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PPT教学课件
辉煌的历史时期。前期创造社先以《创造季刊》为阵 地,后又办《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 2、以1925年9月《洪水》半月刊的出版为标志,创造 社开始了它的中期活动。 • 3、1928年1月《文化批判》的面世,是后期创造社开 始的标志。
早期创造社的标新立异
• 1、创造社的出现被称为“异军突起”,首先是指它 为重客观、重再现、重写实的初期新文学带来了重主 观、重表现、重抒情的新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精神。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 影响
继续
模拟探究 一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 然而酸雨却能腐蚀建 筑物和户外雕塑,使 植物枯萎,甚至能伤 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一、什么是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 酸性的雨。
酸雨具有较强的酸性
继续
二、酸雨的形成
1.原因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 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中 国现 代文 学 史 ·本 科 ·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
(一)课程性质:必修课。
• (二)目的:
• 让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系统掌 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中国现代文学
产生、演变的历史脉络,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学术 动态。
• 以作家作品、社团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为 主要讲解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培
• 三是加速了新文学的现代化 步伐。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
•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 叙传”
郁达夫自叙传 小说的创作特点
题材的独特性
人物形象的 独特性
表现形态的 独特性
第五节 初期话剧创作与田汉
• 初期的话剧文学创作
• 1、1921年成立的民众戏源自社,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个戏剧社团。
• 2、1921年冬戏剧协社成立,这一话剧团体以 应云卫、谷剑尘为骨干,吸收了民众戏剧社 的汪优游、欧阳予倩等人。后来由于洪深的 加入,戏剧协社的形象大为改观。
• 3、丁西林是中国话剧协社的奠基人。代表作 品《一只马蜂》、《压迫》。
田汉话剧创作概况
• 留日早期:《环珴璘与蔷薇 》、 《咖啡店之一夜》、《灵光》 等
• “南国”时代:《获虎之夜》、 《苏州夜话》、《名优之死》、 《南归》、《湖上的悲剧》等 左剧联时期:《回春之曲》等 几十部作品
• 抗战时期:《秋声赋》《丽人 行》
• 2、前期创造社作为“异军”与国内新文学主力军的 区别还在于,五四文学的精神在首倡者那里确立,在 文学研究会作家那里得到继承,在创造社作家那里得 以补充和超越。
• 3、“异军”之“异”的第三个表现是他们的作品颇 多“洋”气,又爱标新立异。
早期创造社的历史贡献
• 一是捍卫文学自身的独立品 格。
• 二是开启并推动了“向内转” 的艺术方向。
54学时;下学期讲授下编,计划用36学时。
上编
历史发展
第一章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
第一节 文学革命运动
《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革命
Next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观点
• 新文学的本质在于 “重新发现‘人’”, 弘扬以个人为本位的 人道主义,从而助成 人性的健全发展。
新旧文学观念之间的四次论争
与林纾的论争 与《国故》派的论争 与《学衡》派的论争 与《甲寅》派的论争
林纾等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贡献
• 其一,“重新估定一 切”的评判精神。
• 其二,“人的文学” 的个性精神。
• 其三,忧国忧民的悲 剧精神。
• 其四,“拿来主义” 的开放精神。
第二节
创作尝试和社团文学
《新青年》 上的新文学
早期作品
• 民众戏剧社等新文学社团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 作家群与叶绍钧
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及其历史贡献
叶绍钧小说 创作的特点
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历史贡献
• 1921年,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 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耿济之等人。文学研究 会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而且是20年 代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新文学团体。
文学研究会 的历史贡献
倡导“为人生” 的文学观
译介外国 进步文学
“人生派”的 文学实绩
叶绍钧小说创作的特点
• 描写小市民灰色生活,是叶绍 钧小说之所长,他常常能在平 平淡淡生活现象的描绘中揭示 “几乎无事的悲剧”。
• 在表现农民问题和战争问题方 面,叶绍钧小说亦有过人之处。
第四节 创造社作家群和郁达夫
创造社的标新立异
早期创造社的历史贡献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
• 创造社的成立
• 1921年6月在东京成立。9月发表的《<创造季刊>预 告》,宣布了创造社同人为郭沫若、郁达夫、田汉、 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郑伯奇。
创造社的发展变化
• 创造社的历史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 1、从成立到1924年初夏,是创造社的前期,也是最
新文学社团的崛起
《新青年》上发表的 中国新文学早期的作品
• 诗歌创作与胡适的《尝试集》 • 问题小说:鲁迅、冰心、新潮社 • 随感录 • 戏剧创作:胡适《终身大事》
新文学社团的崛起
• 新月社:胡适、徐志摩、闻 一多、梁实秋、陈源等
• 语丝社:鲁迅、周作人、孙 伏园、钱玄同、刘半农等
• 湖畔诗社:汪静之、应修人、 冯雪峰、潘漠华
工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继续
2.过程
3.成分 水、硫酸、硝酸
继续
4.影响
酸雨毁坏的树木
继续
酸雨毁坏的树木
第二章 自由思潮与文学自觉
第一节 美文兴起与言志派散文
• 周作人的美文理论
• 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美文》。该 文指出:
“外国文学里有 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分作两类。一批 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 但在现代的国语文学里,还不曾有这类文章,治新文学的人为 什么不去试试呢?”
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创新意识。
• (三)开课对象: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 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 (一)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形式,适当利 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 三、学时数分配 • 总学时:90学时,分上、下两学期,上学期讲授上编,计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