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章)1.1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一、化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以及化学研究什么①研究大洋深处“可燃冰”的组成、性质和用途②研究金刚石内部结构,探究其高硬度的原因③研究用空气中的氮气来生产氮肥④研究天然纤维的组成和结构,开发以石油、煤为原料制造合成纤维的途径化学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原因,就需要探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
还要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把自然界的许多资源转变成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如从矿物中获得金属生产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性质优良的人造物质,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对人类的贡献人类文明史中,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与化学有紧密的关系。
据统计,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发明的新物质五十多万种,近一百年里,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新物质有两千多万种之多。
㈠古代化学发展:酿酒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发明造纸瓷器烧制烧石灰㈡现代化学贡献:工业原材料动力能源农药化肥医疗药品塑料铁制品铝合金①19世纪,低成本钢铁冶炼方法的发明,使钢铁产量猛增,成为当今主要的结构材料,如地铁,钢铁结构的建筑物(为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鸟巢”)。
②炼铝的出现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铝轻盈美观,不易生锈,铝合金有可与钢铁媲美的强度,使铝成为生活中金属制品的主角,如高层建筑的铝合金幕墙、铝质包装材料、生活中的水壶等铝制品。
③塑料非常坚固稳定,可以制成人造骨骼、人造关节、人造血管,植入体内不会有排异作用,已为数百万伤病人带来福音。
④化学工业为城市建筑提供了水泥、玻璃、钢材等材料,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
⑤化学合成的各种药物为治疗疾病作出贡献。
⑥电脑的产生促使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⑦由玻璃、石英、塑料等构成的光导纤维发明,被制成了医疗上的内窥镜。
化学已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废弃塑料的“白色污染”将成为历史。
三、趋利避害,用好化学化学不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伴随而来。
你知道哪些环境的问题?造成这样的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趋利避害,用好化学呢?白色污染,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随意丢弃的塑料制品我们称之为“白色污染”,现在化学家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垃圾”不是废物,变废为宝是化学的另一神奇之处,是化学应用于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新的重大贡献。
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化学,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四、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请推测下列哪些运动属于物理学或生物学或化学研究的对象。
①汽车和摩托车行驶中的加速②山羊和绵羊的DNA杂交,产生绵山羊③把生铁炼成钢,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④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在二氧化碳中熄灭⑤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物理学研究的是①⑤,属于生物学研究的是②,属于化学研究的是③④。
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宏观的运动,如天体行星的运转,汽车的行驶,风力发电等;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的运动,如物种的改良,绵山羊的产生,杂交水稻培育,细菌的产生和杀灭等。
化学研究的就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变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的运动,如生铁炼成钢,钢铁生锈,除去铁锈的方法,物质的燃烧与灭火等。
甚至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
如航天飞船的发射,飞船的构造、飞行轨道的确定等物理学研究的对象,飞行员的身体素质中的各项生理指标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科学的心理研究),制造飞机的材料是化学研究的对象,更多的则是综合的,如核反应,点火问题等。
㈠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水的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有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呢?㈡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举例:点燃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燃烧时化学变化;点燃蜡烛时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两者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如:物质受热有气体产生,可能是水加热变为水蒸气,那就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质加热生成了一种新的气体,那就是发生了化学。
)㈢下面让我们来体验化学变化:实验一、把盐酸滴在大理石上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或醋酸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看到大理石的表面产生很多气泡。
结论:这是大理石和盐酸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
实验二、向石灰水吹气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
观察到的现象:看到试管里的液体变浑浊。
结论:这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了碳酸钙白色沉淀。
实验三、镁带燃烧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看到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结论:这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实验四、向有水垢的水壶中加入食醋取一有水垢的水壶和一瓶食醋,将部分食醋倒入水壶中,并轻轻震荡,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水垢消失或减少。
结论:食醋和水垢发生反应,将水垢反应掉,因此水垢会消失或者减少。
上述实验中,这些变化现象各异(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发光发热变色),凭借这些现象可以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但只凭这些不足以判断是不是化学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中都是有新物质生成的,这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又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㈣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等。
(色态味,熔沸点,密度硬度溶解度,另外再加挥发性)㈤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腐蚀性。
想一想:“氢气在燃烧”与“氢气能燃烧”之间有何区别?氢气在燃烧是化学变化,氢气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针对练习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水结成冰C.湿法炼铜D.镁带燃烧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D.铁丝弯曲4.下列铁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纯铁是银白色就有光泽的固体B.能导电C.能生锈D.密度是7.8g/cm35.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颜色②密度③状态④可燃⑤沸点⑥硬度⑦锈蚀A.①②③⑥⑦B.①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②④⑤⑥⑦6.化学变化的本质是()A.颜色改变B.放出气体C.发光放热D.生成新物质7.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铁块熔化成铁水B.用砂纸把镁条打磨光亮C.充满气体的气球受热爆炸D.铜的表面产生铜锈8.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研究海洋中新发现的生物B.科学家从植物中提取代替汽油的新型环保燃料C.人中国科学家已经破译了人类基因密码D.家用电器怎样使用更省电9、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10、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C.潮湿的衣物经太阳晒变干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1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醋挥发B.铁锅生锈C.煤炭燃烧D.饭菜变馊1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 B.溶解性C.密度、硬度 D.可燃性1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1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15、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16、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纸张燃烧B.镁条燃烧、铁锅生锈C.活性炭吸附水中气味、粮食酿酒D.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17、下列生产生活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用大米发酵酿制白酒B. 家里使用液化石油气煮饭C. 用食盐来配制0.9%的生理盐水D. 用稀盐酸除去菜刀上的铁锈18、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汁B.石蜡熔化C.车胎爆炸D.煤气燃烧20、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海水晒盐C.铜锌熔合制黄铜D.生石灰吸收水蒸气21、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B.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木头做成家具、棉花纺线织成布22.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⑴铜和铁⑵空气和水⑶金刚石和玻璃⑷糖和盐⑸氧气和二氧化碳23.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氨方法。
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①氨的物理性质:②氨的化学性质:③氨的用途:1.2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一、参观化学实验室实验准备室中各种玻璃仪器和药品分门别类地摆放在橱柜里,准备台,学生实验室。
进行化学实验时,加热时要防止烫伤,酒精灯使用不当会有着火的危险,玻璃器皿敲碎会划破皮肤……为使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并确保实验安全,请同学们遵守如下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化学实验规则:1、实验之前要认真学习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2、做实验以前,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仪器是否干净,并将桌面上的实验用品放整齐。
3、做实验时要按照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注意操作规范。
如要进行自己设想的实验,必须征得教师的同意,听从教师的指导。
4、注意安全,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特别要谨慎地处理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防止意外事故。
5、保持实验室安静,遵守纪律。
爱护公共财物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