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2011年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2011年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精粹04-26 1743:新乡许昌平顶山2011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2.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道两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都是一种单向度的合一。

儒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伦道德问题,重视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的法则,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主要把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并从否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否定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实际上,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

最基本地来说,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

在对待社会的关系上,人既有认同的需要,也有独立个性张扬以及独立价值判断的需要;在对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

这些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

所以,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度的或多向度的而不应是单向度的。

人作为自由的存在,其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是最本质的东西。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活动去创造合乎目的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任何既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都只是人的创造物,是人本质的表现。

乃至于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

所以,儒家用道德性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用自然本性来否定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对于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因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扬弃儒家的模式,又要扬弃道家的模式。

在重视人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同时,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价值。

一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把人作为适应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立足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度的关系。

二是建构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承认受教育者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与价值判断,把外在个体的社会伦理规范定位在指导性功能上,通过受教育者自主的选择和教育者的指导性影响来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化。

(选自《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有删节)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义的一项是(3分)()A.儒家与道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虽然都是单向度的合一,但其内涵和外延其实并不一致。

B.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和文明以及自然万物,都是人类选择与活动的结果。

C.作为自然存在的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同时也有改造自然的需要。

D.现代教育不仅要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也要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

2.下列理解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关注的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单向度的认同,却彻底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对自然关系的单向度的复归,否定了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C.儒道两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本质上都是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片面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

D.儒道两家分别关注社会人伦道德问题和自然法则,在对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和否定上是一致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本文指出儒道哲学的弊端,论述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从而提出现代教育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主张。

B.现代教育要以尊重和发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确定人的主体地位,构建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C.要想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就必须通过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来实现。

D.在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因此,必须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和价值判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南宫生,吴人。

伟躯干,博涉书传。

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

指飞鸟下之。

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

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陈法。

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

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太湖的古名)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目数十辆。

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

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

”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

”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

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

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

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

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

明旦因客诣生谢,请结欢。

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

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

有忤已,则面数之,无留怨。

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莫能折。

时藩府②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

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

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

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

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③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

辟一室,庋④历代法书、周彝⑤、汉砚、唐雷氏琴⑥,日游其间以自娱。

素工草隶,逼钟、王⑦,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

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选自明:高启《高太史凫藻集》)注: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曾作《握奇经》(讲兵法的书)。

②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

③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侠好客的人。

④庋:收藏。

⑤周彝:周代的铜器。

⑥雷氏琴:传说唐代雷威用松木制的琴。

⑦钟、王:钟繇、王羲之。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从:跟从B.明旦因客诣生谢因:经由C.有忤已,则面数之面:当面D.故人皆多生多:赞许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反映南宫生“任侠好客”“以气服人”的一组是(3分)()①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②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③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④至罢会,无失仪⑤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⑥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宫生年轻时博览群书,任侠好客,壮年后准备到中原法,追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于是游历一番就归来了。

B.南宫生为人仗义,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跟人谈论,总是求胜,能引证事实,分析道理,众人没有能驳倒他的。

C.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推断藩府的胜败大多能猜中。

有人到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张士诚)想招纳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依靠智慧没有受到危害。

D.南宫生后来由进取变为退隐,关闭家门少接待宾客,并清扫出一间屋子,收藏名家写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

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但担心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再拿笔写字。

7.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与现代汉语。

(10分)①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

(6分)译文:②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

(4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送友人归郑思肖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8.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试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6分)9.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尾联作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辛弃疾)(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师说》韩愈)(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庄子)乙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翻浆毕淑敏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

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大喊。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

”“不搭!哪有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司机还是说:“不搭!想冻死啊!”说着,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

司机说:“我觉得他好像要干什么。

”我借着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所了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

每一次颠簸,他都像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忽然,我看到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

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

“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很冷静地说:“别担心。

”只见他狠踩一脚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

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弯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

我的提包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笑说:“车速这么快,他偷了东西也不敢跳车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得几乎大叫。

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

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雅”动作。

我又去看看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