及安装概 算,主要工业炉费用概算,器具、工具及生产家具的购置概算,总 概算及总概算书等。
以上内容是针对较完整的工程设计,根据具体要求的不同可 增减。
2、可行性研究
1)概念:Feasibility Study. 是一门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成果来
保证实现工程建设最佳经济效果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是在制订生 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 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 一种书面材料。
2)内容和深度
a、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的进一步论证; b、市场的进一步预测; c、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d、建厂地址的比较和选择;
3.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率的行政性文件。进行可 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 书。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设备安装图 2、管路安装图 3、土建施工图 具体:1)施工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2)非标设备制造及安装图。 3)施工阶段设备布置图及安装图。 4)施工阶段管道布置图及安装图。 5)仪器设备一览表。 6)材料汇总表。 7)其它非工艺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图纸。
施工图设计工作程序
( 1 )
( 2 )
一、目的
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科学试验的成果以及国内外工业生产实践:
1、 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 2、 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 3、 进行合理的设备配置; 4、 设计合适的厂房结构和辅助设施; 5、 配备必要的劳动定员;
6、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果。
二、要求
1、工艺流程完善; 2、先进而可靠; 3、原材料、动力资源廉价而充分,交通运输方便; 4、设备性能稳定、高效、易于加工和安装; 5、设备配置力求紧凑合理; 6、为扩建留有余地。 7、矿物原料常伴生多种有价金属须经济地综合利用;
6、收集资料
二、编制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设计承担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在 掌握了充分而可靠的主要资料基础上进行具体设计的工作步骤。其 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两部分: 说明书; 图纸(标注物料流向和流量的工艺流程图、反应车间设备配置的平 面图和剖面图)、设备和材料清单及全厂的组织结构及劳动定员等。
(11)附表:有供项目项目总负责人汇总的主要设备明细表、 主要基建材料表等;供技术经济专业汇总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表和劳动定员表等;供预算专业汇总 的概算书等。
(12)附图:工艺流程图、设备连接图、车间配置图、非标 准设备制造图。
三、绘制施工图(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及其审批意见,完成各类施工图纸、 施工说明和工程概算书,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 文件由设计单位直接负责,不再上报审批。
3)内容和深度 (1)项目名称,内容及开办的必要性和依据; (2)市场预测。包括国内外供需情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预
测、销售预测和价格分析; (3)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设想; (4)建厂地点,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5)资源供给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6)主要技术工艺设想; (7)外部协助条件; (8)投资预测和资金筹措方案; (9)建设工期预计; (1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