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17届高三年级“十校”第一次联考试卷化学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某公司仓库发生爆炸,事发仓库里存放了大量的硝酸铵( NH4NO3)、氰化钠(NaCN)、电石(CaC2)和金属钠等危险化学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属于危化品中的易燃固体,其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电石(CaC2)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实验室里可将少量的钠保存于CCl4中D.NH4NO3、NaCN、CaC2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1,且均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B.Cl-的结构示意图:S2-C.N2分子的结构式:N=N D.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16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l2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 N AB.0.5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的电子数为4 N AD.1molSO2与3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N A4.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碘酒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水、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②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氢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Al2O3和SiO2都能溶于强碱,因此都是酸性氧化物⑤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A.①②B.①⑤C.②⑤D.③④5.在NH4Fe(SO4)2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CH3 COO-、SCN- B. K+、Na+、Br-、OH-B.Al3+、Ba2+、Cl-、I- D. H+、Mg2+、NO3-、Cl-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O2有漂白性,可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B. 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C. 粗硅制备单晶硅、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来制备漂白粉的是( )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Fe3+ + 3H2O Fe(OH)3(胶体)+ 3H+B.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2NO2(g)N2O4(g) ΔH<0C.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H++SO42﹣+Ba2++OH﹣═ BaSO4↓ + H2O D.铜片溶解在KNO3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 3Cu + 8H++2NO3- ═ 3Cu2++ 2NO↑ + 4H2O 8.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I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I2(s)+Cl2(g)=MgCl2(s)+I2(g),ΔH=-277kJ·mol-1B.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为:C.卤素单质(X2)与水反应均可生成两种酸D.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9.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向FeCl3 + 3KSCN Fe(SCN) 3 + KCl中加入少量固体KCl,平衡向左移动B.因为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所以非金属性:S>CC.常温下,反应C(s)+ 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1gH2和4gO2充分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71.45kJ,则H2的燃烧热为142.9 kJ/mol10.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制取氯气11.已知反应:10AgF+5Cl2+5H2O === 9AgCl+AgClO3+10HF+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的是正确..A.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l2和H2O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9C.当反应中有0.9mol电子转移时,生成O2的体积为2.24LD.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912.短周期元素x、y、d、f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短周期元素z、e、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的pH 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大小顺序:e>f>g>hB. 由x、z、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C. y、d、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g的氢化物D. e、f、g三种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均能发生反应13.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 H3OH(g)+H2O(g)=CO2(g)+3H2(g) ΔH=+49.0kJ/mol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kJ/mol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反应②中有0.3mol电子转移时,放出的热量为9.645 kJB. 右图表示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C. 可推知2H2(g)+O2(g)=2H2O(l) ΔH=-483.8 kJ/molD.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14.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对某些化学试剂进行循环使用,可以节省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回收试剂回收方法回收后用途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化钠加入过量盐酸、蒸发、结晶制取实验备用B浓硫酸的稀释稀硫酸直接密封保存制氢气、硫酸盐等C氨的喷泉实验稀氨水直接密封保存氨水的性质实验D 加热KClO3与MnO2制氧气二氧化锰溶解、过滤、洗涤、干燥重复使用15.“类推”是一种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 ,则SO2与Na2O2反应也生成Na2SO3和O2B. 第VA族氢化物的沸点顺序为NH3>AsH3>PH3;则第VIA族氢化物的沸点顺序也为H2O>H2Se>H2SC.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单质,工业上也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备铝单质D.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l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溶液也先变红后褪色1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O 2(g)+O2(g)2N2O5(g) ΔH<0,T1 ℃时,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O2和O2,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s051015 c(NO2)mol/L 4.00 2.52 2.00c3c(O2)mol/L 1.00c1c20.50A.5 s内N2O5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48 mol/(L•s)B.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一半,则重新达到平衡时c(N2O5)<2mol/LC.T1℃时平衡常数为K1,T2℃时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D.T1℃时平衡常数为0.125,平衡时NO2和O2的转化率均为5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3+、Na+、Fe2+、Cu2+、CO32﹣、Cl﹣、NO3﹣、SO42﹣中的几种离子,且溶液中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已知:Cu2+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Cu(NH3)4]2+a.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b.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c.取20ml原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23.3g白色沉淀d.另取20ml原溶液加入过量浓氨水,过滤,所得沉淀经洗涤、充分灼烧可得8.0g红棕色粉末。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时,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9.8g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废水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2)实验b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是。
(3)过滤除去d中的蓝色沉淀,调整溶液的pH为10.7左右时,加入铝粉,反应产生氨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其离子方程式为Al+NO3﹣+OH﹣→AlO2﹣+NH3+N2+H2O(未配平)若反应中消耗12gAl,则消耗NO3﹣的物质的量为.18.(9分)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Y的原子半径最大,X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代数和等于6, 化合物M由元素Y、Z组成,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由M溶液生成B、C、D的反应是一重要工业生产原理。
M及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B溶液与C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G的化学式是。
(4)若A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到E溶液中,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5)若A是CO2,在E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稀盐酸,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E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需写出溶质的化学式)19.(12分)下面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完成的有关铁的化合物的探究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组同学为了探究Fe2(SO4)3溶液与KI反应的限度,取20mL0.1mol/LKI溶液,加入5mL0.1mol/L Fe2(SO4)3溶液混合。
然后分别取2mL此混合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②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根据实验结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乙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探究硫酸亚铁在高温下分解的产物。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①实验中,点燃A处酒精喷灯之前需先通入N2,其目的是。
②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小组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为:装置A中残留有红棕色固体,装置B中有无色固体物质出现,C中溶液褪色,请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