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 三个发展阶段:工人报刊、全俄政治报、布 尔什维克报刊 《工人曙光报》——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 秘密刊物 《火星报》——全俄政治报 《前进报》——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 《新生活报》——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 法日报 《真理报》——群众性政治日报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1917.11.7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报刊被取缔,社 会主义的新闻体系建立起来。 20年代,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 以地方报刊以辅,以党和政府机关报为主、 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性报刊为辅的新型 报刊网络。 1923.4召开的苏共“十二大”是苏共报业发 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二、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1861农奴制被废除后,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 制有所松动。 报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 政论性报纸和政党报纸的相继创办:1860全 国政治性报纸只有15家,1881增加到83家, 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文学报刊为主的报业结 构。 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特征的报业开始出现:彼得 堡著名出版商苏沃林1876出任《新时报》主 编。“俄国报业大王”
(二)新闻社
1961.2.21创办
同时向国内、国外提供消息,向国内报
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国外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消息;向国 外提供有关苏联的信息。 1991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改称俄罗斯新闻社。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俄罗斯新闻业的现状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 盟共和国,俄罗斯成为它的继承者。 (一)报刊数量猛增
欧洲篇
第十三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一、报业的发端 1703,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创办《新闻 报》,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1756莫斯科大学主办的《莫斯科新闻》 是第一张非官方报纸。 18世纪70年代启蒙思想家诺维科夫创办 了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讽刺杂志,预示 着民办报刊的出现。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一)塔斯社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 的通讯社。 战后,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服务范围进一步 扩大。50年代已在36个国家40个大城市设立 分社或派驻记者。 解体前,有14个加盟共和国的通讯社、俄罗 斯联邦的三个分社、72个记者站和驻126个国 家和地区的记者站和分社。其规模和影响都 位居世界各通讯社前列。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新报刊各具特色 《独立报》:由莫斯科知识界发起创办 《生意人报》:以经济内容为主 《俄罗斯报》:1991创刊 (四)广播电视界的变革 全苏国家电视台和广播公司 奥斯坦基 诺电视和广播公司 全俄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 惟一的全国 性官方广播电视机构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五)通讯社的变化 解体后,原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名称 未改变。 俄通社-塔斯社 俄罗斯通讯社 私人通讯社:1989.5追溯通讯社 二、俄罗斯新闻体制的确立及特点 三、独联体其他国家新闻业现况
80年代末,苏联报刊只有几百种;而90
年代中后期增加到800种,刊物4000多 种。2000年以来,报纸的数量增加了五 倍,电视公司增加了十倍。
(二)原有报刊变化巨大 《真理报》:解体后没有了经济来源。 “真理报国际股份公司” 《消息报》:俄罗斯一家最大的石油公 司卢科伊尔公司控股。仍居大报之列。 《红星报》: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后 变化最小的报纸。 《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共青团报》: 完全变样。“黄色报纸”
苏联的新闻体制是在列宁去世后,斯大
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近30年里逐渐形 成的。 战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 《全苏新闻法》 8.19事件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苏联是广播电视事业起步最早的国家之 一,也是实验性电视开播较早的国家之 一。 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 全苏广播电台 莫斯科电台 苏联中央电视台