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电气设计架构
-
2
整车系统结构示意图
发动机
-
3
电气系统整体配置框图
-
4
整车以车辆管理单元(VMU)作为主控制单元,以电机 驱动控制单元(PMU)、电池管理系统(BMU)、CVT和发 动机ECU及相关控制电器作为从控制单元,以发动机、电动 机和蓄电池组作为控制对象。
车辆管理单元是整车控制的核心,以整车的性能最优为 目标,控制车辆的运行状态、能源分配,协调和发挥各部分 的优势。其功能如下:
(3)CSMA/CD+AMP总线访问仲裁机制
CAN总线采用CSMA/CD+AMP总线访问仲裁机制。各个节 点实时对总线信号进行监测,当总线出现空闲时,节点才 允许发送数据。而当总线上同时有超过两个节点同时传送 报文时,则采用“无损逐位仲裁”的方法来仲裁总线控制
-
8
权,优先级高的报文拥有最高优先权,没有来得及发送的 报文则等待并重新发送。报文的优先级由报文的标识符决 定。这样拥有较高优先级的报文会赢得仲裁并能够保证在 一定时间内发送成功,从而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
电机设定转速、加速、制 动、正反转、启动停止命 令等
发动机转速、扭矩、功率; CVT当前速比、CVT极限位置
发动机空燃比、点火系统 等在各种工况下的控制
电池电压、温度、充放电电流、 启动停止命令等 功率强度、剩余电量、报警信 息等
电机设定转速、设定扭矩、正 反转、发动机设定转速、设定 扭矩;各个部件的启动停止命 令;车辆工作模式和整车的运 行状况等
-
9
整车控制系统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人机界面
车辆管理 单元
CAN总线
CVT与发 动机ECU
电机驱动 控制单元
电池管理 系统
-
10
HEVCAN总线节点分析表:
节点 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ECU 电池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单元
人机界面 加速踏板 制动踏板
发送信息
接收信息
电机转速、扭矩、温度;电枢 电流、电压、报警信号和错误 代码等
-
6
整车通信网络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很多部分都由独立的电子控 制器进行控制。为了将整个电动汽车内各系统进行统 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相互之间协同工作,我们采 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递。
CAN网络是现场总线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架构 开放、广播式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协议,称为控制器局 域网现场总线。CAN网络原本是德国BOSCH公司为 欧洲汽车市场所开发的。CAN推出之初是用于汽车内 部测量和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在现代轿车的设 计中,CAN总线被广泛的采用,奔驰、宝马、大众等 汽车都采用了CAN总线进行控制器的联网。
-
5
(4)故障诊断及保障提供安全和诊断服务,充电和 驱动时的安全保障,故障的诊断监控车辆温度、冷却系统、 车辆的运行状态监视主要设备的过电流、过电压、欠电压、 过热,必要时切断主断路器。
(5)车辆状态监视通过通讯网络采集车辆状态信息, 通过人机界面显示给司机。
(6)通讯管理整车通讯的主节点,接收来自电机驱 动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人机界面 的所有信息,发送电机设定转速、设定力矩、正反转信息, 各个部件的启动停止命令,车辆的工作模式和整车的运行 状况等。
CAN 系统中,数据在节点间发送和接收以四种不同类型的帧形式出现和控制, 其中:数据帧将数据由发送器传至接收器;远程帧由节点发送,以请求发送具有 相同标识符的数据帧;出错帧可由任何节点发送,以检测总线错误,而超载帧用 于提供先前和后续数据帧或远程帧之间的附加延时。此外,数据帧和远程帧以帧 间空间同先前帧隔开。
来自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ECU、电池管 理系统、人机界面的所有 信息
自身的状态
接收总线上所有信息Fra bibliotek驾驶员加速指令
——————
驾驶员制动指令
-
——————
11
CAN通信原理
现场总线是一种开放式实时系统,它只具有简化的网络结构,而与 OSI 不 完全保持一致。按照 OSI 基准模型,CAN 结构划分为两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整车电气设计及整车CAN通讯
2010-5-9
-
1
发展概况
在全球提倡环境保护和石油能源紧缩的情况下,传 统汽车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节能减排需求,新型汽车纷 纷兴起。
纯电动车EV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目标,但受限于电池 技术,安全性和性能得不到保障,成本高昂。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动力微车HEV作为过渡模式具 有很高的市场契合度,成本较低,受电池技术限制较小, 性能与安全性都有很高的保障性,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会 占据适当的市场份额,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萌 芽状态,在此时介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混合动力微车 配备小排量发动机与小功率电动机,相关电力设备较为 复杂,因此整车的电器保护与电气系统的设计是必不可 少的。
(1)汽车驱动控制功能根据驾驶员的要求以及相应的 车辆运行状态、工况,计算驱动转矩,控制电机驱动控制系 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满足工况要求。
(2)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根据制动踏板的开度、车辆行 驶状态、电池管理系统的信息,确定制动模式和制动力矩。
(3)整车能量管理控制能量消耗,对蓄电池、辅助动 力源和车载其他动力系统统一管理,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 增加续驶里程。
-
7
CAN总线的特点如下:
(1)数据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
根据物理层实现的不同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0km,最高 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2)多主、广播式通信
CAN通信网络没有网络地址之分,各个主设备的通信 采用广播式通信。网络中各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报文, 节点根据报文的标识符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原理上网 络可连接节点数量不限,但局限于物理层实现。
物理层应给出系统的电气规约:总线负载、传送速率(波特率)、物理信号 定义、总线故障检测方法、电缆选择、系统的机械和电气接口等。
数据链路层需给出报文结构(帧格式)的定义,在遵循 CAN2.0A/B 的基础 上,仲裁场必须遵循 SAE J1939 标准,对于标定监测系统其数据场还必须遵循 CCP 协议。
(4)高安全性,可靠的错误检测和处理机制
CAN总线通信网络节点发送的报文遭到破坏后,可自 动重发。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切断的功能。
整车控制系统主要由6个部分7个节点构成,6个部分 是:车辆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控制单元、人机界面和状态传感器。7个节点 是:车辆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控制单元、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和人机界面。 其中车辆控制单元是主节点,其他节点为从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