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最全版

2013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最全版

2014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最全版第一题(35分,建议60分钟)给定材料——“能让人放心吃早餐、舒适吃早餐的地方,真是难找。

平时只能在‘路边摊’凑合”,这是很多Z市民共同反映的一个问题。

5月28日早晨7点半左右,记者跟随Z市民刘振国,来到一家街边流动早餐点吃早餐。

“每天都要早早地赶公交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家里吃早餐,只能在路边摊吃一点。

”刘振国说。

记者看到,在道路两侧,很多流动早餐摊点前都挤满了人。

在刘振国就餐的小摊点,一辆三轮车装着煤火和锅灶,旁边摆了几张简陋的小桌,盛胡辣汤、八宝粥的大锅敞着口摆在路边,地上散落着旧塑料袋、餐巾纸等。

“明知道可能不卫生,但也没办法。

”刘振国边吃边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又分别来到金水路、未来路附近的3个摊点。

这些摊点有的在公交站牌旁边,有的在繁华路口,就餐的市民都不少。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都觉得早餐要想吃得放心、舒适还真是不容易,现在只能是像打游击一样在“路边摊”凑合。

针对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Z市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今年将在全市五区内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建设20家以上早餐示范店,以经营早餐为主,兼营中餐、晚餐和其他食品。

经过申请并批准创建的早餐示范店,每建成一家且经过市级验收合格的,市财政按照实际投资额50%给予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按照通知要求,示范店要有固定营业场所,单体店营业面积80—120平方米,餐厅座位30个以上,能提供40个品种早餐。

早餐供应时段为早6时至9时,价格低于市场同类早餐产品。

示范店还要设置包括公用电话、声像系统、无线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还规定早餐示范店应实行连锁经营,具备开办10家以上早餐连锁店的能力。

据了解,如果这一目标能实现,Z市内五区将有200家以上的早餐示范店供市民选择。

……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政府力推“早餐工程”,似乎让市民看到了吃上放心早餐的希望。

然而,记者了解到,Z市15年来已经推行了5次“早餐工程”,但均以失败告终。

1997 年,Z市首次提出实施“早餐工程”,次年新禾公司开始布局,1999年全部关张;2000年,Z市再次提出“早餐工程”,又因经营者反应冷淡导致“流产”;2003年,Z天缘食品公司打出“早餐工程”大旗,但运作一段时间后退市;2005年政府改造网点500个,有地方为完成任务将一些面包房、西餐厅也作为早餐店上报,最终失败。

2009年10月29日起,Z推行了第五次早餐工程。

此项工程是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的“放心早餐工程”的一部分,决心和力度空前。

最终经过竞标,由民生、民乐、哈桑和商都4家品牌早餐企业牵头实施早餐工程,并运行至今。

然而,3年过去,记者调查发现,早餐工程中标的4家品牌早餐企业经营状况惨淡。

“说实话,我们到现在仍处于亏损状态。

”Z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厂长许二奎说,网点上不去,销售量就上不去,但是投入却不会减少,直接后果就是成本上涨,每个月的亏损都达10多万元。

早餐工程企业为何斗不过路边摊?一边是市民对放心早餐的企盼,一边却是多次“早餐工程”的惨淡收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说起上次早餐工程失败的原因,不少早餐负责人认为,多部门执法是造成经营惨淡的首要原因。

比如,相关管理部门曾承诺,早餐车可营业到上午9时,也可在网点周边不远范围内变动位置,但在有些地方,还不到8点就有人让餐车收摊。

许二奎说,早餐工程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指导,企业统一形象,老实经营。

但在大街上,穿制服的城管和市政要管,不穿制服的办事处也来管,不管早餐卖没卖完,动辄就没收餐车。

其次,政府扶持政策不够到位。

比如,早餐企业大规模生产中心的建设、早餐销售网点设置、企业的税收和有关费用的减免等,都需要有足够力度的政策扶持。

一位早餐公司负责人说,早餐经营成本高,企业要想赢利必须要形成一定规模,销售状况好的网点和差的网点还要能相互弥补。

但好地段的网点往往难以得到批准,即便批准了,也不好经营,因为那些网点往往位于物业大楼或企业、市场门口等,会被要求缴纳各种费用,造成经营成本过高。

此外,由于早餐工程企业较为重视质量,面粉、食用油、肉等原材料都用品牌货,产品全程消毒,实行配送,成本远比小摊小贩高。

因此,早餐企业的早餐车斗不过路边的小摊小贩。

据了解,此前的早餐工程是由Z市政府牵头成立早餐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全面协调,Z市商务局是早餐工程牵头单位。

但部分辖区牵头单位不尽一致。

各部门各自为政,谁都可以管,又都可以不管。

有关第六次早餐工程的情况,记者多次联系Z市相关主管部门,尤其是起牵头作用的商务部门,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早餐工程是Z市今年的“十大实事”之一,也是民生工程,刚开始推进不便多说。

当地网站对Z第六次早餐工程所做的网络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这次早餐工程前景并不看好。

有网友认为,花了钱没办好事,已经5次落败的放心早餐工程这回也难如意;也有网友认为,一些放心早餐不符合市民口味;还有网友说,“公用电话、无线网络、公共厕所,一个早餐店用得着这些吗?”今年2月,Z市商务局局长朱河顺曾通过当地媒体表示,商务部门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早餐工程产品健康、卫生、放心、安全。

同时还将不断扩大放心早餐覆盖面,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城区的销售网络。

“放心早餐工程绝不只是颁发一个放心牌子那么简单。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早餐面向工薪阶层,不但要快、有营养,还要便利、价位低。

政府对企业要求过多,就意味着成本增加,早餐价格过高就必然会失去市场,最终会造成好政策流于形式。

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海林则认为,早餐问题实质上是市场问题,政府不应包办,尤其是试图依靠几家餐饮企业来包办几百万人的早餐问题,更是不大可能。

早餐店也是饭店,属于市场的一部分,不适合搞什么工程。

早餐工程鲜有成效,原因正在于此。

据了解,从全国范围看,早餐工程的尴尬并不是Z所特有。

市民“吃早餐难”,已成为各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实施了“放心早餐工程”,包括北京、天津、重庆、西安、武汉等地。

然而,不少“早餐工程”似乎难逃“闪亮登台,黯然收场”的困局。

对此,有专家表示,早餐工程是一项涉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系统工程。

能否在市场行为与民生诉求之间找到契合点,是“早餐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

同时,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更多放在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监管和税收减免扶持等方面,让市场在解决老百姓早餐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要求:(一)归纳概括Z市实施“早餐工程”屡次不成功的原因。

350字以内,20分。

(二)结合材料,就如何改进“早餐工程”提出对策。

不超过350字,15分。

第二题(25分,建议40分钟)材料1:2012年12月19日,本是一个普通的冬日。

然而,这一天却因2007年的12月19日而被赋予深意。

超载,一个久治不愈的世界性难题,也曾经让山西头疼不已——因为是资源大省,山西一度沦为全国超限超载问题的重灾区。

而今,治超,演变成令我们骄傲的名词。

5 年前的冬季,全省新一轮“无缝隙拉网式”治超总行动拉开大幕。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市、县人民政府和20多个省直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上万名治超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全省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治超保卫战,其艰辛付出伴随巨大成就凝结成“山西经验”,一路璀璨绽放。

壮士断腕,其心可彰!观今日之成果,尤忆当初之大不易。

回望这5年,一枚枚闪亮数字似乎道明一切,却又不足以涵盖全部。

回望这5年,山西已然取得了治超战役的历史性胜利。

2012 年12月26日,208国道,一辆辆机动车轻盈快速地驶过太原市小店区东柳林河桥,如果没有治超人员的指点,记者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惊心一幕:2007年8月15日,东柳林河桥西半幅桥面不堪183吨货车的重压,在一声巨响中整体垮塌。

在当年5月至8月,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山西连续发生3 起因超载造成的重大桥梁垮塌事故。

一组权威数据更能说明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2007年以前,山西因超载损毁公路2000公里,造成危桥827座。

2007年当年仅干线公路毁损就造成山西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5年时间内发生的 24起桥梁垮塌事故,由于超载而导致的事故有10起,占41.7%。

车与路本应有的和谐共生关系,因为超载而变得狰狞不堪。

2007年,超载已经恶化成为山西发展所不能承受之重——威胁百姓生命安全。

2007年以前,山西每年因超载造成的交通事故占公路交通事故的六分之一,死亡500多人。

堵塞交通和污染道路环境。

国道、省道堵车数十公里,一次性最长堵车时间达十多天。

“孩子生在车当中,娶上媳妇进不了门,急病堵车送了命”。

因抛撒和堵塞排放的尾气造成的道路污染日益严重。

扰乱公路运输市场秩序。

以超载为手段,大批无牌、假牌货车以超低运费引发运输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严重损害了正当运输户的利益。

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对外形象。

部门“各自为政”,执法“各谋其利”,处罚“各执一词”,“乱收费、乱设卡、乱罚款”的公路“三乱”事件时有发生。

在以往的治超实践中,还存在着组织不得力,责任不明确,法律不完善、奖惩不力等诸多问题,治超工作陷入越治越超的怪圈。

公路损毁、桥梁垮塌、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社会风气败坏、影响政府形象……不治超,超载引发的交通混乱局面触目惊心!不有效治超,百姓利益难以维护!不科学治超,山西发展难以为继!2007年12月19日,一场人民利益保卫战全面打响!越治越超,越超越治,超载一度是世界难题。

战役伊始,恐吓电话夜半响起,流血牺牲惊心动魄,长夜漫漫彻夜蹲守,谩骂殴打、暴力闯卡时有发生,甚至还夹杂有黑恶势力的枪声与械斗……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吓退全省自上而下、万余治超人员的坚强决心。

一场战役牵动全身。

2007 年12月19日,新一轮治超总行动开始后,山西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治超工作的责任主体,市、县(区、市)长是第一责任人。

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由省政府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交通、公安、经委、工商、质检、纠风、监察、宣传等21个部门组成的治超工作领导组,指挥全省的治超工作。

按照行业和部门分工,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和技术措施并行有序,对非法超限超载行为依法采取“控”“拆”“卸”“罚”“记”“赔”“拘”等综合措施,形成“上下、部门、区域”各方联动、齐抓共管、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合力。

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执法,即是从中汲取的经验。

联动执法,改变了对各类源头监管失控的现象。

改变以往偏重路面的执法,坚持对车辆制造、运输企业、驾驶人员、货运市场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监管,将“车、货、牌、人”一并纳入治理范畴。

联动执法,改变了运动式行政手段缺乏持续性的尴尬。

兼顾系统性与持久性,从根本上消除了超限超载各种潜在的违法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