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发流程中的产品测试PPT课件

研发流程中的产品测试PPT课件


黑盒与白盒
➢ 黑盒测试是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的逐步 验证过程,一般止步于单板/功能模块外部功能 的测试。 ➢ 白盒测试是从下到上、从微观到宏观的逐步 验证过程,一般涉及单板/功能模块内部性能功 能及单元间接口的测试。
➢ 一般采用白盒测试方法来检查产品的基本功 能单元内部错误,而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来验证 由各功能单元组装而成的产品/系统的功能和性 能。
研发流程中的产品测试
本次交流的目的
➢ 我们许多技术人员往往将测试简单的理解为 对产品功能性能的验证。
➢ 在产品测试中他们简单的对产品需求规格说 明书中所述的产品性能、功能进行分类,并按 照其预想的用户操作步骤通过黑盒测试的方法 来测试产品是否实现设计指标和功能。
➢ 这种方法会带来严重的缺陷:
本次交流的目的
测试实施原则
➢ 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并把测试时间安排的 尽量宽松,不要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 高水平的测试。
➢ “尽早和不断的测试”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开 发者的座右铭。
总结一下
➢ 对于测试重要性的理解我们都相差不多,唯 一的区别在于对测试所关注问题的不同看法。
➢ 我们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测试效率。
➢ 测试的有效性是通过符合实际应用条件下 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及实施来保证。
测试实施原则
➢ 由于惯性思维的存在使得难以发现设计缺陷, 因此尽量避免设计人员来测试自己设计的产品, 但是单元测试除外。
➢ 确定预期输出结果是测试用例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如果只有测试数据而无预期结果,那么 就不容易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正确。
➢ 从应用角度来看,开发者往往是认为用户 一定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操作模式来对产品 进行操作的。
➢ 从实施角度来看,开发者总是对能够验证 产品已经实现了预期功能的测试项目更加感 兴趣。
测试的目的
➢ 四条结论:
➢ 测试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产品能够实现既定 功能,还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产品中的错误和 缺陷。 ➢ 测试只能证明错误的存在,但不能证明错 误不存在。 ➢ 研发产品质量保证的唯一方法就是尽量大 覆盖范围下的有效测试。
➢ 彻底检查每个测试结果。如果不仔细检查测 试结果,有些已经测试出来的错误也可能被遗 漏掉。
测试实施原则
➢ 对非法的和非预期的输入也要像合法的和预 期的输入一样编写测试用例。
➢ 检查产品是否做了应做的事仅是成功的一半, 另一半是看产品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
➢ 对测试错误结果一定要有一个确认的过程, 一般有A测试出来的错误,一定要有一个B来确 认,严重的错误可以召开评审会进行讨论和分 析。
测试的目的
➢ 两种角度:
➢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就是希望通过测试能 充分暴露产品中存在的缺陷,以便决定是否 买单。
➢ 从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就是希望测试能表 明产品不存缺陷,已经完全正确地实现了用
➢ 从情感角度来看,开发者是不愿意自己设 计的产品被证明存在设计缺陷。
本次交流的目的
3、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可能不会对备选事件和 异常事件进行描述,即使是一一对应需求规格 而设计的测试用例也会造成对备选事件和异常 事件的测试遗漏,进一步降低测试有效性。
4、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所用测试用 例完全一样,忽略了不同产品测试阶段所要关 注的工作重点,使得产品设计缺陷难以在研发 阶段暴露,后续影响量产产品的质量。
➢ 测试会占用开发周期,特别是测试覆盖率 要求越高周期就会越长,这与开发进度要求 一定是矛盾的。
➢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较少测试经验,不具 备良好的测试技能和测试工具,使得测试进 度更加不可保证。
广义的测试
➢ 测试应该贯穿产品开发周期,测试不仅仅是 测试所实现的产品性能与功能,还要测试开发 周期中各种设计文档。
➢ 静态测试:就是指人工评审设计文档,借 以发现其中的错误。作为研发质量控制的重 要手段,评审经常作为具体实施前的检查手 段,其目的是保证设计的正确性、减小设计 风险、尽早发现设计缺陷。
测试的分类
➢ 按测试功能划分,有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 白盒测试:对模块内部是不透明的。从模 块/产品的设计、结构上来进行测试,检查模 块/产品中的错误。 ➢ 黑盒测试:对内部透明,仅从使用上来检 查功能上是否有错误。
黑盒与白盒
➢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对 产品应具功能进行抽象的基础上,将程序划分成功能单 元,然后对每个功能单元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 优点:黑盒法测试用例是围绕着产品操作方式和实 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的,每一个测试用例表征着一种产品 实际可能发生的应用场景,测试结果非常直观便于理解。
测试实施原则
➢ 测试后遗留的错误数目往往与已发现的错误 数目成比例。因此当A模块找出错误比B模块多 得多时,很可能A模块遗留的错误仍比B模块遗 留的错误多。
➢ 回归测试的关联性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修改一个错误而引起更多的错误出现的现象并 不少见。
➢ 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测试的重现性 往往要靠测试文档。
本次交流的目的就是增强技术 人员对测试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便于后续公司测试工作流程的
持续改进。
提纲
➢ 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 测试的分类和方法 ➢ 测试实施
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测试的目的
➢ 一点共识:
➢ 为使最终用户对产品满意,就必须保证 产品功能性能达到用户需求。而验证产品功 能性能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唯一方法就是持续 有效的测试。
1、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只会对产品外在指标和 功能进行定义,而不会对产品组成的单元/单板、 接口等指标功能进行描述。这样的测试可以肯 定比较难以发现产品内部的设计缺陷。
2、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定义的指标、功能可能 列写不充分。根据不充分的需求定义导出的测 试用例不能够覆盖基本(正常)事件的测试, 导致测试有效性的降低。
➢ 需求阶段、总体(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 计阶段所输出的技术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 总体(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源程序(SCH、 PCB)、用户文档等,都是测试的对象。
测试的分类
测试的分类
➢ 按测试方法划分,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 动态测试:使被测试产品或模块有控制地 运行,并从多种角度观察运行时的行为,以 发现其中的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